我徠東台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重磅!

據鹽城市政府專題會議紀要文件顯示

大銅馬或將“復位”!

已列入鹽城市區2018年度城建計劃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幾年前

大銅馬為給鹽城市區建軍路地下廣場

以及BRT工程讓道

移位到鹽城蘇寧門店前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鹽城市民記憶中的“大銅馬”

也許用不了多久就能復位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帶你看看 東臺大馬 的前世今生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東臺人習慣把老204國道與東進路交叉路口(蘇中大廈路口)稱為“東臺大馬”。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其實東臺大馬並非地名,準確地說,是指新四軍東進雕塑,是我市乃至整個蘇中地區的標誌性塑像。這部雕塑作品是東臺籍著名雕塑家、中國國家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教授的早期作品。

新四軍東進雕塑被東臺人民和南來北往的人們尊稱為“大馬”,成為地標性景觀。原在蘇中大廈前,後遷至三倉烈士陵園。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東臺大馬代表的不僅僅是“新四軍東進”雕塑,也承載了東臺人對老東臺的回憶和留念,“大馬”見證了東臺由撤縣建市的光輝歲月,也見證了東臺登上全國百強縣、領先蘇北的奮鬥歷程。她不僅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是東臺的驕傲。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新四軍東進雕塑為棗紅色,系玻璃鋼製作,高3.4米、長5米、寬1.2米。設計構思獨到,寫實與藝術誇張相結合。高大的戰馬騰空躍起,新四軍戰士手握盒子槍匐伏於戰馬之上,策馬當先,衝鋒陷陣,勢不可擋。雕塑氣勢恢宏,展示了新四軍戰無不勝的鐵軍氣概,具有十分強烈的震撼力。

我徠東臺的“大馬”如果復位,你會支持嗎?

1985年8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40週年,東臺縣(1987年建市)開展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為彰顯新四軍的豐功偉績,弘揚鐵軍精神,決定在城區東進廣場中央豎立一座“新四軍東進” 雕塑。

當年暑假期間,在南京師範學院就讀的吳為山(今中央美術館館長)牽頭,邀請錢鋒、丁方及趙勇教授來東臺,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突擊,設計製作出一個0.3米高的“新四軍東進”的泥塑小樣模型,得到各方認可與贊同定稿後,又製作一個1米高的大樣,並交由東臺文化用品廠按1:3.5的比例放大製作。但該廠二位翻模師傅,從未製作過雕塑,他們邊學邊幹,克服一道道技術難關,花了20天時間,終於完成了“新四軍東進”塑像的玻璃鋼成型製作任務。

在這期間,東臺陶瓷廠提供塑像用泥等材料,相關單位提供大會堂作為工場,東臺飯店免費食宿,民政局、建設局、物資局和商業局等部門和單位提供經費1.5萬多元。水利部門調集施工人員和設備,負責東進廣場、底座基礎的澆築及雕塑的安裝工程。

9月3日,東臺縣委在東進廣場隆重舉行了“新四軍東進”雕塑揭幕儀式。“新四軍東進”雕塑被東臺人民和南來北往的人們尊稱為“大馬”,成為東臺城內的地標性景觀,也成為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設施。

後來,老204國道人流車流日益增多,由於東進廣場地處交通要道,必須設立紅綠燈,實行交通管制,市委決定將“新四軍東進”雕塑於1996年春移至三倉烈士陵園

,矗立於粟裕紀念堂前的蘇中人民抗日紀念廣場,繼續讓人們瞻仰參觀,發揮其宣傳教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