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

最近,浙江溫州一20歲女子乘坐滴滴順風車被害一事,繼今年5月份空姐被滴滴司機殺害案之後,再次將滴滴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時間,媒體口誅筆伐,同行步步緊逼,政府揪住不放,社會各界唾沫橫飛,大有置滴滴於死地的勢頭。

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

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安全就真的有保障了嗎?

滴滴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能夠快速興起,核心原因在於其真正解決了乘客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同時,過去出租車一家獨大的、服務惡劣的現實,也讓很多消費者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

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

滴滴到來之初,無論是價格還是服務,以及乘坐體驗,都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不同。但由於監管機制、審核體系等方面的不完善,出現問題是早晚的事。畢竟,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問世,都需要付出代價的,古今中外莫可例外。

難道汽車爆炸了,我們就要停售汽車?高鐵出軌了,我們就得關閉高鐵?飛機墜落了,我們就該拒坐飛機?顯然是不可能的。

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

客觀來說,滴滴誕生近兩年時間 ,僅僅出現53起女性被侵犯事件,其中也只有2名乘客遇害,相較於每天數百萬滴滴乘客,累計數十億次出行而言,已經算是很小的概率了,比出租車、火車、飛機還要低。

有人會說我是漠視生命,兩個人也是生命,即便是小概率,我們也有權利譴責,更有義務將之杜絕。

打死滴滴,我們的出行就真的安全了嗎?

的確,初衷是美好的,但再完善的制度,也做不到完美,再堅硬的牆壁,也堵不住螻蟻。

對於滴滴,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打死現在的滴滴,還會有下一個滴滴出現。畢竟,需求和趨勢是擋不住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健全監管機制、強化行業自律、提高國民素質,讓不法分子少一些可乘之機,多一點兼愛非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