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粉一天賣出200萬,如今估值一個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關注金歌新公眾號(ID:goldinnovation),瞭解全球首個專注家居領域的商業創新創意獎項評比。

北大學生賣豬肉,清華學生賣小龍蝦,北大才女做電商,清華學生開健身房,這些高校大學生的創業事件,我們早已不陌生了。

而今天說的正是北大碩士生張天一,他創辦的伏牛堂和其他商家不一樣,在雙十一那天,他把米粉賣出了200萬元;而且用了短短1年的時間,做到估值1個億,年銷售額高達2億,店面也多達20家!

他是怎麼做到的?出生於1990年的張天一,是一名典型的90後創業代表人物。

靠賣粉一天賣出200萬,如今估值一個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有所不知,張天一在他創立伏牛堂之前,也經歷了劉強東創業路上同樣的一課。

在北大讀書的第三年,心血來潮的張天一打算創立一箇中式連鎖餐館!

正當他帶著熱血沸騰的想法和激情準備大幹一番時,卻因為一張操作檯被打了退堂鼓。

張天一百般沒想到,只是因為操作檯的不同規格,為了節省成本,原本可以花兩個小時可以買到的事情,卻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挑選!

後來畢業他沒有選擇自己的法律專業,而是選擇了創業,賣粉,身邊的人都認為他瘋了,但是他的堅持讓所有人都打臉了。

之所以選擇牛肉粉,其一是因為它是家鄉湖南的一種美食,其二是因為當時北京尚未出現湖南牛肉粉的店面,算是市場的空白。

為了學習家鄉常德正宗的牛腩粉做法,他專門跑去米粉店拜師學藝,待把手藝學會後,他又馬不停蹄扯上3位要好的同學,在北京找到一家門店租下來。就這樣,2014年,首家伏牛堂問世於北京!

即便是擁有15萬的資金,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店鋪的選址在北京偏僻郊區,這是一個“鳥不拉屎、雞不下蛋”的地方!既然這麼偏僻,又沒有多少客源,張天一是如何將牛腩面做火的呢?為了能讓偏僻的伏牛堂火起來,張天一先是用當時最火爆的微博做了宣傳!

由於伏牛堂做的是正宗的湖南牛肉粉,想要火起來,那得先抓住老鄉的心,因此,張天一選擇利用住在北京的湖南人作為首要客群,提高伏牛堂的知名度。

面對店鋪冷清,張天一利用當紅的社交網站引流自己的品牌,善於利用流量,顯然這種方法比起發傳單的方式更略勝一籌!

後來,由於伏牛堂曝光度越來越光,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大,險峰華興、IDG、真格基金等等都過來投資!

靠賣粉一天賣出200萬,如今估值一個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有了客流量,接踵而來的問題是如何打造出客人滿意的產品。為了打造出口感美味的牛肉麵,張天一堅持選擇用優質的大米做米粉!其次,就是在牛肉上下功夫,一份牛肉粉好不好吃,不僅僅取決於主食,也十分講究配食的選材!

伏牛堂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辣”,提起伏牛堂的辣,可謂是“辣的得出彩”!但是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在不愛辣的北京,為什麼張天一會選擇做辣的牛肉麵?

張天一隻不過是想用辣回憶我們的父母輩們:曾經外出打工、在艱苦生活中那一份飯菜的醇香、香辣,這些都是一份份值得珍藏的回憶。

正是這份辣味,成為了伏牛堂的特色,而這個特色,也成它在這個不愛吃辣的城市特色!如今,伏牛堂已經擁有20多家分店,年收益接近2個億,估值1個億!

而曾經被董明珠訓斥的幼稚青年,已經成為“優秀90後創業者”、“大學生創業榜樣”等稱號,從熱議到令人讚歎,他證明了自己的選擇!

​澳歌傳播--專注於高品質品牌設計和互動整合推廣的整合營銷服務提供商,官網:http://www.allgoo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