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在備受爭議的降級後,科學家們說讓冥王星再次成爲行星

根據《伊卡洛斯》(the journal Icarus)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冥王星應該重新歸類為行星。

冥王星在備受爭議的降級後,科學家們說讓冥王星再次成為行星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盟(IAU)投票決定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引發了一場極具爭議的辯論,這場辯論尚未真正平息。

自從九十年代早期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幾個大小相似的天體後,冥王星的地位開始受到質疑。柯伊伯帶是環繞太陽運行的一圈天體,從海王星軌道以30個天文單位(AU)延伸到距離恆星50AU。

冥王星在備受爭議的降級後,科學家們說讓冥王星再次成為行星

發現Eris是一顆比冥王星大27%的矮行星,促使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正式定義“行星”一詞,指出一個物體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能被如此定義。

這個定義指出,物體必須繞太陽公轉,其質量必須足以被自身的重力環繞,並且已經“清除”了繞其公轉的鄰近區域,換句話說,是它軌道上最大的引力。冥王星無法滿足最後一個條件,因為它受到海王星重力的影響,並與柯伊伯帶其他物體共享軌道。

此分類遭到天文學界許多人的強烈抵制,科學家指出了定義中的缺陷。現在,由佛羅里達中央大學太空研究所的菲利普·梅茨格(Philip Metzger)領導的團隊已經展示了他們的研究,對國際天文學聯盟對行星分類的標準進行質疑。

冥王星在備受爭議的降級後,科學家們說讓冥王星再次成為行星

根據梅茨格的說法,行星的定義應該基於內在的地質物理特性,而不是可以改變的特性,例如行星軌道的動力學。他認為,對行星進行分類應該基於它是否足夠大以至於其重力使其成為球形。“這不僅僅是一個武斷的定義,”梅茨格說。“事實證明,這是行星體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當它發生時,它會在體內引發活躍的地質。”

例如,冥王星具有多層大氣、有機化合物、古代湖泊和多個衛星的證據。事實上,梅茨格將遙遠的世界描述為太陽系中第二個最複雜、有趣的行星。他說,“在太陽體,它比火星更具活力,唯一比其更復雜地質學的行星只有地球”。

冥王星在備受爭議的降級後,科學家們說讓冥王星再次成為行星

沒有參與最新研究的行星科學家大衛·格林斯潘(David Grinspoon)贊同論文中表達的觀點。“事實是,行星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每次將冥王星稱為行星時都會忽視IAU的定義,”他告訴新聞週刊。“IAU的定義被廣泛認為是有缺陷的,如果它要持久並被認真對待,顯然需要修改。以一種更有意義和滿足大多數人的方式修復是那麼難。“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在乎IAU是否修正了錯誤的定義,或者只是繼續被普遍忽視,”他說。“這並不真正引起科學家之間的混亂,這給小學生們帶來了一些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