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祥哥
這位六不將軍,在近代史上也算略有名氣。在各方立場上,對他的褒貶不一,但從整體來說,是以負面評價居多。
觀其所為,所謂六不者,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細細看去,竟如非暴力不抵抗運動一般。誰說非暴力不抵抗運動發源於印度?
(葉名琛是湖北漢陽人)
如果說這位葉名琛將軍不抵抗,也確實錯怪了他。他是晚清在兩廣總督任上頗有實績的漢族官員,為清政府籌集糧餉累計千萬,有力支援了清王朝的平叛戰爭。在當時漢族官僚還沒有完全崛起前,有一定的風向意義。可當他勢窮落敗,被俘他國後,清政府不僅沒有設法斡旋營救,反而褫奪他的所有官爵,以防英國人要挾。可見,這位總督雖然位居封疆大吏,對朝廷一片赤誠,卻仍然也不過是隨時都可以丟棄的棋子。
馬克思評價葉名琛在處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的外交紛爭,說在亞羅號事件中,葉名琛有理有據有節地回擊了英國人的無理挑釁。馬克思當時在寫《資本論》,對英國人在全球的擴張行為理解為資本主義的掠奪,因此在當時英國國內一片喊打喊殺的立場更為公允客觀。
亞羅號事件是英國人無理啟釁,本是中國船,船上是中國海盜,依據國際法,中國官府有權去核查捕人。可是英國人以亞羅號船隻在港註冊,可以依《南京條約》條款免於檢查。這其實就是一條走私船,而且當時的註冊時限已過。單就註冊而言,也不過是中國船主花了1000銀元買的一個執照,目的就是用來走私。
英國人此前一直想擴大《南京條約》里約定的權限,因此屢次要求修約,都被葉名琛給駁回。這次藉著亞羅號事件,英國人不斷升級事件,最後炮轟廣州城。
(英人一直想換約)
葉名琛也不是全然沒有防備,在粵宦海十多年,深通洋務,他派遣探子前往香港等處蒐集英人信息,在廣州城內搜捕裡通英人七十多人,同時發佈文告,大興民團十多萬人,言獲一夷首賞銀元三十云云。最絕的是,他還發起了封鎖戰,禁止物資抵港,使香港無法成為英人的後勤基地。同時,派遣奸細混入港府,朝食物裡下毒。一時間,英國人好似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前期抗英局勢一片大好。
可是,當葉名琛像往常一樣具名以奏,幻想著能像以前一樣獲得皇帝的褒獎時,朝廷卻下旨申飭,責備他擅啟邊釁。
葉名琛在廣州撐的也很艱難。民團需要經費,可是省府是沒錢的,只好讓渡一些權利給到當地士紳,讓他們出錢組織民團。可是士紳的錢財來源於對外貿易,甚至是走私,短期與省府合作還能支撐,三兩年下來,這些士紳也逐漸斷絕了經濟來源,紛紛表示無力襄助省府,意欲逼使省府求和開市。
有朋友說,清王朝難道沒有正規軍嗎?怎麼一味依靠民團呢?
清王朝的正規軍,但凡有點戰鬥力的,都被調去江南平叛了。即使有點武裝,有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前車之鑑,葉名琛哪兒還敢指望他們真刀真槍地幹架?英國人倒也不怕清朝政府軍,他們怕的就是廣東的民團,狡悍難制,而且連找人發火都找不到人。葉名琛深諳此道,所以從1849年就依靠民團力挫英人而發跡,此後面對洋人屢屢挾民團自重,無往而不利。
(廣州民團悍勇難制)
這次也幾乎要成功了,可是葉名琛犯了幾個失誤。
其一,他的情報系統出了問題。葉名琛知道克里米亞戰爭,可是從香港傳來的消息卻是俄軍戰勝英法聯軍,因此葉名琛斷定英法軍隊新敗,必然無力再戰。
其二,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雖然北京轉危為安,但是江南一帶戰火正熾,朝廷特別害怕嶺南再生事端。
其三,萬一嶺南抗英成功,英人不甘心失敗,勢必要北上侵略。要麼支持太平天國,要麼直接攻打北京,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是現在的清政府能承受的了的。
所以,清政府降嚴旨申飭,不支持葉名琛。本來地方流官守土,不過是想獲得中央褒獎支持。動用地方勢力,必然會造成地方利益受損,又不能得到地方利益集團支持。如此一來,這仗還要怎麼打下去?
葉名琛被架到了半空中。
英國人新上任的海軍司令聽取了往年葉名琛的事蹟後認為這個人不好對付,因此就準備放棄攻打廣州這個燙手山芋,準備啟程去找皇帝說道說道去。
(朕很忙,英國人別來)
恰好在此時,英國軍艦截獲了一艘清朝官船,裡面有葉名琛的奏報信箋,英國人研讀之後認為,葉名琛只是虛張聲勢,根本無力守衛廣州了。因此,英國人立刻又掉頭南下,炮轟廣州。
葉名琛故作鎮靜,示空城計予英國人,不做抵抗。可是英國人早就知道了葉名琛的底牌,故弄玄虛沒有唬住英國人,他們相當順利地攻佔了廣州城。皇帝終於不用擔心英國人北上,廣州士紳也可以繼續走私了。至此,皆大歡喜。除了,葉名琛。
這個葉名琛,應該是讀了一輩子書,以聖賢之道約束自己,動輒說起蘇武,伯夷,叔齊,范仲淹,以這些歷史名人自詡。因此,他沒有逃跑,也沒有自殺,哪怕省府官員一再示意他投水自盡以全名節,他也熟視無睹。
英國人對他倒也算尊敬,不知是不是英國人自己理虧,並沒有過多為難這個清帝國的封疆大吏。這也可能與當時歐洲盛行的對東方文明的同情的思潮有關。
英國人沒有兌現承諾。葉名琛沒有被帶到倫敦面見英國女王,而是被帶到了加爾各答。葉名琛沒有實現他作為外交家的據理力爭。可能英國人也擔心葉名琛的不抵抗運動真的要在英國鬧騰起來,英國人臉上也沒光彩吧。他們不是自詡是文明社會嗎?怎麼能讓世人知道他們的行事如此齷齪?
(英國商人對葉名琛很是痛恨)
葉名琛最終死在了加爾各答,是因為從家裡帶來的糧食都吃完了之後,絕食而死的。可見,他是一個非常傳統,近乎迂腐的中國知識分子,到了19世紀中葉,還在堅持3000多年前不食周粟的傳統,而英國人早就吃遍了世界,也沒見他們消化不良。
在北京的皇帝也沒有多享受幾天太平日子,英法聯軍還是藉口攻進了北京,圓明園被搶劫,被燒成一片廢墟。法國人在書裡寫到,歷史終有一天會清算,有這樣的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毀壞了裡面琳琅滿目價值連城的藝術品。這兩個強盜,一個叫做英吉利,一個叫做法蘭西。
(圓明園最後就剩下個這)
被俘的兩廣總督葉名琛還在為清王朝守節,他保持了一個士大夫基本的尊嚴,維護了國格,最後絕食而死。可是清政府聽聞葉名琛甘願被俘,不曾以死明志,讓清王朝很是沒有面子。因此,當即革除葉名琛的所有官祿爵位,並曉諭地方不以葉名琛為意,他已經不是體制裡的人了。量中華之豪傑人士眾多,何必在意一個葉名琛?
倒是英國人挺在意,他們以自己的慣常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這個葉總督署理地方十多年,必然深孚眾望,因此不能關押在廣州,以防民人劫獄,甚至可能會因此形成抗英勢力中心,因此匆匆將其轉移到印度。他們哪裡知道,葉名琛早已被他的朝廷和人民拋棄了。
他的存在,可能就是一個過錯,只是他一直不知道。
而知而行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兩廣總督葉名琛被英軍俘虜,被帶到英國殖民地印度加爾各答。葉名琛自己帶了糧食,不吃英國人的糧食,希望能面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後來因為糧食吃光了,就絕食而死。
當時太平天國正轟轟烈烈,咸豐帝也焦頭爛額。太平天國是想要他的命,英國人只是想要他的錢。所以咸豐發給葉名琛的指示,也是模稜兩可,大體意思是不要輕易與英國人開戰,但也不要退縮,不要投降,不要逃跑。
在廣州戰事緊張時期,咸豐還要讓葉名琛抓緊時間把數十萬兩銀子從廣州運到湖南、江浙前些,犒賞打擊太平天國的清軍。
因為廣州戰事,貿易中斷,葉名琛也沒有收到多少銀子,連廣州兵勇的軍餉都發不出來,還怎麼打仗?
葉名琛最終把廣州搞砸了。咸豐帝趕緊推卸責任,把罪名一股腦都栽到葉名琛頭上,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像一隻替罪羊,一腳踢得遠遠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亞羅號事件。這個事件,是英國人強詞奪理,反而是葉名琛處理得當。亞羅號的船主是中國人,水手大部分是中國人,只有船長僱的是一個愛爾蘭人。亞羅號雖然在香港註冊過一年,但被葉名琛搜查時已經過期,搜查時船上也沒掛英國國旗(因為過期了)。也就是說,當時的亞羅號根本就不是英國船。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人覺的獲得的利益不夠,鴉片沒有在中國合法化,貿易逆差下降的不明顯。英國需要一個藉口再揍清政府一頓,好修改條約。
就跟當前的伊朗核協議一樣,美國簽了協議,但後悔了,覺得獲得的利益不夠,就單方面撕毀協議,想辦法把伊朗揍一頓。
這個亞羅號藉口實在不像話,英國人也覺得理虧,就要給葉名琛潑髒水,不斷嘲笑他,甚至造謠說把葉名琛關在玻璃籠子裡展覽給英國人看。
馬克思《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的社論中說:“葉總督有禮貌地、心平氣和地答覆了激動了的年輕英國領事的蠻橫要求。他說明捕人的理由,並對因此而引起的誤會表示遺憾,同時他斷然否認有任何侮辱英國國旗的意圖。”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兩廣總督葉名琛在中英戰爭期間的對外“六不”方針。
葉名琛和曾國藩還有李鴻章一樣,都是靠著不遺餘力的鎮壓起義和革命而獲得清政府高官厚祿的,統治者為他們的功勳把能給的賞賜都給了他們,因為這樣可以激勵他們更好的為主子服務。可以說是起義者和革命者的鮮血染紅了他們的頂戴的。
但是很諷刺的是,葉名琛被英軍俘獲後,咸豐帝不僅沒有任何營救或者通過談判換回的舉動,而且還因為害怕英國人以葉名琛為人質來要挾清政府而第一時間罷免了葉名琛的一切官職和銜級,把葉名琛貶為一介草民,等於是清政府和葉名琛撇清了任何的瓜葛,更為荒唐的是咸豐帝讓廣東當局通知英方,說葉名琛已被政府除名,他的生死和政府沒有任何的關係,你們愛怎麼著怎麼著吧。
英方被清政府這麼一招兒給整懵圈了,怎麼辦?放了葉名琛吧,清政府肯定繼續起用他,畢竟葉名琛是個肯為主子賣命的好奴才,留著他吧,又怕有人偷襲英軍來營救葉名琛,畢竟葉名琛是主帥,在很多人的心中還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但是清政府現在撇清了跟葉名琛的任何關係,這葉名琛等於成了英方的燙手山芋了。
英國人最終想了一個絕招,既不把葉名琛還給清政府,又斷絕了有人營救的念想,英國人把葉名琛押上軍艦帶去了印度的加爾各答。
關於葉名琛在加爾各答的處境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英國人當作東方怪物關進一個透明的玻璃房裡供人們觀賞,當然是要花錢買門票才能觀賞的;另一種說法是葉名琛為了民族氣節而絕食至死。不管是哪種說法,葉名琛最終是客死異國。
葉名琛就這樣被無能的清政府給無情的拋棄了!
鏟史倌
六不將軍“葉名琛”之所以得了個“六不”的雅號,是和他對英國人想挑起二鴉戰爭,英想入駐廣州城,遭拒,及“亞羅號事件”後,英國人炮轟廣州城,葉名琛對英國人進攻廣州城的態度,即,不和、不降、不走、不死、不守、不戰六不,葉名琛能成為六不,是因清政府拋棄了他,葉名琛做了替罪羊,賣國賊們又抹黑他,在民間他又是,殺義軍如麻的劊子手,這樣葉名琛在清政府、民間都失了道,沒有人會為他洗白,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反面人物。
其實英國人炮轟廣州城,葉名琛是請示了朝廷該腫麼辦,朝廷的旨意是,“中原未靖,豈可沿海在起風波”?就是不能跟洋人開戰,皇帝還告訴“六不”對英國人的政策是“上不可辱國體,下不可與洋人開戰”。這樣讓六不很犯難,但對外來侵略,葉總督還是做了積極抵抗,最終因敗被俘,在上英國人的船時,葉總督心情很放鬆,也很高興,頂戴花翎打扮的跟上朝似的,當然葉總督確實是要上朝,葉總督是準備要面見英王當面理論則個,所以隨從以手指海讓其自盡,以全臣節,這樣葉總督才佔了個不死,之所以不跳海自盡,是還不到死的時候,等葉名琛被解押到印度的“加爾各答”知道見不到英王了,才餓死它國,保持了氣節。那“葉名琛”被俘後,清政府是如何對待的,當然是清政府怕的洋人要死,把責任推給了六不,把六不割職為民,和六不劃清了界限,撇的清清楚楚。
夏有涼風61
葉名琛是湖北漢陽人,清末兩廣總督兼體仁閣大學士,為清朝正一品大員。
葉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勳績,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葉名琛吏才精敏,手段頗辣,廣東境內民眾起事多被其迅速平定,得到清帝賞識,官職也是越做越大。
其人生的轉折點是亞羅號事件,中國水師合法檢查商船並扣留船上海盜,英國人借題發揮,無理要求兩廣總督葉名琛道歉放人。葉名琛依當時形勢做出一定讓步,放人但是不道歉,外交手法並無不當。英國人決定升級爭端,炮轟廣州城,悍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馬克思評論該事件說:在全部事件過程中,錯誤在英國人方面。葉總督有理貌地、心平氣和地答覆了激動了的年輕英國領事的蠻橫要求。他說明捕人的理由,並對因此而引起的誤會表示遺憾, 同時他斷然否認有任何侮辱英國國旗的意圖。” 他說, 面對英國人的蠻橫無禮,“中國官吏心平氣和,冷靜沉著,彬彬有禮”。
綜合看來,葉名琛處理亞羅號事件可圈可點,手法老道。而英國人表現的非常無恥。
1856年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葉名琛利用地利之便,發動廣州本地民團,並未讓英國人佔到便宜,由於清朝皇帝不許與英國來戰,軍費又沒有來源,葉名琛陷於無兵可用的境地,於1858年被英軍俘虜。
被俘虜後,葉名琛堅守了自己的氣節,於印度囚禁地絕食而死。
當時人們譏諷葉名琛為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現在看來這個評價有失公允,葉名琛做到了該做的事情,戰和決定權不在葉,而在清帝和英國人手裡,同時葉名琛手裡也沒有正規軍了,軍隊都去打太平軍了。最後絕食而死,不死也是不成立。至於不降不走,作為封疆大吏投降是不可以的,逃跑也是不可能的。
葉名琛被俘虜後,清廷馬上撤了他的所有職務,咸豐帝下旨說,該督已辱國殃民,生不如死,無足顧惜。對葉名琛棄如敝履,毫無舊情可言。
咸豐帝可謂甩鍋高手,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了葉名琛,可說是無情無義。
回頭再看看春秋五霸的秦穆公,當孟明視與西乞術、白乙丙被晉國打的全軍覆沒,就剩下這三個統帥跑回秦國的時候,秦穆公親自到城外迎接他們,把失敗的責任全部攬到自己身上。
同樣是君主,其襟懷氣度可謂天差地別。
棒棰島的棒槌
謝謝頭條家的史先生的邀請!葉名琛(18O7年一1859年),湖北省漢陽人。他生前是春風得意,在不到四十歲時任廣東巡撫,深得清咸豐皇帝的寵信,後因功升任兩廣總督,太子少保,體仁閣大學士。在兩廣總督任上,葉名琛多次與英國發生衝突,是一位有民族愛國主義的將軍。後來在廣州城破,葉名琛為英軍被俘。英軍先是把葉名琛羈押在軍艦上,葉名琛自詡是海上蘇武,後被英移押到印度。初時,葉名琛認為英國是禮儀之邦,想到英國勸諫英國女王,不要發動侵華戰爭,但他這想法被英方拒絕。於是,葉名琛在吃完自帶的食物後,開始絕食,並自詡是不食周粟的伯夷。葉名琛被俘後,清政府既不與英方談判,設法營救。死後更沒有褒獎他,反而革去葉名琛身前所有官職官銜。葉名琛生前是清廷的封疆大吏,國之棟樑,無限風光,也算是為國鞠躬盡瘁。葉名琛的死並沒有丟清廷的臉,應該是為國爭光。清政府為什麼對葉名琛的死不褒反貶呢?出乎常理之外。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一,清末由於腐敗,無能,落後,造成了國家內外交困的局面,國內有太平軍的造反,境外有列強的虎視眈眈,製造各種事端。葉名琛的所作所為的主觀思想是好的,但事件結果卻違背了朝廷的旨意。當時清廷的主張是對內採取鎮壓,對外採取妥協。幾次的對外戰爭,不但沒有徹底打敗列強的囂張氣焰,反而引火燒身,幾乎要動搖清廷的統治,不得已清廷割地賠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條約。二,清廷對葉名琛的被俘袖手旁觀和死後不褒反貶,明顯是對英國的討好,而奴顏卑膝。以犧牲葉名琛的一切,換來英國對清政府在中國統治的支持。相反如果褒獎葉名琛,英國就不會支持清廷的統治,會挑起更多的事端,要清廷簽訂更多的不平條約。三,清廷貶斥葉名琛也是向所有的臣下和百姓們要引以為戒,要人們逆來順受,對洋鬼子要包容,寬大,尊敬,以他們的意志為意志。說直接一點就是洋鬼子第一,清廷第二。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史事顯微鏡
升為一品大員兩廣總督的葉名琛,因為拒絕英國人入城,再加上後來的亞羅號事件,英國以此為藉口進攻廣州,從而導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咸豐帝逃往承德,北京淪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身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導火索的當事人,葉名琛因廣州失陷被俘,被押往印度加爾各答後死去。
對於葉名琛所引發的英軍攻城和被俘,咸豐皇帝居然指責葉名琛“剛愎自用,辦理乖謬”,“罪無可辭”,“著即革職”。咸豐帝竟然以避免英人要挾為名,多次強調:“勿因葉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該督已辱國殃民,生不如死,無足顧惜。”這個曾被清廷委以重任、推崇有加的朝廷重臣,最終落的如此下場,被皇帝所拋棄,還被冠以“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總督”的蔑稱。
其實葉名琛還是作了積極迎戰準備的。除了發佈告示懸賞殺敵外,他還下令整備團練二萬餘人。各地民團積極響應,但仍就無濟於事。即使他還在總督衙門建了一個“長春仙館”,裡面祭祀呂洞賓、李太白二仙,每日燒香占卜,仍然擋不住英軍攻入廣州城。其實說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冤枉他了。首先他不是不戰不守,而是抵抗了但戰敗了。講和就意味著投降,他拒絕講和也無可厚非。他也沒有逃跑選擇死守,在這點上,他也比逃跑承德的咸豐皇帝強多了。要知道當時南方的很多軍隊都被調往鎮壓太平天國去了,廣州城本來就沒有什麼兵力,因此也只好動員民團進行抵抗。說實在的面對洋槍洋炮的侵略者,那些臨時組建的民團根本就沒有什麼勝算的把握,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雖然他扶乩求仙顯得愚昧之極。即便如此,葉名琛也是盡到了守土之責。對於葉名琛而言可悲的就是身為戰爭導火索的當事人,被當做替罪羊,扣上許多莫須有的帽子,承擔戰敗的責任,這是多麼無奈的事。
據《香港紀事報》記載,葉名琛被俘後被擄到停泊在香港的英艦“無畏號”上,自始至終也保持了一種凝然的氣節。偶然有人上艦,都向葉脫帽致意,他也欠身脫帽還禮。他在軍艦上生活了48天后,即被解往印度的加爾各答。後來因為拒絕英國人的食物,絕食而死。
樂樂愛收藏
葉名琛只是兩廣總督,而非將軍,他在時人看來是六不總督。
因亞羅船事件,雖然葉名琛對該事件的處理可謂是有理、有力、有節,但是英國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此時廣東能戰之軍隊已經抽調鎮壓長毛,葉名琛無力抵抗,戰不能勝,他又拒絕了和談,作為封疆大吏他不能逃跑,也不願向英國人投降,只能玩起了六不,即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六樣。他之所以不死,根據葉名琛的說法,他要去英國和英王當年理論。
我之所以不死而來者,當時聞夷人慾送我到英國。聞其國王素稱明理,意欲得見該國王,當面理論,既經和好,何以無端起釁?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國家體制。彼時此身已置諸度外,原欲始終其事,不意日望一日,總不能到他國,淹留此處,要生何為?所帶糧食既完,何顏食外國之物!
最後英國人把他囚禁在加爾各答,他和英王當面理論的目的落空,他以牧羊的蘇武、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自居,最後因和英王當面理論的願望落空,他在加爾各答絕食而死,可以說也是為大清盡忠死義。不過他死前一直在唸叨辜負皇恩,死不瞑目的話。
清政府得知葉名琛被擄以後,可以說是應對無策,既沒有積極營救也沒有拿錢贖人,而是革去了葉名琛的官銜、功名,以示劃清界限,可以說是徹底拋棄了葉名琛。
不過馬克思對葉名琛處理亞羅船事件給予了高度評價。
葉總督有禮貌地、心平氣和地答覆了激動了的年輕英國領事的蠻橫要求。他說明捕人的理由,並對因此而引起的誤會表示遺憾,同時他斷然否認有任何侮辱英國國旗的意圖。
北洋海軍炮手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英國不滿足己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殖民掠奪。英國一方面以《中英南京條約》為藉口,再次無理照會清政府對條約內容進行修約,要求一是中國開放沿海城市及長江,二是鴉片貿易合法化,三是廢除進出口貨物的中國內地子口稅。企圖更加損害中國利益。另一面英國以武力相威脅,出動海軍炮轟攻佔廣州城。時任兩廣總督的葉名琛積極地採取措施進行抗戰,運用間諜戰、貿易戰和襲擾戰,依靠士紳訓練鄉勇積極抗擊侵略者,廣州軍民的頑強抵抗,禦侮殺敵,使英軍擔驚受怕慌恐不安,英軍也因兵力不足,無奈撤兵退出廣州。
英軍在廣州佔不到便宜,侵佔廣州失敗後,就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導火索,擴大侵略戰爭,轉而北上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進攻天津,攻陷北京,搶劫焚燬圓明園,侮辱屠殺中國人,咸豐帝棄國而逃。
與此同時,葉名琛將廣州保衛戰勝利的消息上報後,非但沒得到皇帝的嘉獎,滿清朝廷反而訓斥他不該輕啟戰端,要他與英國人談判。而漢奸也出賣了葉名琛,巡撫柏貴和廣州將軍見勢不妙,便同敵人勾結,英軍輕易佔領廣州。葉名琛忠於職守,不離督府,最終被俘。
葉名琛被俘後,解往印度加爾各答。反觀英國人到也尊敬英雄,每次與葉名琛見面,英國人都脫帽致意,以禮相戴。葉名琛帶的糧食吃完後,堅決拒絕英國人給的食物,自己絕食而死。
反而滿清政府對葉名琛是刻意醜化,葉名琛被俘後,荒唐的清政府認為中英兩國戰爭,是中國民眾與英國人的戰爭,清廷競然充當中間人出面調停,認為將葉名琛革職,就會息事寧人,不僅不設法營救交涉葉名琛,反而罷免其所有官爵職務。並把他當做替罪羊,將一切戰敗罪責都推脫到葉名琛身上,想把葉名琛的名聲搞臭。散佈謠言轉移視聽,將葉名琛醜化成一個傲慢又愚蠢的官員,
就這樣,在外國侵略者、漢奸和清廷三者心照不宣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朝廷對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誣衊和戲謔。而葉名琛由一名能攻善守的將領變成了一個“千古罪人”。著實讓人惋惜、憤恨不已。
更荒唐的是,戰爭期間,咸豐帝又搬出以夷制夷的花招,對俄表示友好,對美設法羈縻,對法進行勸導,對英嚴詞責問。結果是列強聯軍出動,沙俄趁機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了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又與外國列強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廷腐敗無能終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