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如今不管是去天津的遊客還是天津土著,沒事都要去南京路溜一圈,南京路是天津最為繁華的一條路,路面寬闊,高樓林立,到了夜晚更是流光溢彩,非常夢幻。在天津許多人的記憶裡,這一帶當年是一條又髒又臭的牆子河。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牆子河是天津歷史上第一條運河,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咸豐十年正月,為了增強天津的防禦能力,時任統兵大臣的僧格林沁在天津老城的南部和西部築起了護城壕牆,那時候城牆被稱為“牆子”,牆下的壕溝就叫“牆子河”。

當時的牆子河全長18公里,寬8米,北起今紅橋區小西關南運河,向東南在長江道附近與紅旗河交匯,再向東與衛津河在海光寺附近交匯,最後向東沿著今天的南京路一直到海河中學附近流入海河。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在防禦方面,牆子河確實有著它的作用。後來沿途的各國租界和居民不斷向河裡面排入汙水和生活垃圾,牆子河的水質逐漸就變得差了起來,成了一條又臭又長的臭水溝。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那時候牆子河畔樹影婆娑,漫步牆子河邊成了許多天津人的回憶,但是這回憶裡總是伴隨著河道上飄來的真真腥臭,於是歷史上的牆子河,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清淤工程,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那次清淤改造。

那一次的清淤改造許多天津人至今都記憶深刻。當時天津要在牆子河沿線修建天津地鐵既有線,需要把牆子河位於海光寺到大營門這一段填平。那時候沒有現在這樣先進的工具,全是人力用鐵鍬、鐵通配合著挖泥船和運泥車來進行,天津市民幹得熱火朝天,據說還有人累暈在現場,人聲和機器的轟鳴聲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後來這一段的牆子河就變成了寬闊平坦的南京路。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在這裡感謝當年參與過牆子河清淤改造的人,艱苦年代,他們用汗水和奉獻精神為後來人留下了珍貴的禮物!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曾經的牆子河雖然水質差,但是夏天沿河兩岸樹影婆娑,還有遊船載著人們從河上飄過,岸上經常有垂釣的老人和嬉戲的小孩,冬天還有刨冰的把冰塊囤積起來來年出售……

牆子河承載了天津人太多的回憶。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如今海河的活水也被引了進來,牆子河被改造成了津河,許多人的兒時玩耍之地,再也不會飄來異味,徹底變得美麗起來。每天早晨,在津河沿岸都能看見晨練的老人和跑步的年輕人,如同嶄新的津河一樣,煥發生機!

牆子河是天津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如今變得清澈而美麗!

百澤全域旅遊,專業天津地接

優惠的景區門票、演出門票

關注我們!隨機送粉絲福利哦~

咱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