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髮三部曲你了解嗎?

燙髮水主要由軟化劑和定型劑組成。

軟化劑的基本組成為還原劑(如巰基乙酸)、鹼劑(如氨水)、螯合劑(如EDTA)、潤溼劑。

定型劑主要指氧化劑(溴酸鈉、雙氧水)。

燙髮水各組分作用原理

還原劑:打開頭髮多肽鏈之間的二硫鍵,形成半胱氨酸基團,從而軟化髮絲。目前,國內廠家應用最多的是巰基乙酸,巰基乙酸屬於強酸,不能直接與頭髮和皮膚接觸,故巰基乙酸需中和成鹽的形式進行使用。

鹼劑:有兩方面作用,其一用於中和巰基乙酸,其二使髮絲溶脹,讓頭髮毛鱗片打開,便於還原劑的滲透。鹼劑通常是多種復配使用,鹼劑的選用對燙髮水的效果也起關鍵性作用。(氨水與單乙醇胺是最為常用的鹼劑,氨水的效果優於單乙醇胺,但是由於味道較重,常將兩者配合使用,所以在燙髮的時候有氨水味是很正常的,並不代表燙髮水質量差。

螯合劑:螯合溶液中的金屬和鈣鎂離子。

潤溼劑:有助於燙髮液在頭髮上的鋪展和潤溼。

氧化劑:使半胱氨酸基團重新結合,在新的位置上形成二硫鍵,這樣使得捲曲或拉直的髮型固定下來。

燙髮三部曲

滲透階段

髮絲在鹼劑的作用下溶脹,毛鱗片張開,還原劑滲透到髮絲內部,該過程為還原劑滲透的過程,髮絲溶脹的體積越大,越有利於還原劑的滲透,燙髮效果也就越好。

軟化階段

本階段是頭髮在還原劑的作用下二硫鍵斷開的過程,燙髮水中還原劑的濃度越高,滲透到髮絲內部的濃度也越高,頭髮二硫鍵斷開的數目就越多,燙髮效果就越好。

定型和中和階段

本階段是頭髮在氧化劑的作用下二硫鍵重新聯接的過程,同時中和頭髮上殘留的鹼劑。頭髮軟化後經過拉直或捲曲,多肽鏈間的二硫鍵容易出現錯位,原先斷開的二硫鍵不能全部接回,這是燙後髮質脆弱易斷的主要原因。

燙髮液的兩個關鍵指標

巰基乙酸的含量決定還原劑的濃度大小(8-9.5%效果最佳)

pH影響捲曲效果(針對健康髮質使用的燙髮水第一劑配方, pH調節到 9.2~9.3 效果最佳。pH<8.5 時,捲曲效果較差,當 pH>10.0 時,可能會導致斷髮)。

燙髮三部曲你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