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的多元文化影响

美国保守人士把多元文化看作是美国核心文化的敌人,认为它会使美国零碎化,将它引上分崩离析的不归路。911事件后,这种焦虑可谓甚器生上,不少人认为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乱象,导致了恐怖袭击的发生。

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2004)一书中忧心钟钟地指出,多文化主义的大行其道,移民的涌入和美国社会拉美化的趋势、白人所占比例的日益减少(已从70%以上减少到50%以下)、文化界的解构主义思潮、一些精英人士轻视国民身份而重视全球身份和跨国身份的现象等,正在威胁并挑战着美国国家特性。强烈的民族身份焦虑促使他再一次提出了“我们是谁?”的身份问题。但是,对于这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亨廷顿也找不到什么灵丹妙药,只是采取了一种“向后看”的保守心态,极力主张恢复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特性。他的这种看法,当然也无疑深深影响了川普,川普虽不明显主张白人至上主义,其理念与白人至上主义相近,选举时获得白人至上主义群众的支持,因此维州种族冲突事件爆发后,川普起先偏袒白人至上主义群众,声称冲突双方都有错,在各界的严厉批评之下,他才改口谴责白人至上主义群众,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美国和中国的多元文化影响

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原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西风渐进后,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本土的网络文化也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这些年互联网经济和游戏文化深深影响了现在的年青人,实际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退居次席。这种改变和美国又有所不同,美国是随着移民的增多而逐渐变化,而中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儒家文化很难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而电影电视网络头条抖音小视频这些形式丰富多彩,语言幽默,贴近生活的文化产品,比起琴棋书画这些,更容易对大众形成广泛的影响。

美国和中国的多元文化影响

而中美现在同时都出现“向后看”的潮流,其实是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文化同质化倾向、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道德伦理危机认识不足。面对多元化思潮的激烈碰撞,都有想复古的倾向,但传统事物、思想、观念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过往社会经济文化等基础之上的,而当今世界的巨变已以釜底抽薪之势将上述基础抽离开来。如果还要不加批判地膜拜昔日经典,让某些作古的事物借尸还魂,将它们当做乱的救命稻草,那就不只是在怀旧追远,而是逆流而动了。传统作为一种宝贵的遗产,作为一种慰藉人心的情怀,甚至作为一种可资炒作和消费的产业资源、当然应当受到珍惜和保护,但是,固守传统不放,把它看做通往救赎的道路,而不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当下,不仅是走上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歧途,而且还会因脱离现实而失去感召力。

美国和中国的多元文化影响

事实上,中国从古以来都有“合而不同”的观点存在,地球这块土地上从来就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等二元矛盾。明智的人们会允许矛盾双方表明立场,充分阐述各自的理由,并以理性务实的方式,采取最佳的折中方式(如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点),精明而老道地冲破困境,向前奔突、朝着未来坚定地驶去。

当然黑格尔也曾经说过,从历史上看,文化其实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