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南極玩耍?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想去南極玩耍?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2018年6月14日訊,南極洲。一項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比25年前快了三倍。與過去的二十年相比,2012至2017年間南極洲冰融量翻了三倍,目前已導致海平面自1992年之後上升了7.6毫米左右。這意味著沿海居住的人們將面臨更大的風險。目前有來自44個國際組織的84位科學家對南極洲冰融量進行了最大規模的評估,他們結合了24次衛星測量結果,繪製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南極冰蓋變化圖。研究表示2012年之前南極洲每年融化掉760億噸的冰山,導致海平面逐年上升0.2毫米左右。但2012至2017年之間南極洲冰融量多達每年2190億噸,海平面每年上升0.6毫米。

兩年前,科學家已發現南極洲西部六個冰川在快速融化。16年10月2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發現。該研究表明,21 世紀前葉, 阿蒙森海灣 (Amundsen Sea)冰架下的溫暖海水流入顯著增加,2002 年至 2009 年西南極洲冰川的堅冰消融了幾百米。 西南極洲阿蒙森海灣分佈著一些地球上消融速度最快的冰川。溫暖的海水通過大陸架流入冰架下方空穴內,緩慢侵蝕冰塊,這在冰川接地線附近尤為明顯,所謂接地線指的是冰川底部與海水最初接觸的位置。但是,直到目前為止,確切的冰塊消融程度仍未得到充分量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究人員阿拉·卡 辛達(Ala Khazendar)與他的同事使用 NASA“冰橋行動”收集到的航測數據,檢測了南極阿蒙 森海灣三個冰川——波普(Pope)、史密斯(Smith) 和科勒 (Kohler)冰川的消融速度和接地線位置變化。

想去南極玩耍?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研究發現,2002 年至 2009 年冰川消融明顯但不均衡:史密斯冰川每年消融多達 70 米,厚度總計下降了近 500 米。2009 年至 2014年,溫暖的海水流入有所減少,使波普和科勒冰川消融減弱;但是,史密斯冰川的接地線後退至一個深槽,導致冰川消融持續嚴重。 這些發現表明,接地線後退和溫暖的海水流入變化對冰川消融速度產生了影響。 卡辛達說:“如果我只使用一個設備測量出的數據,我會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事實,因為冰川變薄的面積實在太大了。但是,探冰雷達與雷射高度計都監測到了相同結果。” “同一個地區的冰川變化模式可能不同。比如,波普冰川與科勒冰川位於史密斯冰川兩側, 在 2002年到2009 年,前者緩慢後退,後者卻以某種方式緩慢前進。”卡辛達表示,“影響冰川變化的因素很多,相互關係複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雖然目前南極洲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不到 10% ,但其巨大的冰蓋預計是未來長期海平面上升的主 要貢獻者。幾個世紀以後,在南極洲西部的海洋冰層就有可能將海平面提高數米。南極冰融化的動態變化 對預測未來海平面變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 PIK) 領導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平 均氣溫上升如何導致南極周圍的海洋變暖,進而影響南極冰架的融化。

想去南極玩耍?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海冰的消融,是季節性變化,有增有減。對於冰川而言,儘管在它的源頭也會有降雪在源源不斷地補給,但流出的冰舌逐漸消融,速度大於源頭粒雪盆的補給,這一大趨勢使得冰川總量變化在短期內無法逆轉。 100多年前的泰坦尼克號碰撞了冰山而沉沒, 據研究人員發現,罪魁禍首來自於格陵蘭島的冰 川,是從冰川中分離出來而漂浮到了海上。科幻電影《後天》中,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讓沿海城市變成了汪洋大海。

可是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冰川消融的威脅還沒有直觀的感受,對於沿海那些海拔較低的城市來說,這是足以毀滅性的打擊。比如地勢低窪的泰國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2米,2011年, 這裡發生了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洪災,而且遲遲未能消退,這與它海拔較低具有直接聯繫。隨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未來的曼谷將面臨巨大威 脅,所以泰國一位官員擔憂地說:曼谷的大片地區將於2030年被淹沒! 在冰川消融與全球變暖之間,存在著惡性循環。全球變暖理所當然地會促進冰川融化,但冰川具有很強的反射能力,能夠強烈地反射太陽輻射,而海水的比熱容很大,能夠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這一減一增之間,恰恰是造成反射回去的太陽輻射變少了,吸收的太陽輻射增多了,將進一步加劇、惡化全球氣候變暖。

想去南極玩耍?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關於環保時評

環保時評,為您提供新鮮、準確的環保信息,犀利點評環保熱點,專業回答環保問題。生態文明進行時,環保永遠在路上。搜索環保時評或ecocomment關注即可。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處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