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的教師資格證備考寶典!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看看吧~

教師資格考試分筆試和麵試,這個大家是知道的。自從國家統一考之後,難度大大增加,淘汰率也高了。再加上師範類畢業生不再發放教師資格證,參考人數也激增,相當於競爭更加激烈了。這些對於考生尤其是非師範生來說,拿證變的相對困難很多。

我們的備考分為兩個階段。筆試和麵試。

先說筆試。

快速有效的教師資格證備考寶典!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看看吧~

一、筆試

小學階段是考兩科《綜合素質》《教育知識和能力》。初中高中階段考三科,要再加一個《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當然那兩科有一定區別,小學考小學版,中學對應中學版,裡面考的教育理念啊,教學方法都有區別的,所以要注意教材不是通用的。

1、綜合素質

這科相對簡單,但不能輕視,很多人都卡在了這個看似簡單的一科。三道大題:29道選擇題,3道材料分析題,1道作文題。選擇題包括教育理念方面、教育法律法規、文化素養、邏輯推理、數字找規律、計算機操作。材料分析題中,第一道根據學生觀或教師觀或教育觀或素質教育理念,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第二道從教師職業道德觀角度分析教師行為;第三道閱讀理解,主要考察提取信息、理解字詞含義、評價、結合社會生活思考等。

對於這塊的備考,我建議不需要把教材全擼一遍,只要把第一章職業理念的學生觀、教師觀、教育觀,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背會即可(用口訣背更快喲),然後根據真題答案,整理一個答題模版(考試時為了避免丟點,可以全寫上)。這樣前兩道材料分析就解決了,大部分選擇題也解決了。剩下的選擇題,文化素養真的靠平時積累,短時間沒辦法提高,可以每天看一點教材第四章文化素養(其實真的記不住多少,而且也不一定就會考了你看的,因為範圍太大了)。法律法規選擇題的準備,我建議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讀一讀第二章的法律條例。可以自己總結一些重要的條條,關鍵字重點標出來。邏輯推理找規律的,多做吧,挺考智力的,可以看看教材裡的講解,稍微有點作用。最後說作文題,可以每週寫一篇練練手,然後看看範文積累一下素材。考試時切記一定要與教師教育相聯繫,一定要與教師教育相聯繫,一定要與教師教育相聯繫!說三遍。

快速有效的教師資格證備考寶典!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看看吧~

2、教育知識與能力

這部分挺難的,要背的超級多,沒有捷徑可走。先說下題型:21道選擇題、4道辨析題、4道簡答題、2道材料分析題。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把教材過一遍,可以先快速把教材熟悉一遍,一天一章的速度,甚至更快。看的時候注意在紙上總結框架,沒看完一章要做到看著框架能回想起主要的內容。然後總結每章的重要知識點,主要是簡答題。總結到一塊,然後背!!!最重要的就是背!背!背!不背過不了。臨考前可以背預測卷,可以背公眾號上預測的簡答題,總結等等。這部分沒有捷徑,就是好好看書,使勁背。先複習前一天背的,再背新的,一輪背完再一輪。

2、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先說明一下,我考的是高中語文,不知道對別的學科有沒有借鑑意義。

我感覺這科看教材作用也不大,做題來的比較快。題型是:15道選擇題,2道案例分析,1道教學設計題。

選擇題大概包括有關新課標的,幾道學科知識的,還有關於具體案例的選擇題。一道題三分,分值不小。案例分析一道是關於上課教師做法的,另一道是學生作文範文,一般是找兩個錯別字一個病句,再評價一下作文的優點或缺點。教學設計就是設計教學目標及依據(學情、文本分析、新課標要求三項),教學過程,課外題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設計題分值巨高,60分,所以大家懂了。好好看看真題的答案解析,總結出套路。

這科也考察了你對教材熟悉度,選擇題和設計題都涉及了,所以有精力的話還是看看教材吧,一般情況是人教版的,當然也有意外,比如我這次考,出到的課文都沒聽說過。但還是過了,一切都靠套路~

作文評價的題也是套路,評價角度就有語言,內容豐富、選材精準豐富,結構完整,思路清晰,立意深刻,論證方法等,多誇幾個角度。當然也有要求寫缺點,分點說缺點之前可以先來一句優點,再寫幾點缺點,角度跟優點一樣:語言、內容、結構、立意、論證或寫作方法等。注意做真題自己總結。

快速有效的教師資格證備考寶典!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看看吧~

二、面試

筆試搞定,接下來就是面試,再次強調我是高中語文。

理論上講面試一共二十分鐘,5分鐘結構化面試,10分鐘試講,5分鐘答辯。

結構化面試就是考官隨機抽取兩個問題,你來回答。比如像:你覺得教師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嗎?上課時兩個同學突然打起來了怎麼辦?我認為這些問題大致可以分為認知類和措施類,一類說自己的看法觀點,對一些名言和現象的看法,或者對教育和自己的認識,另一類是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作為班主任的一些職責等等。可以看網上總結的,公眾號總結的,每天睡前在床上看看公眾號每日推送,然後自己嘗試說一下。

試講怎麼準備?研究教材+實戰演練。教材可以以人教版為主來複習,借親戚的,某寶上買都可以。把課文分類:詩歌、文言文、小說、議論文、說明文、新聞、戲劇等等,然後分類來看。看的時候抓住每篇課文的重點,比如林黛玉進賈府,重點是人物形象;勸學重點是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重點是用典;詩經兩首重點是賦比興......看了之後注意自己寫教案或簡案。寫完後就可以找個空教室和小夥伴一起去練習講課,請小夥伴幫忙錄下來。方便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儀態啊口頭禪啊之類的問題,還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中學部分面試這部分教學實施分值最高,35分。

快速有效的教師資格證備考寶典!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看看吧~

答辯就是考官根據你抽的課題和你講的內容問一些問題。這就不好確定了,有可能老師都不會問什麼就讓你走了,不問問題也不會說明什麼,有可能是因為你講的很好,老師沒什麼疑問,也可能講的太爛,老師懶得問了...也有可能就閒聊一些,比如問問你是在校生還是工作了之類的。最後一種可能就是會問一些實在的問題,跟你抽的題和講的內容相關的。

按我的經驗來看老師問的挺深的,比如我抽的蘭亭集序,老師問我你認為文言知識重不重要,這麼問的原因是我試講的時候沒有體現對文言知識的講解。我回答是重要,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所以我們在挖掘文本感情時也要注重知識的講解。但是高中生已經學了很多年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我們可以讓學生課前預習時根據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自主學習。在課上時可以通過提問檢查和詢問學生哪裡沒懂的方式來查缺補漏。

然後第二個問題是你認為王羲之在悲痛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比較難,跟時代背景有關。我就回答了東晉士大夫崇尚老莊,遊山玩水,無所作為等等。最後問我王羲之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我回答是積極的,然後闡明瞭理由,作者表達要珍惜生命有所作為等等。從老師對我的提問來看,老師的問題分兩種,一種是暗示你的錯誤,這時候你要表達接受老師的意見,可以適當表達自己這樣設計的原因。但是如果你真的是失誤了,就彆強詞奪理,表達接受意見以後注意就好了。不要懟老師!另一種是考察你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從我的問題來看問的挺深的,如果你不瞭解這個文本,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大家在看教材時,多注意時代背景和作者表達的感情吧!

關於面試禮儀什麼的我就不說了,都被說爛了,我想大家對基本禮貌應該都懂。只強調一點,記得擦黑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