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絕響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導讀

剛剛送別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昨晚,又一位藝術大師與世長辭。

據文匯報消息,9月7日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7歲。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梁祝》。他為無數琴童開啟了音樂夢,影響了幾代人。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曾稱讚:“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盛中國1941 年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養育了十一個孩子,其中十個以音樂為專業,共有九人拉小提琴,因此這一家贏得了“中國樂壇第一名家”的美譽。

盛中國是長子,自幼受中外音樂的薰陶和嚴格的藝術訓練。他五歲開始隨父學琴,七歲第一次公開演奏,九歲時武漢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了他獨奏的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經典作品,向全國廣播,被聽眾贊為“天才神童”。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盛中國在國際小提琴界廣受讚譽,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將他列入“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的行列。他於1960年赴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留學,師從著名小提琴大師柯崗。1962年獲得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榮譽獎。

1964年回國後,盛中國在中央樂團任獨奏演員。1980年,他到澳大利亞的六個城市舉辦了十二場音樂會,成為中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盛中國曾說,藝術家就要站在百姓這一邊。盛中國和夫人瀨田裕子曾每年表演上百場,他們行走世界各地,用音符播撒美的種子。夫婦二人經常同臺演出,他們珠聯璧合的配合,在音樂界有“琴瑟和諧”的美譽。

他為無數琴童開啟了音樂夢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也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盛中國演奏的《梁祝》等樂曲深深影響了幾代人,啟迪著無數琴童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太突然了,幾年前我們的歐洲之行彷彿就在眼前。”昨晚,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收到了盛中國病逝的消息後,在微博上分享了與盛中國拍攝於2015年的合影,雖然年逾古稀,照片裡穿著一身西裝的盛中國仍然精神矍鑠。 “我很小的時候就被我爸爸帶到盛老師家裡,請他聽我拉琴並指教。”呂思清說,“他是一個時代的聲音,非常了不起。”

“我知道的第一個藝術家的名字就是盛中國。”導演毛衛寧也在微博上發文悼念,稱自己7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學了7年,“是因為當時中國有盛中國,所以家人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小提琴手。”

與呂思清一樣感到突然和難以接受的還有無數網友。“我剛才騎車子的時候還在聽盛老師的‘梁祝’,怎麼打開手機,人就不在了呢?”一位網友寫道,“我第一次聽這首曲子,就是盛老師的版本。”許多人紛紛留言表示,家中至今還保存著盛中國錄製的“梁祝”的磁帶。

他拉過上萬場“梁祝”,每次都有創新

演奏時,盛中國一絲不苟,他留下的錄音成為了太多琴童衡量和改進自己的標準,但走下舞臺後,盛中國卻像家中的長者一樣平易近人。

盛中國在世時曾多次在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出,他的謙和給工作人員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聽到盛中國病逝的消息後,大家紛紛在朋友圈裡緬懷這位可敬的藝術家,年輕的陳子妤就是其中一員。

“我從小就學小提琴,覺得盛老師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接觸後發現他特別平易近人,特別親切,一點架子都沒有。你喜歡什麼曲子,他還會給你拉,會特別耐心地給你講。我們只要有演出的事兒,他再忙,都會抽出時間。”陳子妤說,“盛老師特別尊重舞臺,這兩年他有一隻腳受傷,身體也不太好,但每次上臺他都是精神抖擻的,非常敬業,給觀眾的感覺特別好。”

在盛中國的眾多代表作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莫過於纏綿悽美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和祝英臺》。一生中,盛中國拉過上萬場“梁祝”。對待這首像是已經長在了手上的曲子,盛中國仍然不敢有一絲的鬆懈。“每次演‘梁祝’,我不是機械地重複,我會有新的處理,隨著我的閱歷,要常演常新。哪怕你的聽眾聽一百回,他都會覺得有新的東西。”

網友悼念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绝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