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好就攜巨款離家出走?新初一學生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我的孩子不學習,就知道熬夜打遊戲怎麼辦……我的孩子好像早戀了……我的孩子變得不聽話了……我的孩子一考不好就衝我亂髮脾氣怎麼辦……”

面對剛剛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長們總有太多問題,太多擔心。

其實家長們的憂慮並非不無道理,如何調整初一新生的心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課題,這一階段的孩子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比如最近,今年6月9日,南京有3名初一男孩攜戶口本和鉅款離家出走,原因竟然只是因為考試沒考好,怕父母責備。於是3人相約離家出走,才上演了這樣一場鬧劇。

考不好就攜鉅款離家出走?新初一學生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孩子升入初中之後,出現的問題遠遠不止考不好學習成績下降這樣簡單,伴隨而生的還會有叛逆、早戀、厭學等等問題。那麼初一新生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呢?

做真實的自己很重要

首先,很多同學到初一後,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願意與別人分享內心的想法。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怕別人笑話,傷害自尊心。其實,自尊並不是裝出來的,真實的自己最重要。遇到新困難,要學會自我調節,多和老師,父母溝通。大家作為學生,是要靠成績,事實說話的,只有真的解決問題,提高了成績,才會獲得同學,老師,父母的認可和稱讚,而不逃避問題。

要做一棵有韌性的蘆葦

第二,剛開始學習時,不會的東西要及早向老師請教,及早解決問題,不欠賬,不斷努力,持之以恆。

從入學開始,就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後面就順其自然了。所以,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有韌性,多堅持。

課上的45分鐘最寶貴

第三,在學習方法上,同學們要養成預習功課的好習慣。通過預習,腦子裡先對知識有初步認識。這樣聽起課來,不至於搞得暈頭轉向。上課要學會認真聽講,學會做好課堂筆記。課堂掌握了大部分知識,會節省好多課餘時間,而好的課堂筆記會讓你整個學期都受益。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反饋學習和聽課效果,做到將學習隨時落實、細化。

考不好就攜鉅款離家出走?新初一學生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學生自己調整是一方面,而我們作為家長又應該有怎樣的認知呢?

把初一當初三過

初一基礎,初二分化,初三衝刺,但可惜的是,至少80%的孩子和家長都等到初三才知道著急,這時候為時已晚。至於那些把初一當作初三過的孩子,三年堅持下來,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所以他們笑到了最後。

差距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初中與小學有著質的差別,所以學生們大到從聽課、到內容、到作業、到態度、到思維方式,都要進行轉變,小學階段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表現,可能導致初中全盤皆輸,就比如做計算不喜歡用演草紙,這麼一件小事兒,多少孩子因為這個,在中考丟了小10分,人生軌跡就這麼改變了。所以在初一時,就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孩子細心比會做難題更重要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考試更多考察的是細心,是理解能力,是實際應用能力,而不是解決難題的能力。要調整學習方向,真的聽懂是第一要務,平時練習的思路也要轉變。

把錢花在初一比初三有意義

如果你真的很為孩子的成績擔心,認為他只有在課外補習才能有效果,那麼請不要在初三時才開始,畢竟基礎沒有打好,衝刺階段再如何努力也是無用功。從初一到中考,這是一場3年的持久戰,長跑還需早熱身,在初一就為孩子打下基礎極為重要。

初一必須培養好孩子的計算能力

初一是培養孩子計算能力的唯一階段,如果在這裡出現問題,之後的內容孩子再精通也會因為算錯而失分,與理想的學校擦肩而過。許多孩子都有馬虎粗心的問題,在初一學會避免此類的問題的發生非常關鍵。

從知識層面講,出現計算錯誤,除了有書寫不規範的問題,其他都是忘記細節、忘記做法。生動的講解,幫孩子快速掌握計算技巧,配以習題課的針對性大量練習,加深印象,才能徹底改掉粗心。

考不好就攜鉅款離家出走?新初一學生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初一新生,你對他也有一份擔憂,那就馬上為孩子規劃好初中的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