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最近連續兩次在路上遇到長城汽車新品牌WEY的VV7車型,第一回見到實物,說真話和預想有些差距。WEY品牌本應是長城汽車向上戰略的重要寄託,有長城汽車在SUV領域這麼多年經驗的加持,還有此前H6的成功案例做基礎,想象中VV7的造型應該有比較大的飛躍,但這兩次見到實車VV7,很是失望。感覺整體造型不夠協調,局部欠流暢,顯然造型設計師沒有放開手腳,缺少靈魂。對於當下這個買車也看臉的時代,一款新車造型上的失敗,無疑是致命的,好像仗還沒打就先輸了陣勢。

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汽車和其他消費品一樣,要想在市場爭取一席之地,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或是產品特色,或是營銷體系,或是好運氣等等,任何一件隨大流的產品是無法長久的活下去的。共享單車這一年多異常火爆,街頭巷尾已經被各色的共享單車佔據了,但提到共享單車,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摩拜。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一是因為摩拜首先提出了共享單車的理念,具有先發優勢;二是摩拜自行車的造型、功能設計都有自己獨特的、舒適的、引領潮流的元素,時下騎摩拜單車已經超越了租自行車代步的自身含義,而是更進一步的與潮流、時尚,甚至和社交聯繫在了一起,通過一輛單車讓很多人感覺自己夠酷、夠潮、夠青春。在汽車領域,特斯拉也是如此,相信很大一部分購買特斯拉的消費者更多的是把特斯拉當做一件時尚單品,和買最新款的愛馬仕、LV包一個概念。所以說,無論是蹬著一輛摩拜單車,還是開著特斯拉都已經給消費品本身附加了新的意義,也就是上述行為能給產品本身賦予更多的價值,在商品社會,只有這樣的產品才能有更長的生命力。

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環顧四周,現在一款款上市的新車幾乎都是高顏值、高配置,價格也是越來越親民,反觀市場熱度卻是先熱後冷,蹭個熱點一轉身就被更新的車型淹沒了。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說明各車企間競爭異常激烈,達到了貼身肉搏的狀態,另一方面也說明產品過於趨同,車企缺乏足夠的耐心和魄力,產品全是循規蹈矩下的產物。當然很多人要說傳統能源車怎麼會有太多突破?根本不可能。但在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推動下,用不了多長時間,汽車的代步工具定義一定會被重新修改,市場就是這麼現實,才不管你是傳統能源車,還是新能源車,只有符合需求的才會被選擇。

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回到汽車行業,無論是高顏值、還是高配置、高性價比,這些都是基礎,需要在此基礎之上有拔高,有屬於自己的殺手鐧。就好比前幾天上市的長安CS55,其高配車型都裝備了自動剎車系統,要知道在幾年前這類輔助安全系統只有在豪華車上才看得到,現在區區十幾萬元的車上已經配備,這就是給品牌注入了高價值,使得長安CS55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當然,一款產品的特色定義需要區分不同的市場,比如在有些地方價格實惠更容易被認同,而有些地方市場新技術更受青睞。可無論是什麼樣的市場,只有讓消費者從產品上得到了更多滿足感,才有立足之地。滿足感的來源也許是整體品質,也許是某個局部設計,還有可能是某個配置,它既可以來源於產品本身,也能來源於營銷的塑造,不但要廣而告之,更需要社會的認同。

今天的車,你給我滿足感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