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SE的戰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騰訊今年總是有大新聞,讓很多人看到了一絲國內遊戲市場走上正軌的希望。

從《絕地求生》開始(有生之年系列喜加一)到和育碧的合作(然後R6禁播),然後良心網絡和價格上線《怪物獵人:世界》博得了不少口碑。

然後現在和SE達成戰略合作,哪一個不少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遊戲或者是實力強勁的公司?

火遍全球的PUBG、傳承了湯姆克蘭西IP和《刺客信條》系列的土豆、日本國民級遊戲猛漢;現在的SE,“SQUARE ENIX”則擁有另一款日本國民遊戲《勇者鬥惡龍》。

除此以外《最終幻想》、《尼爾:機械紀元》、《古墓麗影》和《奇異人生》都是SE旗下的遊戲,從這些遊戲的知名度來看就知道又是個不小買賣。

腾讯和SE的战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其實我們看一下TX去年年底到今年的行動,明顯的騰訊在試圖轉型。

在wegame提出後,試圖洗清自己給人們留下的糟糕的固有印象:吃相難看毫無底線的賺錢,因此不斷的在爭取能夠在wegame上推出代理的遊戲。

騰訊是一家理財(滑稽)公司,也許會有些項目的提出是包含著項目組的夢想和想法,可公司整體的目的一定是賺錢,但是steam給國內玩家帶來的是消費觀念的轉變:為正版付費,為合理的項目氪金。

因此騰訊也做出的轉變,改變運營手段,不再是以壓榨遊戲生命力的方式運營,而是開始向細水長流轉變。

而且不僅僅是運營方式轉變去迎合市場,騰訊wegame的野心很明確,走向國際市場並且和G胖競爭。

腾讯和SE的战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其實就是迫於市場要求,騰訊開始了轉型,然後這個轉型的方向符合現在的潮流,所以出現了今年的騰訊搞事情之年。

與之對應的,網易在氪金手遊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走上了極致的日系手遊路——氪金方面的極致。

當然,在和SE的合作上不僅僅是代理,而是要共同成立工作室活著公司,開發新的3A遊戲IP,面向全球市場。

其實可以推測騰訊的想法,一開始肯定騰訊出資SE出人,然後再把騰訊的員工投入其中培養人才,作為自主開發3A大作的後備人才。

同時針對現有的SE的IP展開合作,順理成章的把那些遊戲上架到wegame,所謂的一石二鳥。

腾讯和SE的战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再騰訊能夠開發3A大作之前,現在所作的就是利用手裡的資源,雄厚的財力和本身的影響力去爭取正版代理權。

而且現在是國服代理的情況下,國際服並不鎖區,利用騰訊的服務器資源提供流暢的國內聯機環境,《怪物獵人:世界》國服還能發售的時候,就證明了這種模式的成功。

在steam版受到服務器和聯機速度問題影像而褒貶不一的時候,國服卻是一片好評,沒有什麼特別坑的地方而且聯機也順暢,因此一度大賣。

實際上PUBG玩家對於國服的渴望也類似,首先騰訊可以方便的打擊外掛團體,其次好像是家公司就能提供比藍洞好的服務器,順便對於國際服玩家來說,外掛很有可能跑去國服禍害而國際服清淨。

腾讯和SE的战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現在是版權的時代,版權追究越來越嚴,國內的很多盜版網站都開始下架資源;接觸steam後對於正版內容和盜版的區別也感受到了,加上很多遊戲需要正版才能聯機,因此誰能拿到遊戲代理權誰九年撈一筆。

騰訊和各家公司展開合作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很明顯的有心去壟斷國內的大作代理權,至少是大部分,形成一種壟斷代理。

實際上也只要騰訊有這個實力,同時和多家公司合作並且爭取多款大作的代理權,確實後續回報很豐厚,可首先投入很大,其次因為steam的強勢會有風險。

而這個風險對於騰訊來說可能也有所顧忌,所以目前都是以網絡遊戲為主,主打流暢的聯機體驗。

腾讯和SE的战略合作中透露的野心

輸入標題

實際上在接觸這些大公司和遊戲的同時,騰訊也在為自己儲備人才。

在情懷的驅使下,如果國內真的出現了優秀的3A大作,將會帶來不小的市場效應,同時還能改變一個遊戲公司的評價和地位。

騰訊在接觸這些公司的同時培養了自己的人才,然後轉型的同時著手開發自己的3A級遊戲,而通過和SE的合作方式可以看出來騰訊恐怕確有此意。

當然對於騰訊能否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在懷疑,因為過去這麼多年裡積累的差評實在太多了,雖然《怪物獵人》一波操作可以說是很成功,都是大部分人還處於觀望狀態。

到底是企鵝翻身呢還是繼續重複同樣的錯誤,就看接下來騰訊自己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