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銀行紛紛布局區塊鏈 農行推出區塊鏈客戶數字積分「小豆」

昨日,據中國信息網報道,中國農業銀行持續推進掌銀積分體系建設(簡稱“小豆”)。“小豆”是農行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掌銀客戶數字積分體系,以各類權益激勵客戶更多地體驗掌銀重點功能和服務。據統計,“小豆樂園”上線一年以來累計參與客戶超過1300萬。

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髮現,使得銀行業緊隨其步伐,紛紛佈局區塊鏈領域。

各大銀行紛紛佈局區塊鏈 農行推出區塊鏈客戶數字積分“小豆”

其實農業銀行一直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不斷髮展自己的業務,在今年7月份中國農業銀行透露,它已經成功完成了一筆30萬美元的私人連鎖貸款。農行承認在貸款發行系統中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好處,指出了備受稱讚的透明度、不變性和參與者可訪問性特徵。

此前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在《中國金融》上撰文表示,“農業銀行要提升金融科技軟實力。把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力資源改革的重點,加快培養一批懂科技、懂業務、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積極開發儲備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新技術,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

其實不難看出,雲計算、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已經成為銀行業關注的重點。各大銀行利用這些新技術優化管理,防範風險,提高效率,產品創新等,加速發展,實現數字化轉型。

除了農業銀行以外,其他銀行業紛紛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其發展創新。

中國銀行

去年6月,中國銀行與互聯網巨頭騰訊在金融應用領域合作測試區塊鏈技術,主要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除此以外還推出推出貿易融資區塊鏈應用。

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在1月份提交區塊鏈系統申請金融資產互換專利申請,該系統設想了一個平臺,由此讓參與的機構作為節點來形成分佈式網絡。

2月份,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區塊鏈與生物識別創新實驗室研究出工行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1.0平臺。平臺於2017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已助力貴州扶貧、工銀聚等項目投產。該平臺是一個企業級區塊鏈產品,提供了“智能合約+共享賬本”一體化機制,有助於建立跨系統的技術平臺,扁平化各系統的交互層級,提高效率。

建設銀行

2017年9月份,中國建設銀行(CCB)與IBM合作為其香港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開發和推出一種區塊鏈銀行保險業務平臺。今年1月,建設銀行在雄安新區上線了首個區塊鏈租房應用平臺。

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首先實現了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視圖以及跨境資金歸集這三大場景。

郵儲銀行

郵儲銀行在資產託管業務場景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中間環節的縮減、交易成本的降低及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以上可以看出,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落地應用正在加速推進,其中佈局區塊鏈領域的銀行不只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等,還有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民生銀行、微眾銀行、江蘇銀行、贛州銀行、貴陽銀行、上海銀行等,都已開始佈局區塊鏈。

業內專家表示,從實踐進展來看,區塊鏈技術在整個銀行體系中的應用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要想將成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銀行日常運營系統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