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意苏州

今天一早起来

小意就觉得怎么就辣么辣么的热!!!

一查天气,不得了

原来今天入伏!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很不友好的三伏天啊

雪上加霜的是

今年的三伏天还是超长版,

有40天,

要到8月21日才“出伏”。

初伏: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中伏: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末伏: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伏日的故事

旧时,苏州人三伏天虽然湿热难当,但时令不能忘记,品茗茉莉香,赌曲湖藕凉。冰鲥鲟黄鲜,茭白鳝鸳鸯,也过得十分的逍遥自得。“豪民富贾。竟买灯船,至虎丘山浜,各占柳荫深处,浮瓜沉李,赌酒徵歌。”有清袁景澜《吴中三伏》诗为证:“吴中风景好,城市夏偏宜。食物随心便,乘凉逐伴嬉。花篮编茉莉,灯舫映玻璃。十字洋边酒,三清殿畔基。茶楼茗饮洁,饼肆雪糕齐。蔬菜阳春美,园林拙政遗。牙牌宣博客,药局聚名医。解渴施丸散,清斋馔粉皮。烧香雷祖庙,赌曲虎丘祠。士女车尘影,街衢汉雨丝。摇风金叶扇,消暑碧筩卮。湖藕裁琼片,冰鲥脍玉肌。鸳鸯浇鳝面,弦索唱盲词。茭白挑佣担,鲟黄出阴池。门摊陈澹粥,天幔隔炎曦。闲向荷亭坐,聊吟俗事诗。”

三伏饮食

古代苏州人三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啖糕,著名的有水晶糕,山楂蜜糕,王千糕,白松糕等品种。市肆供应时令面点,如白汤面又名枫镇大面,不用酱油,只用鳝骨所得白汤吊清后制成,汤色清冽,味道鲜洁,或以肉汁为浇头,称卤肉面,配以黄鳝丝,名鳝鸳鸯。今面店多制冷面,浇以各式浇头出售。大街小巷的茶坊则以金银花、菊花点汤,渭之“双花”。沿街还有凉冰担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如今,按照节令民间吃糕有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有糍团的习惯,市面著名的糕团店如黄天源、万福兴则多六月供应绿豆糕、薄荷糕、米枫糕。而面店则风扇凉面、枫镇大面、鳝丝面、素浇面、爆鱼面、凉拌馄饨最受欢迎。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三伏天也是糟菜品尝季节。清苏州人顾禄《铜桥倚棹录》有“参(汆)糟鱼”、“煎糟鱼”的记载,苏州寻常人家的糟菜主要有糟鹅、鲜醇,是夏季促进食欲的一道好菜。陆稿荐的糟肉、松鹤楼的糟鸡在夏季尤为流行。也可以自己在家做糟菜,如糟毛豆、糟鸡鸭胗干、糟豆芽、糟鸭掌鸡脚等等,糟有生糟、熟糟之分,现在市面上大都用熟糟,熟糟是用黄酒的糟、盐、糖和各种香料调制成糟卤,再用它来腌浸烧熟冷却的各色原料,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食材由此被“保鲜”起来,但不能长时间储存在热天的常温下,需要现做现吃,避免食物因高温变质不洁,影响健康。

三伏开胃菜

三伏天湿热易疰夏,胃口全无,苏州人的餐桌上经常会有什么样的开胃菜呢,先说说炖酱,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说:“我记得有一种菜,名曰炖酱,用甜面酱加以菜心、青豆、冬笋、豆腐干等,那是素的,若要荤的,可加以虾米、肉粒等等。”还有种方法即用花生米、豆腐干、瘦肉粒、茭白丁、胡萝卜丁等起油锅略爆炒,下民间自制黄豆酱或甜面酱做成,搭粥拌面都是很开胃的。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还有腌菜做的各式荤素小菜,如雪里蕻腌菜烧黄鱼、鲫鱼都十分鲜美,雪里蕻腌菜还可以炒肉丝、烧豆腐,炒百叶等等,周作人在《腌菜》里曾这样说:“金黄的生腌菜细切拌麻油,或加姜丝,大段放汤,加上几片笋与金钩,这样便可以很爽口的吃下一顿饭了。只要厨房里有地方搁得下容积二十加仑的一只水缸,即可腌制,古人说是御冬,其实它的最大用处还是在于过夏,上边所说的也正是夏天晚饭的供应。”苏州人用腌菜做的美味佳肴看上去平常但开胃下饭,是百姓三伏天餐桌上家常菜。

正题!正题!

我们今天可是要来说最凉快的街

虎丘路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小意心中排名第一的便是虎丘路了。这条通往虎丘的千米林荫大道,一走近就能感受到一股股凉意扑面而来。整齐排列的香樟树遮天蔽日,早晨走在路上,还能看到尽头处阳光微微射进来时淡淡的雾气。夏天散步,这里一级棒!

五卅路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种植着法国梧桐的五卅路,好像天生有一种风情,有一种格调,碧绿的浓荫将外面和这里的世界隔开。

国宾路

苏州寻凉记|三伏天里最凉快的街巷

这应该是苏州最气派的林荫大道,从金鸡湖大道一直通往两座知名大酒店。道路蜿蜒向前,两排香樟围起的一条路是早晨跑步最好的地方。小小的林荫道上常年豪车出没。

有了这三条避暑马路

哪怕是在室外

我们也可以一边乘凉,一边欣赏风景啦

不过毕竟是户外,防暑防晒的工作还是要做足了出门的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