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你的內心,但要懂得把控,學會調整!盡在你自己掌握中

追隨你的內心,但要懂得把控,學會調整!盡在你自己掌握中

看到悟空問答有人說到梁漱溟老先生說的一輩子要解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內心的三個關係,也說說我的理解吧。

人需要什麼,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是什麼標準,對標準有多強烈,每個人都不同,過分或過於執著的追求,可能是一種動力,也有可能是一種折磨,太看重了,必定會累,看淡一些,未必不是好事。我覺得知足常樂是很好的一種選擇吧~~

與人交往,選擇真誠平等,還是分毫必爭,是情為重,還是利當先,會決定你人際交往中的收穫,是收穫一份美好的關係或感情,還是得到你預訂的利益。不管獲得什麼,你都得付出,就看你需要的是什麼,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代價有多大。吃虧未必真的吃虧,贏未必是贏。

人的內心是誠實的,它決定你的行為和行動,遵從你的內心,然後一一付諸於你的行動去實現。是不是超出你自身的能力,能否一一實現,因人而異。能力匹配你內心的需求,好好經營,達成內心所需要,自然是好的;能力有限,實現的過程艱難困苦,備受煎熬,或者根本就沒法達成,通過努力能夠實現,自然也是好的;明明就是實現不了,要死撐,蒙著頭就是要,最後可能落得傷痕累累,付出各種慘重代價,就不怎麼明智了。也許調整內心需求的標準,在能力可實現範圍內,在某個程度上達成,或許也是可取的。調整內心,達到某種平衡和可實現性,才是正確的。糊塗未必是糊塗,過於執著追求完美未必完美。

追隨你的內心,但要懂得把控,學會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