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李曉軍是我們中國國家畫院優秀的書法家和花鳥畫家。

曉軍的畫,走的是傳統大寫意路子,出於吳昌碩、齊白石,但卻顯出了曉軍富於當代審美的,蓬勃向上的氣息,自成一家面貌。

大家知道吳昌碩、齊白石繪畫風貌的形成,是由於他們有著深厚的書法和篆刻藝術修養,以書入畫,畫外求書,形成了吳昌碩的渾沌豪邁,齊白石樸純而精妙的畫風。我想這是因為本質上"書畫同源"的緣故。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書畫同源"是中國傳統書畫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河圖洛書"作為一個概念,著名處在《易傳•繫辭》中,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是以黑點或白點為元素,以一定的排列方式構成多項的組合,在整體上排列成矩陣的兩幅圖式。在此權且作為原始書畫同源說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於是可知,書畫同源一方面是指中國文字與繪畫在起源上有相通之處;一方面是指書法與繪畫在表現技法與形式,對筆墨的物理性運用和精神性擷取上有共同的規律性可尋,而"筆墨"說,又成為有宋以來文人畫興起的重要理論。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另外,從歷史遺留的實物上,我們可以看到殷商甲骨文,先秦古籀文、大篆等通行於其時代的書法,在間架結構上頗富有圖畫的形式和味道。我想,曉軍是深通其中道理的。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熟悉曉軍的人都知道,他在早年於書法的創作上獲得過全國大獎。所以看他的花鳥畫創作,書法用筆一直貫穿於其中。在一些學術場合中,他屢次提出書畫雙修和書畫與人互修的理念。他認為中國畫是人格化的共同體,要使繪畫和人接近於本真,就要以人生與之相互修煉,使心跡在與書畫的互修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進而昇華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使大千世界個體的"我"以一種自然的人格本真特徵從作品中顯現出來。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曉軍的認知角度是富有當代性的。所以說,曉軍的大寫意花鳥畫,有著逸筆草草傳神寫意和渾厚莊重的面貌,體現出了典型的中國文人繪畫的精神。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曉軍的藝術素養是多方面的,平日裡聊天,曉軍總是樂樂呵呵的,開個玩笑,說個快板書,逗個樂子,唱個歌,他都很在行,我曾說曉軍是個多面手,如果他只是畫畫就可惜了,去說快板或相聲也是個好材料。總之他是位樂天派,是個與人為善又自發向上的好兄弟,我想他會有更大的發展。

書畫雙修的李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