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梁河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北部。東北與騰衝縣接壤,東南與龍陵縣交界,南與潞西、隴川市縣毗連,西與盈江縣為鄰,縣城遮島鎮距省會昆明690公里,距州府芒市114公里。縣域南北縱距49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5公里,總面積1159平方公里,2010年,梁河縣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總人口為154175人。境內生活漢族、傣族、景頗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

梁河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是中國葫蘆絲的故鄉。2006年,雲南省梁河縣申報的“遮帕麻和遮咪麻”,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梁河縣

梁河縣主要旅遊景點:

1、南甸宣撫司署

南甸宣撫司署,坐落在梁河縣城遮島鎮南甸路103號,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是目前雲南保存最完好的土司衙門,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是德宏州唯一獨有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主管部門計劃,將使其成為:“中國土司制度陳列專館”,讓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永久傳於後人。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加強管理和修復。

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按漢式衙署式佈置,由五進四院, 47 幢, 149 間房屋組成,佔地面積 10625 平方米 (約等於 10 畝多土地),按土司衙門等級分為公堂、會客廳、議事廳、正堂、後花園、五進四院,逐級升高。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南甸宣撫司署

2、太平寺

太平寺是一座佛寺,位於河西瘌痢山下,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詩句“雲鋪香作海,一寺隱煙霞”即寺名含意。寺依山而建,凡三進,奉諸佛聖像。鹹同年間毀其半。光緒七年(1881年)復建。後觀音、彌勒兩殿又被毀。今存皇太極殿。殿前尚存光緒初年所植古梅兩株。原名珠湧寺,位於九保鎮西南角的珠湧山上,建於清康熙年間。因古時邊地戎事頻繁,人民渴望安居樂業,曾改九保為太平城,珠湧寺亦命名為太平寺至今。原有寺二進,奉三教聖像;寺內外林木叢蔭,素以幽靜著稱。“文化大革命”中,佛像及其他陳設被搗毀—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地方公眾又籌資修寺塑佛。現在, 太平寺又恢復了當年“幽靜中聞鳥聲、樹聲、泉聲、鐘聲、磬聲”的景象, 成了各族群眾遊覽的好地方。

3、龍窩溫泉

龍窩溫泉,位於縣城西南3.5公里處,梁河縣遮島鎮振興路11號。溫泉湧量為6公斤/秒,水溫80℃以上,還有大面積的蒸氣地面。泉水中除有適度的硫磺外,還有各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微量稀有元素,對風溼病、神經系統病和婦科病等有特殊療效。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龍窩溫泉

梁河縣名優特產:

1、梁河幫蓋酒

幫蓋村的農戶有悠久的釀酒傳統,結合生產實際和當地氣候條件,米酒的配料、溫控等釀製而成,幫鈣酒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證中心評為“中國酒類行業質量放心、國家標準合格產品”。

2、梁河火燒豬

宰殺20—45斤的小豬一頭,淨其毛和內臟後,取山茅草用傳統方法反覆烘烤,當其皮金黃而不爛,肉香嫩而不焦,即告烤成,冷卻片刻,便可切食。食時,將火燒肉切成碎片,選上將酸醋或酸水,佐以精製調料蘸食之。

3、梁河回龍茶

回龍茶具有條索壯實緊密,色澤墨綠,湯色清亮,香色濃郁,回味耐泡等特點,是名副其實的“竹葉青”。茶園和生產車間所處海拔為1300—1500米,無工業汙染,是種植無公害茶的天然基地。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梁河回龍茶

4、梁河魔芋精粉

精粉顆粒均勻,潔白光亮,膨脹率高,粘膠度大,美味可口,富含高價值的葡萄甘露聚糖、多種氨基酸及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魔芋精粉製成的各種食品和保健品,是國際負盛名的天然低熱量食品,具有減肥、養顏、降壓、防癌、開胃、清腸、散毒、通脈等多種防病和保健功能。

5、梁河小花魚

梁河縣大盈江畔的小花魚有小手指頭粗細,一寸多長,青色的表皮上點綴著美麗的花紋。這種魚,刺軟、脂肥、味道香甜,無論煎吃、酥吃或煮吃,都令人食而不忘,讚不絕口。當地群眾常用香料將小花魚醃製曬乾,作為珍品遙寄遠方親友。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梁河小花魚

6、梁河燕子石

燕子石屬古生代變質板岩,是受侵入岩活動及激烈的造山運動的高溫高壓作用變質形成的,是古生物三葉蟲化石,極具“飛燕”形態,栩栩如生,因其尾近似燕尾故名,石質細膩,沉透如玉,叩有銅聲,撫如凝脂,易於加工,顏色青黑色,也名黛石,民間又稱墨石。層理髮育,順層斷口貝殼狀,質地堅硬細密,抗強度大,不易風化,不生青苔,利於加工取塊、磨光和精雕細琢,因而有較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7、梁河豌豆粉

豌豆粉是雲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中益氣,解毒利用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暢,下腹脹滿,消渴,婦人乳閉等症。豌豆粉是用幹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後凝固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薑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豌豆粉

梁河縣民族美食:

傣味“撒撇”:傣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堪稱“撒撇”,由於取材的原故,各式美味“撒撇”是真真正正的好味道。

香茅草雞:與濃香土雞放在一起煮製成美味的“香茅草雞”,肉香中飄著淡淡的香茅草味,亦濃亦淡,可謂美不勝收。

傣族酸菜:食酸心爽眼亮、助消化,有消暑解熱之功效,故傣味中以酸為美味之冠,每餐無酸不食。酸扒菜、酸筍魚、酸木瓜煮牛肉、酸菜煮豆腐等等,沒有“酸”味。

景頗“綠葉宴”:飯是竹筒燒的,菜是竹筒舂的,盛菜的是青翠的芭蕉葉,喝湯的勺是樹葉摺疊成的,就連酒杯也是竹節做成的,吃的是山茅野菜、純香的土雞,

景頗“鬼雞”:景頗族歷史上有殺雞祭鬼的習俗,“鬼雞”就是供祭獻鬼後,景頗族人將煮熟的雞晾涼後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緬芫荽、棕檬葉等相關配料,配入鹽、味精、醬油等調料製成。為了能常常吃到這道美味,聰明的景頗族人將“鬼雞”端上了飯桌,並作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餚。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景頗“鬼雞”

景頗舂菜:舂菜在景頗族菜譜中最具特色,景頗人把魚腥草、苦練子果等藥用食物和豐富的各種香料、調料及經燒烤後的魚、蝦、鱔等放在竹筒裡用木錘舂制,製成風味效果,能疏風除熱,消食建胃。

過手米線:戶撒的米線細軟松滑、用當地特產紅米做成,將米線攤於掌心,再將精製的肉餡拌和其中,輕輕遞入嘴唇,頓時芳香四溢。

昆蟲食品:德宏的傣族、景頗族、德昂族至今還保留著以昆蟲為食品的習慣,例如用螞蟻蛋、竹蟲、蜂蛹、花蜘蛛等等來製作美味佳餚,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但吃在嘴裡卻是唇齒留香,絕對是道下酒的好菜。

“涮涮辣”:德宏盛產的“涮涮辣”可算是辣中之王,據說其辣味比其他辣椒高出二三十倍,用“涮涮辣”調製蘸水碟,只需點到為止,在蘸水碟裡打個滾,其辛辣之味就已至極。

“遮放米”:德宏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盛產糧食。“芒市穀子遮放米”一說廣為流傳。據說遮放米曾是歷史上有名的“貢米”,其米質晶瑩剔透,米香十里之外可聞,難怪皇帝老爺要親口嘗一嘗。

認識雲南德宏:“中國葫蘆絲之鄉”梁河縣

遮放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