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豆角種植技術是什麼?

王樹星W


非常感謝!

長豆角,我老家常把它叫做豇豆。既然有長的,豆角當然也有短的。長豆角可以做成許多百姓愛吃的佳餚,可醃製、可曬乾燉煮、可乾煸、可清炒等等。

那麼長豆角的種植要點是什麼呢?

要點1:抓住喜溫特性

長豆角是一種喜溫的作物,南方地區一般3~6月之後就可種植,而北方則在4~5月種植為佳,當然這僅僅針對的是露地栽培,設施栽培另當別論。很顯然,種植長豆角不能選擇背陰的地方,陽光通透為宜。同時,要搭架子,注意豆類長蔓一般都是左旋。

要點2:水肥管理

長豆角雖然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種植技術相對簡單,但要想獲得高產高品質,必須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如土壤改良、底肥使用,一般地塊控制施用有機肥畝均3000公斤。在抽蔓和開花結果時要及時追肥。

要點3:病蟲害防治要及時

長豆角還是挺招蟲子和病害的,常見的有蚜蟲、豆莢螟等,也常常發生黴病、鏽病、炭蛆病等。一定要及時防治,如防治蚜蟲可選用吡蟲啉,兌水噴霧。

要點4:適時採收

做完這些工作,最重要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要適時採收。雖然長豆角能夠一直生長,但其適宜的採收期並不長,太晚就老了,口感變差,只能燉著或者曬乾吃了。一般地開花後2~3周就要收,基本上每隔2~4天就得收一次,注意別傷著花。

雖然長豆角栽培要點不少,但筆者認為,長豆角種植最主要有兩點,注意病蟲害防治和適時採收。


這就是我的一些實踐感悟,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都能有個好收成!


水土博士


早秋茬紫秋豇種植技術

浙江嘉興及周邊地區,一般6月底7月初,雙膜覆蓋單膜覆蓋的葡萄(藤稔、醉金香、夏黑)已經銷售一空。在每輪葡萄的一側靠近畦溝翻土,澆透水,每畝(葡萄一輪寬度2.2-2.8米)30斤三元複合肥撒勻,再翻土一次,澆透水。

長豇豆品種一般選擇紫秋豇,其他品種也行,只是商品性及生長週期不如這種合適。

紫秋豇整個生長期(從出苗到採摘完畢)80-90天。玫瑰紅色,成熟時長30-35釐米,15-20條每斤,畝產3000斤,良好的栽培可達4000斤及以上。炒菜時邊炒邊變色又叫“鍋裡變”。該品種在嘉興、蘇州、武漢、上海、杭州都比較受歡迎。


適時播種。浙江嘉興最佳播種時間為7月5日到20日。太早,成熟豆莢顏色偏白偏短,賣相不佳。過晚,採摘後期氣溫下降容易霜凍影響產量。全部採用直播,每穴3粒(齊苗後保證2粒),株距20-25釐米,每畝純種用種4-5斤,葡萄園間種1.5斤左右。

一般3天出苗。紫秋豇耐高溫,38°不影響出苗,40°延緩出苗且苗不齊。

吊蔓。大約出苗15天開始吊蔓,一穴兩棵一根繩,繩可以用稍粗的麻線。




花前不施肥。

始花期大肥大水一次。每畝純種施肥30斤硝態氮複合肥+10斤尿素,葡萄園間種是一半的量,澆透水。

出苗後大約35-40天開始陸續採收。利用國慶前後蔬菜淡季上市,價格比較理想。採收後期如果價格尚可,就及時抹除紫秋豇下端50釐米以下枯黃老葉和側枝,增加產量。價格一般,就扯藤。


整個生長期,田間見幹見溼,不能積水。

主要病蟲害。

主要防治豆莢螟。可用5%阿維鹽1000倍,安全隔離期是3天。


陸也嘉



豆角性喜溫暖,不耐霜凍,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屬短日照作物。喜肥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土壤,過於黏重和低溼的土壤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根瘤的活動。豆角的根系較發達,主根的入土深度一般分佈在80~100釐米之間,群根主要分佈在15~18釐米的耕層內,固定氮的能力相對較弱。


豆角需肥規律上來說,苗期需肥少,但很敏感,分枝期到盛花期對氮元素的吸收達到高峰,進入結莢期對磷、鉀肥的吸收量增加。數據表明:每生產1000公斤豆角,需要純氮10.2公斤,五氧化二磷4.4公斤,氧化鉀9.7公斤,由於豆角本身根瘤菌有一定的固氮能力,豆角實際生長過程中需鉀素營養最多,磷素營養次之,氮素營養相對較少。

一、地塊選擇

以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並與豆科作物輪作2-3年,粘重土壤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選用。


二、良種選擇

特早30:特早熟品種。分枝少,主蔓結莢為主。常規露地栽培,播種至始花需35天左右,10-12天后即可採收豆莢,採收期長達20-40天,全生育期80-100天。初花節位低,平均3節左右即可普遍結莢。同期播種初花期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總產量略高於之豇28-2。嫩莢淡綠色,勻稱,長約60釐米,單莢重20克左右,商品性好。

之豇28-2:中早熟,株高約2.5米左右,分枝少,葉片較稀。主蔓4-6節開始結莢,結莢多,莢綠白色,一般莢長60-80釐米,橫莖0.9-1.1釐米,單莢重25克。肉厚、纖維少,不易老化,品質佳。耐高溫、乾旱,抗花葉病毒病。生育期90-100天,畝產2000-2500公斤。

三、適期播種

春播豆角立春後可以播種(2、3月),適宜溫度20-32℃;

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實際上其播期較長6、7、8月都可以播種)

四、綜合管理

1、豆角施肥技術:

(1)重施基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復混肥料,如晉開硝基複合肥(15-15-15、16-16-16)磷、鉀含量比較高的復混肥,一般建議使用量為50-60kg/畝,並深翻入土;

(2)巧施追肥:豆角在幼苗期需肥量較少,大水大肥易造成徒長,為控制莖葉徒長,促進生殖生長,防止生長過旺導致花、果少,應適當控制肥水供應。苗勢較弱時可衝施晉開液體起苗肥,畝施5kg。進入到結莢期,豆角需肥量開始加大,可以在花後追施晉開硝基複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一般每次追施15-20kg。每採收兩次豆莢追肥一次,追施晉開硝基複合肥22-8-15以及17-5-23等配比肥料10kg。

為防止植株早衰,在生長盛期,適時用0.3%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並注意肥

水管

理,促進側枝萌發和側花芽的形成,並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繼續開花結莢。

2、合理密植

播種時間應根據不同栽培方式而定,如採用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的,可於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有條件的可採用營養缽育苗。苗期適當加強通風降溼,防止苗

溼度過大形成高腳苗,或發生猝倒病。3月上、中旬定植於大棚內,定植密度為每畦兩行,株距15-20釐米,每穴3株,定植後澆適量定根水,及時用土密封定植口。或3月上旬大棚直播,株距15-20釐米,每穴播種3-4粒。露地栽培的河南省一般在3月下旬播種為宜。

3、田間管理

加強棚溫,促進早緩苗。利用大棚栽培的定植後,先密閉大棚5-6天,維持較高棚溫,促進早緩苗,如遇寒流,必須在小拱棚上加蓋草簾,以防凍害,當棚溫超過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及時搭架,合理整枝。當蔓長到20釐米時,應及時搭架引蔓,並將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全部抹除。在側枝長出的情況下,也可留1葉摘心,利用側蔓第1節形成花序。

中後期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時早摘心。若肥水條件充足,植株生長健旺,這些側枝不要摘心過重,可酌情利用側蔓結果。當主蔓長到2.2米以上時,及時打頂摘心,控制生長,促使側枝花芽形成,以免消耗養分。如肥水足,植株營養生長過旺、通風不良時,可摘除過多的葉、枝、老葉、病葉。

五、及時採收

豇豆從開花到採收約需10天左右採收時,注意不要損傷其他花序。豇豆採收要及時,特別是基部的豇豆要及時採收,若採收過遲,影響中上部結果。採收以早晨和上午為好,2~3天採收1次。

聽完小編介紹,發現想要當好一個菜農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要有吃苦耐勞的本事,還要對菜品細心照料,保證菜品正常生長,每天都要及時做好採收,以免影響植物生長和結果,夏天生長的蔬菜,很容易發生蟲害,因此需要定期觀察豆角的生長情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以保障豆角的收成,種植前最好可以先考慮向有經驗的農民學習一下,做好準備,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損失。


王樹星W


【點擊右上角的藍色按鈕 ,關注“愛農幫”,獲取更多農資訊】 長豆角學名豇豆,屬豇豆種中能形成長形豆莢的栽培種,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嫩豆莢肉質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燙後涼拌或醃泡。豆莢長而像管狀,質脆而身軟,常見有白豆角和青豆角兩種。在選購豆角時,一般以豆條粗細均勻、色澤鮮豔、透明有光澤、子粒飽滿的為佳,而有裂口、皮皺的、條過細無子、表皮有蟲痕的豆角則不宜購買。

  豆角營養成份很好,是蔬菜中的肉類。豆角在南陽地區廣泛種植,不僅面積大,範圍廣,而且普遍喜歡食用,成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吃法和加工方法也較多,可生炒,可黃燜,可曬乾,可泡酸。豆角的幹豆粒與米共煮,可作主食,也可作豆沙和糕餡料。有人會嫌豆角有少許菜腥味,只要炒時用熱鍋、滾油爆香蔥花,再下豆角炒透,腥味自會消失。豆角含豐富維生素B、C和植物蛋白質,能使人頭腦寧靜,調理消化。下面小編給廣大菜農朋友們講講長豆角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一、生物學特徵特性
  豇豆根系較發達,主根深達50釐米~80釐米,育苗移栽後植株根系主要分佈在15釐米~25釐米土層中。根的再生力弱,適於直播或育小苗移栽。莖蔓性、半蔓性或矮生。子葉出土。基生葉對生,單葉。第三真葉以上為三小葉組成的複葉,互生。總狀花序,每花序具4~8個花蕾,密集頂部,開花結果形似對生。花紫紅色、淡紫色、乳黃色。自花授粉。每個花序結莢2~4個,莢果線形,長30釐米~100釐米,有濃綠、綠、淡綠和紫紅色,每莢含種子8~20粒。種子腎形,有紫紅、褐、白、黑或花斑等。千粒重120克~150克。

二、主要品種簡介
  1、 揚早豇12 主要性狀: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1~2個,以主蔓結莢為主,在 4~5節開始結莢,花紫色,6~7節以上每節均有花序,結莢集中。嫩莢長圓棍形,莢長約60cm,橫徑0.8~1cm,單莢重19~30g。嫩莢淺綠色,纖維少,味濃, 品質佳。每莢有種子15~25粒,種粒腎形,種皮紫紅色,光滑,種臍乳白色。早熟種,從播種至始收嫩莢約55天。豐產性好,前期產量高,每667平方米產 2000kg以上。耐熱,耐旱,適應性廣,抗病。
  2、揚豇40 春夏均可種植,生長勢強,耐高溫,尤其適宜夏播伏缺上市,莢長80釐米左右,嫩莢抗老化。產量比之豇-28高20%以上。

  3、春柳 早熟、豐產、抗病性強,春播採鮮莢比之豇28-2提前5天以上。鮮莢商品性佳,耐泡性強,抗老化。莢長65釐米左右,鮮莢色與之豇28-2同。其早期產量比之豇28-2高25%以上,總產量高10%以上。


三、栽培技術要點
  (一)早春露地小拱棚長豆角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有經驗的菜農認為,長豆角直播莖葉旺盛而結莢少,育苗移栽豆莢多。春豆角,特別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後,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種子容易發黴爛種,成苗差,遇霜凍又易死苗,故以育苗為宜。
  育苗可在溫室、大棚、小拱棚、陽畦等設施中進行。用營養缽或營養塊育苗均可,營養土的配製參見茄果類育苗的有關內容進行。
  ①播種期:一般於驚蜇前後進行。
  ②播種:預先精選種子,將蟲傷、秕粒種子剔除,然後每缽或每營養塊播種3-4粒。播種後澆水保溼,但澆水不宜過多。再蓋1釐米營養土後,蓋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溫保溼。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後,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藥劑噴霧,防苗期病害發生。出土後揭去地膜,蓋小拱棚。管理重點是調控溫度,棚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即當小拱棚內溫度低於20℃時,拱棚以蓋為主,棚門以關為主;當小拱棚內溫度高於20℃時,揭小拱棚,開大棚門,有利降溫降溼。早春出現2-3級以上北風時不要揭膜,以免嫩葉和生長點受傷。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層深厚的土壤,播前應深翻25釐米。關鍵是要施足底肥,菜農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說法,特別強調基肥的重要性,所以要結合翻地鋪施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整地後作畦,畦寬1.2—1.3米,每畦移栽兩行豆角,穴距20釐米左右。
  3.適時定植:春分後,當第一複葉展開前,可選擇冷尾暖頭天進行定植。採用地膜覆蓋和小拱棚生產,能明顯的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產量。要隨時觀察田間情況,當地膜與幼苗將要相互接觸時破膜放苗,並注意將苗四周膜邊壓實,風雨天氣過後要仔細觀察,膜上有積水要排除積水,被損壞的膜要及時壓土或重新覆膜。
  定植密度,行株距60-65×20釐米,667平方米栽5500穴,每穴2-3株。定植後,用1:1000倍敵克松藥液淋穴,每穴淋藥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舉兩得。然後蓋小拱棚,密閉5-7天,有利緩苗。
  4.田間管理:
  ①水肥管理。豆角從移栽到開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為主,進行適當蹲苗,促進開花結莢;座莢後,要充分供應肥水,使開花結莢增多。具體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澆定苗水和緩苗水後,隨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溫,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出現花蕾後可澆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澆水。當第一花序開花座莢後,幾節花序顯現後,要澆足頭水。頭水後,莖葉生長很快,待中、下部莢伸長,中、上部花序出現時,再澆第二次水,以後進入結莢期,見幹就澆水,才能獲得高產。採收盛期,隨水追肥一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二銨25公斤或磷酸二氫鉀22—25公斤。
  ②整枝、摘心、打杈。
  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節位的側芽全部抹掉,促進早開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應及時將各混合節位上的小葉芽摘除,促進花芽生長,在側枝長出的情況下,也可留一葉摘心,利用側蔓第一節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後期,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早摘心,促進豆角生長。
  四是主蔓打頂,主蔓2米以上時打頂,促進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採收豆莢。
  ③及時搭架引蔓:及時抽蔓後,應及時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籬形架”和“鳥窩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樹枝和纖維繩。

  5.及時採收: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獲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莢為商品,因此應及早採收,一般在開花後5-7天可採收上市。採收時不要損傷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連花序柄一起摘下。應該按住豆莢基部,輕輕向左右轉動,然後摘下。


(二) 露地秋豆角栽培技術
  1、品種及土壤選擇
  秋季豆角種植應選擇抗寒抗溼性強,翻花能力強的春柳、揚州邦達1號、2號等品種。土壤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酸鹼度適中且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砂壤土為好。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秋季豆角應選擇在8~9月播種。播種方式以直播為宜。合理密植,畝用種量1.25~1.5公斤,行距50~60釐米、株距8~10釐米,雙行植,每穴播2粒種子。
  3、田間管理
  (1)?插竹引蔓:一般苗長到30~40釐米時進行插竹引蔓。引蔓應在睛天氣候涼爽時進行,以每支籬竹引蔓4條左右為宜。
  (2)?肥水管理:豆角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在結合起畦時施入優質土雜肥1500~2000公斤和複合肥20公斤,在初花期結合培土時在畦兩側施入複合肥30~40公斤。幼苗期追肥應薄施淡施,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增加施肥濃度,每次追肥應在睛天進行。收成期間看長勢酌情補施追肥。
  豆角在整個生長期都忌溼,土壤過溼容易引起徒長或爛根,尤其是播后土壤過溼,種子吸水過多而出芽過早過快,使幼苗的組織嬌嫩,抗逆性能減弱,容易引起徒長或死苗。因此播種應選擇睛天進行,並在播種前先在播種行間淋透水後再播種,播後2~3天內不要淋水。種子開始出苗時適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長健壯。開花結莢時需水量較多,尤其是秋季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早、晚間要淋水以調節田間小氣候。

 四、病蟲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鏽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等。
  1、根腐病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輪作制及田間管理,同時在播種時用50%多菌靈1公斤加細土400~500公斤拌均後蓋種,發病初期用37%根腐靈200~300倍液或敵克松1000~1500倍液淋根,3~5天淋一次,連續淋2~3次。
  2、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柄和莢。發病初期,葉背面產生淡黃色的小斑點,後變鏽褐色,隆起呈小膿疤狀,後擴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後散發出紅褐色粉末。即夏孢子。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或粉必清150倍液。
  3、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害莖蔓及莢果。葉片染病,初期葉背出現黃褐色斑點,擴大後,呈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層稀薄白粉。病原為子囊亞門的真菌。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70%甲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40%瑞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粉必清150倍液。
  4、炭疽病:該病在莖上產生梭形或長條形病斑,初為紫紅色,凹陷,重者危害莢查,形成紅褐色病斑,屬真菌性病害。該病在多露、多溼條件下發病重。防治方法:種子處理用種子量的0.4%的多菌靈或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或用60%防黴寶600倍液浸種30分鐘,洗淨晾乾後播種。發病初期用70%甲託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施寶靈每瓶對水50—60公斤或特譜哩500倍液噴霧。5—7天,連續2—3次。
  5、枯萎病:該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斑多角形至不規則形,直徑2—5毫米,初呈暗綠色,後轉紫紅色,數個病斑融合為病斑塊,致葉片早枯直至落葉。通常溫度高溼度大利於發病。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將病葉摘除銷燬。初期噴灑百菌清+甲託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錳鋅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後期克抗靈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噴霧,5—7天1次,連續2—3次。
  6、病毒病:病毒病分花葉病毒病和叢枝病毒病,一般在秋季發病較重。發病後會嚴重影響豇豆的產量和質量。此病除危害豇豆外,還危害豌豆、菜豆、扁豆、菸草、大豆等作物。
  症狀: 嫩葉上常出現明脈、花葉、褪綠和畸形等症狀,新葉濃綠部分稍突起,成為疣狀。有些病株的葉肉或葉脈會出現壞死,產生褐色下陷條斑,病株矮化,花器變形,結莢少,豆料產生黃綠花斑。
  發病條件: 用帶病毒的種子播種,苗期發病後形成中心病株(或病區),並由有翅蚜蟲傳播,使病毒病在田間快速蔓延。通過其它途徑的汁液接觸也是重要的侵染方式。另外,多年重茬,夏秋季節乾旱,苗期缺水及蚜蟲數量大是病毒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條件。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和無毒種子,如新疆8號、之豇28—2、青豐豇豆、穗豐8號、844長豆角、夏秋王等有一定的抗菌素病性及耐病性。自己留種的要在無病田或多年沒有種過豆科作物的地塊繁殖種子,大田種植時應選2——4年未種過豆科作物(至少是上年未發生病毒病)的地塊。
  (2)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田間雜草,早期拔除中心病株。雨後排澇,防止田間積水,促進植株根系生長髮育,提高抗病能力。乾旱時灌水,有助於增加空氣溼度和降低溫度,減少和防止病毒侵染。
  (3)注意及時消滅蚜蟲,減少蚜蟲的傳播。
  (4)藥劑防治:苗高30釐米以後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其它藥劑還有病毒酰胺、病毒立克等。
  (二)、主要蟲害
  危害豇豆的害蟲主要有蚜蟲、美洲斑潛蠅、豆莢螟等。但最為常見的是豆莢螟。
  為害特徵: 豆莢螟幼蟲蛀食嫩豆莢及莢內嫩豆粒和花,蛀孔外積有糞粒,常引起落莢落花,豆莢食味變苦,豆莢外形扭曲加上蟲洞會大大降低豆角的商品性。有時還能卷葉危害,對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生活習性: 豆莢螟對溫度適應範圍廣,7—31℃均可發育,以溫度28℃,相對溼度80—85%為發育的最適條件。每年6—10月幼蟲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有清除落葉落莢,減少蟲源,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
  藥劑防治: 現蕾期開始噴灑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滅殺斃及40%氰戊菊酯6000倍液等。生物農藥如強敵312粉、蟲蟎克、阿維菌素、阿維·甲氰等大力推廣使用,但也應注意輪換使用。

 五、採收
  1.宜分期採收。豆莢基本定形時即可採收,注意及時採收,防止豆莢老化。
  2.採收過程中所用的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汙染。
  3.採收時要將所收蔬菜的地塊編號、管理人員姓名、採摘數量登記備案,以此來編制產品的批次號。
  4.有機食品的採收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單獨進行採收、運輸和儲存。

 六、留種
  留種地用種,選具有該品種特性、生長好、開花早、結莢多、無病蟲的單株作種,在單株上再選兩莢大小、長短、粗細一樣,籽粒排列整齊的豆莢留種。餘下的植株,經去雜去劣,取中、下部豆莢留種,供生產地用種。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收種子75公斤左右。種子脫粒曬乾後要及時燻殺種子內的豆象,或在種子中混放少許樟腦丸防蛀。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長豆角(豇豆)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希望文章能幫助到大家,種植出產量高,品質好的長豆角。

希望以上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豆角栽培技術

1、春豆角栽培多采用育苗移植栽培

育苗移栽保證全苗,可適當抑制營養,促進生殖生長,提早開花,增加結莢數。

2、整地、施基肥

豆角根深,較耐瘠薄土壤和乾旱,但不耐雨澇。對土壤的適宜性較廣。豆角忌連作,否則易發生病害。豆角種植密度較高,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生育時間長,需肥較多。基肥結合翻耕整地,每畝施農家肥5000斤,三元複合肥25~30公斤。精細整地作畦,多用高畦栽培。一般畦連溝1.4米,栽種兩行,畦高17~20cm。

3、定植或直播

春豆角多采用育苗移栽,應選擇晴暖無進行定植後用嘉美紅利1000倍澆根,以利成活。夏豆角一般均採用直播。夏季種豆角,共生長髮育處在高溫,強光暴雨季節裡,結莢適期短,結莢高峰期多在高溫、暴雨發生頻繁的時期內,致使產量不高不穩,並且使用田間管理難度增大。注意前期莖葉徒長,不結莢及畸形莢等現象,後期要防止早衰。另外夏季是病蟲害大發生期,更是蟲害暴發期。因此應合理安排播種期選用抗病品種,並採用深溝高畦種植,以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確保豆角的正常生長。定植前管理定植前5~7天降溫煉苗,夜間氣溫8℃,白天15~18℃,地溫11℃,當苗長到二葉一心時,日曆苗齡達到35天左右時即可定植。整個苗期不澆水不追肥,所以必須澆足底墒水,若苗葉色發黃可用嘉美金品或嘉美腦白金葉面噴霧。

4、定植後管理

(1)定植後到結英盛期的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3℃,地溫15%,溫度保持在65%~75%,1月中旬左右。菜豆開始伸蔓,此時開始追催莢肥,667平米追嘉美海洋之星20~25公斤,不能澆大水,然後插架,可噴一次600~800倍液嘉美金品。

(2)結莢盛期到拉秧的管理2月上旬開始採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進。地下根瘤大量形成,此時是需肥水最多的時間期,也是光合產物形成旺期,此時除吸收大量的磷鉀微肥外,還需適量氮肥,最好用嘉美海洋之星套餐肥15~20公斤。管理時白天氣溫應為20~25℃,夜間不低於15℃,地溫17℃,室內溼度為80%左右,第二次追嘉美海洋之星20~25公斤,順便澆第2水,以後第採收1次追1次肥,澆1次水。到4月底5月上旬左右是菜豆從主蔓結莢轉移的高峰期,此時因為已時入高溫高溼階段,病蟲害發生加重,落花落莢嚴重,若市場價格較高,可加強肥水管理,繼續採收,若價格低,可提前拉秧。

5、田間總管理

豆角屬短日照強光照作物,苗期要求日照時數短,以利幼苗生長髮育,管理時要求提高地溫,加強根系通透性,增強光照強度,縮短光照時間,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矛盾。

⑴補苗、間苗及中耕除草。補苗宜在第1片複葉展開,第二片複葉出現以前進行。間苗每穴留3株壯苗,間去多餘苗。補栽後應在澆嘉美紅利1000倍,以確保成活。在定植成活或直播齊苗後至塔架前,應及時中耕除草,以便土壤透氣良好,利於根系生長和根瘤苗的發生。最後一次中耕應適當培土,以利側根的發生。

⑵壓苗、搭架、引蔓和整枝。當幼苗生長至10釐米時可進行人為壓苗,用氟哇唑1000倍+嘉美腦白金600倍,同時可促進花芽分化。當植株生長有5~6片葉時,就可搭架,以倒人字架,既利於通風透光又便於採摘。當蔓長在30釐米以上時要及時人工引蔓上架。引蔓應在晴天午後進行。抹芽、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杈子抹掉;主蔓爬到架頂時摘心封頂(約株高250~300㎝,25~30片葉),後期的側枝座莢後也應摘心;生長盛期可分次剪除下部老葉和病葉、殘葉,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果。

⑶追肥和澆水。豆角開花結莢前對肥水要求不高,為肥水過多蔓葉生長旺盛、開花結果節位升高,花序數目減少,側芽萌發易形成中下部空蔓。因此前期宜控制肥水,使第1花序形成早,增加主蔓花序數,減少側蔓的發生。進入旺花結莢時,要增加肥水,以促進生長,多開花、多結莢。盛收期根瘤減少、活性隆低,需要更多肥水,要重施追肥,以促進側蔓抽生,側花芽的形成和開花結莢,延長採收,提高產量。豆角肥水管理的原則是合理施肥適當淋水,前期預防徒長。後期控制早衷。

幼苗期:第一次追肥(移栽苗成活後,直播苗出現2片真葉時)施入每畝用嘉美紅利800倍液600斤+嘉美海洋之星8~10公斤提苗肥。

伸蔓期:第二次追肥,每畝用嘉美海洋之星15~20公斤+金硼一袋衝施。

第一花序出現時:第三次追肥用嘉美海洋之星15~20公斤/畝。

盛收中期:第四次追肥,用嘉美海洋之星20~25公斤/畝,葉面噴施嘉美腦白金2~3次。

採收後期:第五次追肥,用嘉美海洋之星20~25公斤/畝,→翻花肥。

葉面肥:整個生長期每隔10~15天施一次,可用嘉美金品保花保果。

7~9月份是夏秋豆角生長結果旺盛時期,需大量水分,如遇高溫旱,要增加澆水次數和每次澆水量,經常保持地面溼潤。為降低地溫和增加晝夜溫差,澆水以傍晚為好,切勿中午進行,也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田間積水,以免影響生長髮育。

5、防止落花落果

⑴落花落莢的原因

①溫度過低或過高。高溫(35℃以上)或低溫(15℃以下)影響花芽的正常分化,使花器發育不良而出現不孕花,引起落花落莢。

②營養不足。開花期的落花是由植物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營養供應發生矛盾所致;中期是由花與花、花與莢之間的養分激烈爭奪所致。另外,同一花序中由於營養物質的分配不均也可以引起落花落莢。

③溼度太高或太低。溼度的高低影響花粉的發芽力,在低溼、低溼的條件下影響較小,在高溫、高溼或高溫乾旱影響較大。若遇高溫、高溼柱頭表面的黏液失去對花粉的萌發誘導作用;高溫乾旱又會使花粉發育畸形,失去生活力。

④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菜由豆角對光照強度很敏感,尤其在花芽分化後,當光照強度弱時,同化效率低,落後、落莢數增多。若栽培密度達大,或支架擋,植株下部有,不僅光照不足,而且通風不良,因而下部落花、落莢比上部更多。

⑤病蟲為害。如灰黴病,鏽病,煤煙病,薊馬,豆角螟等。

⑥缺微量無素。如缺硼,豆角對硼肥效敏感、缺硼容易引起落花、落莢。

(2)防止措施:

①選用適應性廣、撫性強,坐莢率高的品種。

②適期播種,使盛花期能避開高溫季節。

③栽培密度恰當,採用適當的搭架方式,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環境,改善光照條件。

④加強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鉀肥、掌握花前少施、花後多施、結莢盛期重施的原則。

⑤及時採收嫩莢,節省養分消耗。

及時防治病蟲害,保持植株健壯。減少人為為害。

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嘉美金品)。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豆角鏽病

(1)其危害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會危害葉柄、莖和豆莢。病初葉背產生淡黃色小斑點,擴大或變褐,隆起呈小膿皰狀、周圍有黃色暈圈,青皮破裂後,出紅褐色粉未即夏孢子。

發生規律:病菌以各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季借氣流傳播,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發病或盛期在5~10月、夏季高溫多雨發病嚴重。

(2)防治方法

①選擇抗病品種:如豐產2號。

②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通風排溼,使值株生長健壯。

③及時清除田間病、老殘株、葉。

④藥劑防治法:用甲基託布津500倍+安泰生(丙森鋅)600倍或用烯唑醇1500倍+甲基託布津600倍;也可用氟硅唑1500+百菌清600倍,在傍晚噴殺。

2、豆角輪病

(1)危害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莖及莢果。葉片初生濃紫以小斑,向擴大為近圓形褐色斑,斑面具明顯赤褐色同心輪放,潮溼時生暗色黴狀物。莖部初生濃褐色不正形條斑,後繞莖擴展,致病部以上的莖枯死。莢上病斑紫褐色,具輪放病斑數量多時莢呈亦褐色。

發生規律:病菌以絲體和分生孢子梗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也可在種子內或黏附在種子表面越冬或越夏。由風雨傳播。南方多在高溫高溼的天氣及植株過密,通風差及連作低窪地發病重。

(2)防治方法

①種子消毒:用0.3%多菌靈(50%)浸種15分鐘。

②收穫時徹底收集病殘物燒燬,並深耕曬土,實行輪作。

③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間通風良好,提高植株抗病力。

④藥劑防治:1、氟硅唑1500倍+安泰生(丙森鋅)600倍。2、冠信(腈菌唑)1500倍+百菌清600倍。3、三氰酸750倍+粉嘧略1500倍。

3、豆角根腐病

(1)危害特點

根府病危害主根及根莖部。根部自根塊開始發生褐色病變,由側根延及主根,致整個根柔壞死腐爛,剖檢病根,維管未呈紅褐色,並可延及根莖部。主要腐爛後,植株地上部變呈萎及至枯死。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開花結莢後症狀逐漸明顯,病株下部葉片枯黃,從葉片邊緣開始枯萎。發生嚴重時,植株矮小,莖葉枯黃病株易拔起。如田間溼度大時莖基部產生粉紅色黴層。

(2)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中,越冬,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和土壤傳播,從傷口侵入。發病盛期為5~9月。夏季多雨地區及地勢低窪、平畦種植、灌水頻繁、肥力不足、和理粗放連地耕作發病重。

(3)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

②合理密植,實行輪作。

③藥劑防治。1、撲黴特1500倍+嘉美紅利800倍灌根。2、惡黴靈1000倍+多菌靈500倍+嘉美紅利800倍灌根。

4、豆角煤黴病

(1)危害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僅葉兩面生紫褐色小點,擴大後呈近圓形至多用形淡褐色病斑,邊緣褪綠色,中央褐色病,健部不明顯,潮溼時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黴菌。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連片,葉片枯黃脫落,病株結莢減少。

(2)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翌年春遇適應條件,菌絲塊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苗期少染病,開花結莢開始發病。遲播的春豆角一般5月下旬開始發病,6月上旬為發病盛期。秋播豆角8月上旬開始發病,8月下旬為發病盛期。田間高溼、高溫多雨是發病重要條件。

(3)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機肥,提高抗病能力。

②清除病殘株。合理密植,實行輪作。

③藥劑防治。1、木黴菌600倍+甲基託布津600倍。2、化灰600倍+三氰酸750倍。3、冠信1500倍+施康四爛750倍。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豆莢螟

1、杜邦康寬3000倍。

2、銀銳1500倍。

3、蟲瘟淨600倍。

(二)薊馬

1、好年冬750倍。

2、施悅1000倍。

3、吸級1000倍。

(三)斑潛蠅

1、兼治750倍。

2、阿維菌素1000倍。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長豆角也叫豇豆,豇豆是一種需求二氧化碳較多,高溫型的作物,豇豆的種植需要施足基肥,深耕深土壤,提高土壤地溫和疏鬆土質。播種前施足基肥。

增施磷鉀肥可以有利於增加開花和結果。農家肥每畝使用1500 ~ 2000公斤,5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草木灰。在畦中間施用基肥,施入基肥後覆蓋黑膜,可阻止雜草的生長。

種植的前天晚上,水要澆透,選擇植株高度一致,植株相當的3株一起定植。種植時,注意保護根系,避免碰傷或折斷根,否則會延長緩苗的時間和延遲收穫時間。定植後要澆一次定植水,定植水一定要澆透。

溫室栽培,可採用懸掛吊架,確保繩的厚度,防止斷裂。抽蔓後,應該經常引蔓,使莖蔓均勻地分佈在架子上。引蔓通常在陽光明媚的下午進行。

及時修剪、抹芽、摘心可節省養分,改善通風透光性,秧果平衡調整。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芽要及時的去除,確保主幹粗壯。打頂一般是陽光明媚的早晨做的。

經常除草、鬆土保墒,使豇豆的植株生長健壯。苗期缺水容易導致葉片變黃脫落。苗期灌水太多導致營養生長過旺,第一花序生長節位容易升高。

一般來說,肥水管理要把握“苗期少,抽蔓前控制,結莢期促”的原則,以防止徒長、早衰。結莢期保持地面溼潤。

栽培床覆蓋地膜後追肥很難實現,所以一般應施足基肥,同時每畝可以施用到25--50公斤複合肥,開花結莢後,在地膜邊緣開溝(穴),每畝追施複合肥15--25公斤,或追施腐熟的人畜糞後覆蓋土壤。在芸豆整個生長過程中後期也可以將地膜從中間劃破,在裸露的地表處追肥後覆土。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1.地塊選擇:在選擇土地時候,要選地塊肥沃、疏鬆的土壤或者是沙壤土,而且跟豆科作物依次輪換栽種兩到三年,土的質感較粘的土壤或者是地勢比四周低,排水不好的地塊不合適種植。

2.選擇良種:特種30是一種特早熟品種。分枝少,主蔓以結莢為主。普通露地栽培,播種到開花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十天到十二天之後便可以採摘豆莢,採收期長達二十天到四十天,生育期為八十天到一百天左右。初期花節位低,平均三節左右就可以普遍結莢。同時播種初花期與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兩到五天左右,總產量稍微高於之豇28-2。嫰莢淡綠色勻稱,長大約60釐米,單莢重不到一兩左右,商品性好。之豇28-2是中早熟,株高大約2.5米左右,分枝少,葉片較稀。主蔓五節開始結莢,結莢多,莢綠白菜,它們一般莢長60-80釐米,橫莖1-1.1釐米,單莢重不到一兩。肉厚、纖維少,不容易老化、品質佳。耐高溫、乾旱,抗花葉病毒病。生育期九十天到一百天左右,一畝產量4000斤到5000斤左右。

3.合適時間播種:春播豆角是在立春之後便可以播種也就是二月和三月,適合溫度是20-32攝氏度;秋播豆角一般在七月份播種,不過播種期比較長六月、七月、八月均可以播種。


鏡頭下記錄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

豆角為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它可分蔓生品種,和矮生品種,您說的長豆角屬於蔓生型,果實長,粗,生育期比較長,在120-150天之間;矮生型,也就是無需搭架的豆角,它的果實較短,生育期也短,在90-100天之間。

其實家庭種植長豆角挺簡單的,根本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步驟。看了幾個回答,理論性和專業性好強啊,有點失去了實用性,即使是規模種植戶也沒那麼複雜的。

長豆角耐熱,怕凍。3-5月之間可隨時播種,氣溫適當,還可以種植兩次。種植的好,可以說夏,秋兩季都有吃不完的豆角了。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34471463084507393, "media_id": 51666937877, "neardup_id": 10776894863682462171, "vname": "\\u672a\\u547d\\u540d.mp4\

鄉土生活園藝


豆角由於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具有各種做法,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種植技術也相對比較簡單,可以自己嘗試種植,下面簡單介紹下豆角的種植技術,希望能有所幫助。

第一,選擇優良品種。品種對於種植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做好品種的選擇,宜選用早熟、豐產、優質、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比如紫花油豆、架豆王

黃豆角等。購買品種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進行甄別:種子的純度要在98%以上,品種淨度在10%左右,芽勢要達90 % 以上。同時要做好種子的預處理,用1%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0 min ,或者用8 0~9 0 ℃ 熱水, 快速燙一下後撈出,放人30 ℃ 溫水中浸泡4.0~6.0 h,進行種子消毒,殺死攜帶的病原菌

第二,整地施肥。豆角屬於深根系作物,較耐土壤瘠薄和幹旱,不耐澇,所以選擇土壤深厚、營養充足、排水灌溉都方便的地塊,地塊進行翻耕18~25 cm,作成廂寬1 米,溝寬0.4米,深0.3米的種植行。每畝施農家肥2500~3500 kg、過磷酸鈣50 kg、磷酸二銨30 kg.

第三,恰當的田間管理。人勤地不懶,為保持土壤疏鬆氣, 提升地溫, 要進行一兩次中耕鋤草。整枝包括抹底芽、打腰杈、主蔓摘心和摘老葉等,是調節豆角生長和結果,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莢的有效措施

主蔓長至15—20 節,高達2-2.3 米時,摘心封頂,控制株高。豆角屬於喜溫作物,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6~28℃。豆角在開花結莢前對肥料要求不多,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豆角結莢後,一般追肥三四次,追施尿素225~30 kg/畝,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每隔15 d左右澆水一次,每畝可追施複合肥30 公斤,過磷酸鈣10 公斤,氯化鉀5 公斤。

第四,注重防治病蟲害。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主要做好煤黴病、鏽病、豇豆莢螟和蚜蟲等防控,選擇物理防治或者低毒的農藥,注重安全期的間隔。


奔跑的小樹苗


長豆角主要品種簡介

  揚早豇12

  主要性狀: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1~2個,以主蔓結莢為主,在 4~5節開始結莢,花紫色,6~7節以上每節均有花序,結莢集中。嫩莢長圓棍形,莢長約1500px,橫徑0.8~25px,單莢重19~30g。嫩莢淺綠色,纖維少,味濃,品質佳。每莢有種子15~25粒,種粒腎形,種皮紫紅色,光滑,種臍乳白色。早熟種,從播種至始收嫩莢約55天。豐產性好,前期產量高,每667平方米產 2000kg以上。耐熱,耐旱,適應性廣,抗病。

  揚豇40

  春夏均可種植,生長勢強,耐高溫,尤其適宜夏播伏缺上市,莢長80釐米左右,嫩莢抗老化。產量比之豇-28高20%以上。

  春柳

  早熟、豐產、抗病性強,春播採鮮莢比之豇28-2提前5天以上。鮮莢商品性佳,耐泡性強,抗老化。莢長65釐米左右,鮮莢色與之豇28-2同。其早期產量比之豇28-2高25%以上,總產量高10%以上。

長豆角種植要點

  露地秋豆角栽培技術

  1、品種及土壤選擇

  秋季豆角種植應選擇抗寒抗溼性強,翻花能力強的春柳、揚州邦達1號、2號等品種。土壤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酸鹼度適中且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砂壤土為好。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秋季豆角應選擇在8~9月播種。播種方式以直播為宜。合理密植,畝用種量1.25~1.5公斤,行距50~60釐米、株距8~10釐米,雙行植,每穴播2粒種子。

  3、田間管理

  (1)插竹引蔓:一般苗長到30~40釐米時進行插竹引蔓。引蔓應在睛天氣候涼爽時進行,以每支籬竹引蔓4條左右為宜。

  (2)肥水管理:豆角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在結合起畦時施入優質土雜肥1500~2000公斤和複合肥20公斤,在初花期結合培土時在畦兩側施入複合肥30~40公斤。幼苗期追肥應薄施淡施,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增加施肥濃度,每次追肥應在睛天進行。收成期間看長勢酌情補施追肥。

  豆角在整個生長期都忌溼

土壤過溼容易引起徒長或爛根,尤其是播后土壤過溼,種子吸水過多而出芽過早過快,使幼苗的組織嬌嫩,抗逆性能減弱,容易引起徒長或死苗。因此播種應選擇睛天進行,並在播種前先在播種行間淋透水後再播種,播後2~3天內不要淋水。種子開始出苗時適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長健壯。開花結莢時需水量較多,尤其是秋季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早、晚間要淋水以調節田間小氣候。

  早春露地小拱棚長豆角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

經驗的菜農認為,長豆角直播莖葉旺盛而結莢少,育苗移栽豆莢多。春豆角,特別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後,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種子容易發黴爛種,成苗差,遇霜凍又易死苗,故以育苗為宜。

  育苗可在溫室、大棚、小拱棚、陽畦等設施中進行。用營養缽或營養塊育苗均可,營養土的配製參見茄果類育苗的有關內容進行。

  ①播種期:一般於驚蜇前後進行。

  ②播種:預先精選種子,將蟲傷、秕粒種子剔除,然後每缽或每營養塊播種3-4粒。播種後澆水保溼,但澆水不宜過多。再蓋1釐米營養土後,蓋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溫保溼。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後,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藥劑噴霧,防苗期病害發生。出土後揭去地膜,蓋小拱棚。管理重點是調控溫度,棚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即當小拱棚內溫度低於20℃時,拱棚以蓋為主,棚門以關為主;當小拱棚內溫度高於20℃時,揭小拱棚,開大棚門,有利降溫降溼。早春出現2-3級以上北風時不要揭膜,以免嫩葉和生長點受傷。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

豆角喜土層深厚的土壤,播前應深翻25釐米。關鍵是要施足底肥,菜農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說法,特別強調基肥的重要性,所以要結合翻地鋪施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整地後作畦,畦寬1.2—1.3米,每畦移栽兩行豆角,穴距20釐米左右。

  3.適時定植

春分後,當第一複葉展開前,可選擇冷尾暖頭天進行定植。採用地膜覆蓋和小拱棚生產,能明顯的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產量。要隨時觀察田間情況,當地膜與幼苗將要相互接觸時破膜放苗,並注意將苗四周膜邊壓實,風雨天氣過後要仔細觀察,膜上有積水要排除積水,被損壞的膜要及時壓土或重新覆膜。

  定植密度

行株距60-65×20釐米,667平方米栽5500穴,每穴2-3株。定植後,用1:1000倍敵克松藥液淋穴,每穴淋藥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舉兩得。然後蓋小拱棚,密閉5-7天,有利緩苗。

  4.田間管理:

  ①水肥管理。豆角從移栽到開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為主,進行適當蹲苗,促進開花結莢;座莢後,要充分供應肥水,使開花結莢增多。具體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澆定苗水和緩苗水後,隨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溫,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出現花蕾後可澆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澆水。當第一花序開花座莢後,幾節花序顯現後,要澆足頭水。頭水後,莖葉生長很快,待中、下部莢伸長,中、上部花序出現時,再澆第二次水,以後進入結莢期,見幹就澆水,才能獲得高產。採收盛期,隨水追肥一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二銨25公斤或磷酸二氫鉀22—25公斤。

  ②整枝、摘心、打杈。

  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節位的側芽全部抹掉,促進早開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應及時將各混合節位上的小葉芽摘除,促進花芽生長,在側枝長出的情況下,也可留一葉摘心,利用側蔓第一節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後期,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早摘心,促進豆角生長。

  四是主蔓打頂,主蔓2米以上時打頂,促進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採收豆莢。

  ③及時搭架引蔓:及時抽蔓後,應及時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籬形架”和“鳥窩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樹枝和纖維繩。

  5.及時採收:

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獲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莢為商品,因此應及早採收,一般在開花後5-7天可採收上市。採收時不要損傷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連花序柄一起摘下。應該按住豆莢基部,輕輕向左右轉動,然後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