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PU嚴重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營銷?

據瞭解,英特爾CPU目前缺貨情況嚴重,可能導致今年出貨量比2017年減少0.2%。

多款CPU缺貨,計算機DIY、OEM大廠都買不到

計算機DIY零售商表示,“最近不只第八代,英特爾處理器基本上都大漲。”

臺灣媒體報道稱,2017年上市的Coffee Lake系列14納米的Core i5-8400, i5-8500, i5-8600 and i7-8700等CPU都因為缺貨價格水漲船高,以Core i5-8400 來說,最新價格已經漲到約臺幣7300元,但比起年初不到6000元,漲幅高達21.6%,而且更重要的是“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零售通路表示,缺貨並非一兩個月短期現象,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因此大部分商家僅販售給整機組裝給買家,不再單獨販售。

英特爾CPU嚴重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營銷?

除了2017年第八代Coffee Lake系列產品缺貨,今年八月才剛正式推出的14納米的Whiskey Lake與Amber Lake系列芯片也供貨不順。

英特爾之前已經先向外界預告產能與良率有限的問題,而計算機OEM廠宏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俊聖與NB代工廠仁寶總經理翁宗斌也都在媒體前證實最新系列芯片大缺貨,而且可能要2019年第二季才能解決,也同樣面臨“有錢也買不到”的困境。

9月缺口將約5%至10%,低毛利CPU外包臺積電救火?

英特爾沒有說明目前14納米產能總缺口有多大,但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8月英特爾處理器供給缺口約5%,9月缺口將約5%至10%,第4季缺口恐將進一步超過1成。而供貨不足的問題可能使得今年筆電出貨量比2017年衰退0.2%。

英特爾CPU嚴重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營銷?

為渡過這個產能大缺口難關,傳出英特爾可能外包部分芯片組給臺積電代工製造。有媒體報道指出,“英特爾可能將利潤較低的入門級產品H310與300系列芯片組外包給臺積電代工製造,自己則專門生產高利潤的服務器和芯片組。”不過,報導也指出這並非臺積電第一次幫英特爾代工,臺積電先前已經是英特爾FPGA芯片與iPhone基頻芯片的代工製造廠商。

缺貨恐達半年,英特爾內部管理可能出問題

英特爾也沒有說明缺貨原因,不過過去在DIY零售端英特爾 CPU並不常發生缺貨或僅有單一型號缺貨發生,但這一次是多個型號集體缺貨,導致全系列集體大漲價,並不多見。

英特爾CPU嚴重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營銷?

除了DIY零售端,宏碁、仁寶與華碩等OEM大廠,甚至連蘋果也都集體碰到大缺貨潮,而且產品還橫跨去年就推出的Coffee Lake與今年的Whiskey Lake即Amber Lake系列多項產品,加上缺貨期長達半年以上,讓外界認為原因並不單純,猜測該公司內部管理可能出了大問題。

其中英特爾10納米技術延遲到2019年才出貨多被視為原因之一。除了10納米技術延期,英特爾 CPU尚未解決的資安漏洞問題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對手AMD乘勢而起

另外,也有業者認為可能和英特爾的飢餓營銷策略有關,英特爾藉此控制CPU數量保持一定的市場價格,拉抬產品毛利,不過,這個策略可能性並不高,因為10納米制程延期的英特爾目前正面臨AMD的威脅。

英特爾CPU嚴重缺貨,有錢也買不到,是產能不足還是飢餓營銷?

過去AMD與英特爾一直都保持很大的市場差距,在2016年AMD的市佔率還不到10%,大部分都是英特爾的天下,但今年AMD喊出拿下20%市佔率的口號,另一方面,過去AMD的CPU雖然CP值較高,但有溫度過高,容易發燙的大缺點,不過,這個缺點在第二代Ryzen CPU大為改善,在效能與溫度管控上已經有顯著的進步,這對於英特爾都是一大威脅。而若缺貨期真的長達半年,那也給予競爭對手AMD一個乘勢而起的好機會,英特爾應不致於挺而走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