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2個定律,理財不盲目,生活不煩惱!

現在社會,每個人的經濟壓力都很大,於是就有了理財這個詞,人們會選擇用勞動產生的剩餘價值去理財,從而產生更多的財富。

學會2個定律,理財不盲目,生活不煩惱!

但理財理財,需要的是合理的利用錢財,在滿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進行投資,從而讓自己的資產在通貨膨脹的今天得到保值甚至是增值。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它的特點的,前人也為我們總結了很多關於理財方面的經驗,小編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理財的經驗。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就好像你只有勞動了才能有收穫一樣,你要是本身都沒有理財的想法,還談什麼理財、資產增值呢?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出生在普通家庭,生活都並不是特別富裕,但慢慢的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正確的選擇理財產品進行投資,手頭也越來越寬裕;另一種則沒有理財的概念,平時不注重這種財富的積累,等真正需要用到錢的時候,又束手無策,欲哭無淚。

學會2個定律,理財不盲目,生活不煩惱!

當然了,投資理財產品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有成功的,自然就有失敗的,但失敗的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選擇的是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這種說好聽點叫投資,說難聽點就是投機,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

小編相信,如果大家對於理財產品謹慎選擇,認真分析,失敗的概率還是非常小的!

其次,就像上面說的,理財不代表暴富,在於每天的積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不菲的財富。就好比滾雪球,只要雪球在滾動,即使速度再慢,總會越來越大的。

還有就是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很多人理財都不太注意,怕麻煩,直接全部投資一種理財產品,因為理財雖然可能增加我們的財富,但它也是有風險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失敗,只要不都投資在一個理財產品上,我們的損失就能夠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學會2個定律,理財不盲目,生活不煩惱!

除了這些以外,其實在理財方面還有一些定律,小編也在這說出來方便大家參考。

1、72定律

假如你存了一筆錢,利率為a%,一直利滾利,那麼在“72/a”年以後,你的這筆存款就會翻番,這是在計算複利的前提下,也就是說你連利息也一直存著,不取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假設這筆錢為1萬元,利率是6%,那麼12年後,你的這筆錢就會變成了2萬元。

2、4321定律

該定律主要談的是中產階級家庭,通過多年的驗證,該類家庭相對來說更加合理的支出是這樣的:其中的40%用作買房和股票、基金等投資;30%作為日常開銷;20%存放在銀行,用來應急;10%購買保險。

學會2個定律,理財不盲目,生活不煩惱!

當然了,這也不是固定的,只是作為參考,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做法,當然更好啦!

適者生存,這話用在任何方面都是合適的,大家既然生活在這個經濟壓力比較大的環境下,就要去適應它,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