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阿里體育,重慶石橋鋪能否轉型成功?

藉助阿里體育,重慶石橋鋪能否轉型成功?

阿里體育與市體育局、重慶高新區、重慶市九龍坡區簽訂戰略合作

今日,一則《阿里體育電子體育總部落戶重慶高新區 將在石橋鋪打造世界電子競技街區》成為重慶各大媒體推送的頭條新聞。

據新華網報道,在9日舉行的2018阿里體育合作伙伴大會上,阿里體育還與重慶市體育局、重慶高新區、重慶市九龍坡區同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各方將在以電子體育賽事為主的各類體育賽事、以及健康產業項目上展開深度合作,為重慶電子體育產業發展注入平臺賽事資源。簽約各方將共同啟動重慶全民健身大數據服務平臺——“重慶運動銀行”的建設。此外,阿里體育還將與重慶高新區在石橋鋪商圈聯手打造“世界電子競技街區”。

阿里體育總部落戶石橋鋪,並非偶然。

這幾年,石橋鋪一直在探索轉型,在重慶說起石橋鋪,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數碼城。石橋鋪數碼城,曾輝煌一時,與北京中關村、深圳華強北一樣,曾是大家購買數碼產品的“樂土聖地”,承載了很多人的美好回憶。

石橋鋪數碼城共有泰興、賽博、碩展、佰騰、百腦匯、高創、太平洋安防7大賣場,近10萬方的業態,共2000多個商鋪,入駐率達到80%左右。2010年左右,生意最好時,7大賣場年營業額總共可以突破100億元,佔整個高新區商品銷售總額的1/10,是高新區的一個重要產業集群。

從2008年開始,受到電商衝擊等因素,石橋鋪每年的營業額遞減。尤其是2012年之後,出現較大幅的下滑。如今的石橋鋪被貼上了“水貨”的標籤。

藉助阿里體育,重慶石橋鋪能否轉型成功?

市容環境整治後的石橋鋪

石橋鋪商圈的商家都盼望著轉型?如何轉呢?

全國的數碼城都經歷了輝煌、陣痛、轉型的過程,北京的中關村最早轉型成功。

2014年《重慶石橋鋪商圈業態調整規劃》正式出臺,石橋鋪商圈升級之路正式開啟。

2016年10月,石橋鋪商圈成立了IT數碼市場秩序聯合整治辦公室,由工商、公安、質監等多個部門抽調精幹人員長期駐場聯合辦公,以此解決消費投訴問題,扭轉市民對石橋鋪賣水貨的印象。

同時,打造龍湖新壹城、江廈星光匯、華碩、通用晶城等商業綜合體,以此提升石橋鋪商業形態。

2018年,石橋鋪商圈瞄準上海百腦匯轉型模式,把“數碼城”升級為“科技城”,把以前“以買為主”的模式轉型為“買耍結合”的模式,更加註重服務和體驗。與此同時,藉助石橋鋪原有商業形態,一個新的發展模式應運而生——電子體育。

重慶高新區將在石橋鋪核心商圈,著力打造電子體育產業基地,建設電子體育特色街區,通過對電競產業的深度運作,全力帶動新媒體、文創等相關業態的聚集,成為石橋鋪商圈改造升級後持續運營的核心引擎。電子體育特色街區建成後,將引入大量高規格、高頻次、高水平的電子體育賽事,屆時,它將成為重慶又一全新的城市名片,有望成為無數年輕人愛上重慶的又一“網紅打卡地”。

此次阿里體育總部落戶石橋鋪正式看中了石橋鋪的產業發展規劃及良好的電子體育基礎。

藉助阿里體育,重慶石橋鋪能否轉型成功?

阿里體育創始人、CEO張大鐘率隊,考察石橋鋪商圈和奧體中心

8月23日下午,前來重慶參加首屆智博會的阿里體育創始人、CEO張大鐘率隊,考察石橋鋪商圈和奧體中心。張大鐘表示,石橋鋪商圈與阿里體育雖然形式不同,但也有共通之處,有許多可合作空間。阿里體育也十分需要像奧體中心這樣既能做群眾健身,又能開展電子競技,也能開演唱會、大型運動會的體育場館。他期待與奧體中心合作,通過做電子競技、做線下場館等智慧場館系統建設,讓體育與智能化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石橋鋪轉型中植入阿里基因,對於石橋鋪轉型的成功,各方又多了幾份信心,最終結果如何,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