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01 新手一年級寶媽的求助

新學期一開學,我收到了好幾位媽媽的求助。

第一週,兩位媽媽問,孩子放學回家不愛寫作業、就想玩兒,怎麼辦?老師佈置的作業不愛寫,我給佈置的家庭作業也不愛寫。

我的回答是,孩子剛上學,上一天課很緊張很有壓力的,回到家自然想放鬆一下,您自己停止給孩子佈置家庭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只要求孩子完成,先別要求速度和質量,孩子剛上學,需要時間來適應寫作業這件事。

第二週,另一位媽媽問:女兒9月份入學一年級,她剛才和我說,她覺得她得了怪病,一上課就尿急,下課又沒事了,我該如何幫她?

我回答她,孩子剛上學,會感到緊張,就像有人考試尿急,有人考試肚子疼一樣。辦法是,回到家裡,不要問孩子學校的事,不要催寫作業,讓孩子充分放鬆。這才開學一週,不要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要求太高,大約一個月,孩子就不緊張了。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02 緊張啊,緊張

經歷了折磨人的擇校、入學考試,或者至少是幼小銜接課程,孩子終於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年級小學生,開始小學六年的新生活,按理說,媽媽們可以小小休息一下了,畢竟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已經緊張了這麼久,小學六年還長著呢,可以從容地慢慢來。

但是,恐怕大多數媽媽,都還沒有從容小憩一下的心情,而是覺得,自己和孩子,走上了一個新戰場,無數未知在等著她們:

  • 孩子跟不上學校課程進度怎麼辦?
  •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怎麼辦?
  • 孩子不能自覺寫作業怎麼辦?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
  • 老師不喜歡孩子怎麼辦?
  • ……

這麼多怎麼辦,哪敢不嚴陣以待,哪兒還敢放鬆啊!唯一的辦法,就是馬上變身超人媽媽,陪寫作業,陪預習,陪複習,同時再每天跟進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生怕一走神,全家人就在“起跑線”上全軍覆沒。

但問題是,好像越緊張,越在意,孩子的表現越是讓人不滿意,這裡那裡狀況頻出,讓媽媽們萬分:剛開學就這樣,以後可怎麼辦?!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03 孩子在面臨挑戰,請給他時間

其實,第一次做小學生家長的媽媽們常常忽略一件事,那就是,甭管在幼兒園階段做了多少幼小銜接的準備,甭管跟孩子灌輸了多少“上了小學要如何如何”的大道理,甭管孩子上幼兒園時有多優秀,上小學,都是孩子人生的一個全新階段,他不可能馬上適應,也不可能馬上就有媽媽們期待的好表現。

——所有剛上一年級的寶貝,都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學校生活,短則一個月,長則一學期。

  • 他需要適應學校環境和學校規則;
  • 需要適應老師的教育和教學風格;
  • 需要適應整整一節課都坐在教室裡安靜聽講並積極回答問題;
  • 需要適應一群新夥伴,和同學從陌生到熟悉到建立親近的關係;
  • 需要適應作業;
  • 需要適應考試;
  • 需要適應學校生活中各種不同於幼兒園的新活動;
  • ……

這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並不是輕輕鬆鬆的任務,而且這些任務都還需要孩子在爸爸媽媽不能提供什麼實質性幫助的前提下,獨立完成。

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和孩子共情一下,就能理解,你的孩子,他在面臨多麼大的挑戰。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04 孩子在面臨壓力,請給孩子減壓

這時候,如果爸爸媽媽還對他提出很多要求,給他施加很大壓力,可憐的孩子,就得遭遇雙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嚴峻狀況了。

可惜,很多爸爸媽媽,都沒有這樣的認知,只是想著,孩子剛剛入小學,必須得有個好開始,於是不停向孩子施壓,同時也通過各種施壓行動,把自己的緊張焦慮傳遞給孩子。

雙重壓力之下,除了天生抗壓能力超強的孩子,恐怕沒有多少孩子,能表現得遊刃有餘。而且我很懷疑,天生抗壓能力超強的孩子是否存在,成人壓力過大時尚且需要減壓,何況是才剛剛上小學的孩子?

所以,遇到媽媽們投訴孩子一入學各種出狀況,我給媽媽們的建議都是:給孩子減壓。

  • 別一天到晚在孩子耳邊碎碎念“在學校要如何如何”;
  • 別給孩子作業加碼;
  • 別馬上要求孩子在學習成績上有好表現;
  • 別把老師的一兩句提醒當成超級嚴重的問題,馬上批評孩子;
  • 還有,別在接娃放學時,和別的同樣緊張焦慮的媽媽們不停談論學校、作業、考試——大家“同病相憐”,沒人能分享給你什麼靈丹妙藥,能做的,不過是互相加劇緊張情緒而已。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05 上學這條長路,請給孩子支持

說到這兒,我想分享給你發生在我家的兩個小故事。

一件事,發生在我家大兒一年級入學第一天。當天是入學教育,只上半天,但是到了中午,別人家孩子一個一個都放學出來了,我家大兒還不見蹤影。不好的預感開始在我心理悄悄冒頭。

果然,過了一會兒,年級組長出來了,把我請到了教室,孩子被送到了醫務室休息,班主任和年級組長要找我談談。

第一句話:“我覺得您家孩子還沒準備好上小學。”

這是要把我們退回幼兒園的節奏?我按下緊張和不安,開始詢問到底是啥狀況。

原來,一上午活動較多,我家娃當時又是個小胖墩,覺得累了,就躺到了地板上。這可把老師給嚇到了:這孩子,不是有啥問題吧?

平心而論,那並不是一場讓人愉悅的談話,我堅定地告訴老師:孩子上的是比較寬鬆的幼兒園,在地板上躺躺坐坐是常事,他只是還沒有明白上了小學不可以這樣而已,請給他一段時間,讓他慢慢適應。為了說服老師相信他能適應小學生活,而且不會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我甚至不得不搬出了我和他爸爸北京大學畢業的履歷。

最後,老師被勉強說服了。一兩個月後,孩子就完全適應了學校生活,六年後他小學畢業時,已經成了連副校長都知道的,學習又棒,又守紀律的孩子。等到我們再送小兒去上小學,副校長一見就笑了:“你是xxx的弟弟?來吧來吧。”我們現在和孩子的班主任,還經常愉快地聯絡。

另一件事,發生在我家小兒小學畢業時。他們全年級畢業遊學去了海南,飛機落地當晚,老師的電話就來了,孩子病了,發燒咳嗽,班主任老師是特別擔心,校醫老師是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參加後面的活動。

放下電話,我馬上買了機票,第二天中午,就到了孩子的營地,看到孩子情況不嚴重,我向老師表示:孩子的病不傳染,小學畢業遊學對他來說很重要,我希望學校能允許他參加完全程,我可以在營地外的酒店隨時待命。

原本還擔心,孩子會因為媽媽趕來了,覺得沒面子,不想小兒的一句話,簡直快把我的眼淚說下來了,他說:“不,媽媽,你是我的福音。”

從大兒入小學,到小兒畢業,從支持大兒,到支持小兒,我作為小學生家長的角色,有個戲劇性的開始,又有個戲劇性的結束。


孩子的小學階段,是一條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都必須走的路,其中會有大小曲折,對孩子和爸媽來說,都是挑戰,但作為爸媽,我們要做的是,把它當成一條尋常路,踏踏實實耐心地去一步一步走下去,最重要的是,這條路上,你要做孩子的盟友,給他充分的支持,而不是做一條鞭子,不斷抽打他,讓他抗著巨大的壓力前行。

有這樣的心態,相信您和孩子在這六年中,都會生活得輕鬆愉悅,而且彼此都會進步和成長。請相信孩子,放鬆自己。

一年級新生媽媽們,別緊張,你走上的不是戰場,只是一段尋常路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1)》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育兒基本(2)》,分享真心爸媽與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