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年味中濃濃的非遺元素

從臘月備年貨開始,到掃塵、謝年、閤家團圓、走親訪友……即使到了正月初七,上班族們紛紛上班,在寧波人看來,這年味還不算過去。只有舉辦過上燈、落燈儀式,過完了元宵,寧波人情感中的傳統春節才算結束。

在“春節”這個大舞臺上,從來少不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影:有觸網銷售的手工水磨年糕,有紅漆打底、金箔貼身、洋溢喜氣的泥金彩漆,有消災袪禍、保一方平安的大頭和尚,有老百姓茶餘飯後欣賞陶醉的寧波走書,還有那隨著白炭熱氣不停旋轉的小燈人……

這些土生土長的寧波非遺元素開啟了味蕾,裝點了生活,傳達著平安,愉悅著身心……

宁波年味中浓浓的非遗元素

手工年糕。(寧波市非遺中心 供圖)

互聯網時代的水磨年糕

作為典型的節慶食品,慈城的水磨年糕是寧波較早依託互聯網進行產品銷售的非遺項目。每年9月開始,慈城馮恆大年糕廠進入了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旺季。

年糕在本地有“年年高”的寓意,寧波人喜歡在謝年、祭祖的時候擺上一盆年糕,走親訪友時,也喜歡隨上一份年糕禮品。據慈城水磨年糕技藝的傳承基地——馮恆大年糕廠的負責人紀平介紹,生產旺季時,廠裡五六十個工人需日夜加工,每天生產數千公斤年糕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關於家鄉的年糕,馮驥才曾經這樣說過: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歷史名牌,是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文化人出身的紀平對年糕有別樣的感情,他認為,做年糕就是做文化,在潔白晶瑩、糕香情濃的年糕裡,有太多的年俗文化在裡面。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慈城水磨年糕手工製作技藝只有更好地融入生產,實現生產性保護,才能把年糕技藝和文化發揚光大。年糕傳承基地近年來推出了年糕賀年卡,設立了微信公眾號,在淘寶、中華老字號電子商城等商務平臺上開設網上商城,實現網上下單,快遞配送。產品開始走出寧波,將年糕文化傳送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經過6年的互聯網銷售培育,目前,年糕的線上銷售已佔到全部銷售額的15%。紀平所在的傳承基地也被評為浙江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

宁波年味中浓浓的非遗元素

泥金彩漆。(寧波市非遺中心 供圖)

吉祥喜慶的泥金彩漆

節前,寧海的奔馳4S店提走了20個雙龍提桶,價值10多萬元,準備贈送給購買奔馳車的車主。據4S店的工作人員介紹,3年前,他們試著把當地喜慶吉祥的泥金彩漆藝術品作為購車禮品,沒想到大受歡迎。

泥金彩漆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成品用紅漆打底,在上面用漆泥堆塑,再在堆塑上貼以金箔,成品豔麗喜慶,用作贈品,高端大氣。而且,由於全部靠手工完成,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這樣的藝術品還有保值、升值的空間。除了寧海的奔馳4S店,慈溪等地的奔馳4S店也與泥金彩漆國家級傳承人黃才良的公司簽訂了供貨合同。

據黃才良介紹,以前他們開發的泥金彩漆產品主要用於政府採購的禮品,現在成了商家促銷、百姓裝點家居的高檔藝術品。不少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士還會給女兒購置泥金彩漆嫁妝,象八角桶、子孫桶等。一套齊全的泥金彩漆嫁妝,價格一般在10多萬元。

泥金彩漆產品的生產週期非常長。以一個提桶為例,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圖、搗漆泥、堆塑、貼金等,需20多道工序。特別是堆塑,需要操作者持之以恆的學習,才能進行實戰,目前廠裡有3位年輕的堆塑師傅,是黃才良手把手教出來的,經過幾年的培養才具備獨立操作能力,人手不足是產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黃才良說,以前也曾試過網上銷售,但發現有了訂單卻來不及做,不得不把產品下架了。當問為什麼不多培養一些徒弟時,黃才良一聲嘆息。他曾在寧海的職業高中開設了幾個泥金彩漆班,自己親自教學,但最後能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即使能堅持學下來,最後家長認為做手藝沒出息,一定要求孩子去考大學。現在廠裡做堆塑的就是多年教學碩果僅存的幾位。

這幾年,黃才良泥金彩漆的名氣越來越大,浙江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館、中國木雕藝術館、國家圖書館等都向他訂貨。黃才良發愁的不是沒有訂單,而是產品來不及做。

宁波年味中浓浓的非遗元素

大頭和尚。(陳科峰 攝)

祈福送福的大頭和尚

在集士港鎮翁家橋村,每逢新春來臨之際,村裡的領導班子就會帶著“大頭和尚”隊伍,挑著福禮,挨家挨戶送福、送溫暖。這一活動一搞就是五年,目前已成了翁家橋村新年新民俗。

2017年春節,翁家橋村在前幾屆祈福送福活動的基礎上,擴大了規模,村民們組織了“大頭和尚”民族舞蹈隊、戲曲隊、民樂隊、腰鼓隊、中青年舞蹈隊、太極劍隊、綜合文體隊等7個方陣進行巡遊。祈福送福隊伍穿越整個村莊,每到一戶人家,領頭的村幹部就會送上一份福禮,祝村民吉祥安康。據集士港文化站徐站長介紹,通過每年一屆的大頭和尚祈福送福活動,拉近了幹群之間的距離,也打響了大頭和尚這一非遺品牌。

“大頭和尚”表演,俗稱“拋大頭”,始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今已有170多年曆史,是個有故事情節的民間啞舞,該舞蹈改編自明代馮夢龍“三言兩拍”裡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故事。“大頭和尚”舞蹈表演有老和尚、小和尚、柳翠婆三個角色,老和尚代表除魔消災、救苦救難的菩薩,柳翠婆是火神菩薩——民間恐懼的災難象徵。由於兩男一女表演時,頭上套著誇張的大頭面具,動作滑稽幽默,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民俗活動是非遺項目得以生存發展的良好載體,該項目曾經一度因為表演機會缺乏而陷入困境,現在通過挖掘其中新的文化內涵,“大頭和尚”重新走進了百姓的生活,也使這個省級非遺項目的傳承後繼有人。傳承人馬寶春今年已經70多歲了,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目前村裡已經有了20多人組成的大頭和尚表演隊伍。

宁波年味中浓浓的非遗元素

寧波走書。(陳科峰 攝)

行走民間的寧波走書

過年是走書藝人最忙碌的時候,鄞州、象山等地的走書藝人穿梭在農村各地,為百姓帶去節日的歡樂。

寧波走書省級傳承人沈健麗一進入臘月,就開始了每天日夜兩場的演出。白天12點半開始,在慈溪觀城演唱《正德皇帝下山東》,下午3點半散場後,又要趕到慈溪逍林準備夜場《平陽傳》的演出。晚上演出結束後,因陋就簡在舞臺上對付一夜,第二天再趕到觀城。每部書每天演唱3個小時,這對已67歲的沈健麗來說,工作強度可想而知。“這麼多年了,年年如此”,沈健麗笑著說。

寧波走書起源於清末,是農閒時節供農村百姓消遣娛樂的曲藝品種。寧波的民諺說:南詞唱華堂,走書下農莊,評書進茶坊。同為寧波知名的曲藝品種,與四明南詞和評書走城市路線不同,寧波走書在農村擁有廣闊的市場和觀眾群。逢年過節,寧波當地農村賺了錢的老闆,會在歲末出錢請走書藝人唱上十天半月,來回饋家鄉父老,而一些比較富裕的村落,也會出錢請藝人給村民們唱書慶新年。沈健麗自豪地說,春節期間每天來看她演出的不下400人。

寧波走書受歡迎,除了自身的魅力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走書的表演班子人少,費用相對較低。因此每當過年,走書藝人就供不應求。由於學習走書非常辛苦,演出報酬也不高,加上需長年在農村演出,現在的年輕人不太願意學,沈健麗最年輕的徒弟也已經43歲了。

象山縣公益書場於正月初五(2月1日)正式開演,在象山丹城公園,每晚6點半,黃春梅、石麗萍等走書藝人會為象山百姓獻上《薛剛反唐》等書目,一直要演到正月十八。這一公益書場由政府“買單”,民間自行組織,觀眾按順序進場就座,坐滿為止,不對外收取任何費用。

據象山縣非遺中心負責人介紹,象山公益書場至今已是第二年了,以後這一活動將作為品牌項目延續下去。

宁波年味中浓浓的非遗元素

山頭燈人會。(章亞萍 攝)

別具一格的山頭燈人

整個春節,寧海長街鎮山頭村的楊紹委和王開文並沒有閒著,他們為正月十三的燈人會而忙碌著。

山頭燈人會是山頭村的一個傳統民俗活動,早先是為紀念白鶴大帝趙炳而舉辦的,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據傳承人王開文介紹,由於經濟原因,山頭燈人會於1962就停演了,直到2014年村裡經濟條件改善後才得以恢復。隨著非遺保護的開展,燈人會中最具特色的燈人及祭品的製作首先得到了恢復和保護。

負責製作燈人和祭品的楊紹委介紹說,這些手藝是從他父親那裡傳下來的,祭品中除了全豬、全羊、山珍海味、四季瓜果外,最有特色的便是用各種食材製作的人物、動物造型,形象逼真的姜太公、孫大聖、猛虎、白鶴、飛龍、金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如果仔細觀察,不得不驚詫於民間藝人驚人的想象力:姜太公是用雞身做的,製作猛虎的食材是豬的喉管,構成一隻只白鶴的竟是鵝蛋,雞爪做的龍,胡蘿蔔做的金魚,威風的孫大聖身子卻是一隻豬肝……尋常的食材賦予了不尋常的意義。

燈人會中的主角便是燈人,這是山頭村行會中的一種特殊工藝品。燈人的製作:先用苧麻做骨架,外面塑以海塗泥,再用彩紙剪成的衣服進行裝飾,做好的成品僅手指大小。燈人形象取材於傳統戲曲人物,如三國人物、水滸人物、岳家將等。由於燈人只能一次性使用,所以每次燈會前,楊紹委都需重新制作一批燈人,目前,全村只有他一人會這門手藝。燈人做好後還需經過組裝才能進行表演,而組裝一定要等到舉行上燈儀式的那一刻。

正月十二晚上,在山頭村的唐王廟舉行上燈儀式,負責燈人表演的各個隊員身著盛裝,莊重地把一個個燈人插到三層樓閣上,每個樓閣需插72個燈人。看似普通的樓閣,卻暗藏著機關:在樓閣的下層,用彩布圍起來的部分放著一個大鐵盆,裡面裝有白炭。燈會行進時,把下面的白炭燒旺,由於每個燈人的下部裝有紙風旋,白炭熱氣通過管道,就會讓紙風旋轉動起來,從而帶動各個“燈人”不停轉動。

王開文介紹說,正月十三下午,這些燈人會隨著巡遊隊伍在全村巡遊,然後放到西山殿供奉,演燈頭戲,一直到正月十八舉行落燈儀式後,整個燈會才算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