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探究系列之——「渤海」和「延陵」兩大郡望

吳姓探究系列之——“渤海”和“延陵”兩大郡望

【“渤海”和“延陵”兩大郡望】

「渤海」和「延陵」,是我國吳姓家族的兩個大郡望。譜天之下的吳姓中國人,不是以「渤海吳氏」自稱,便是以「延陵吳氏」為表記,臺灣地區,當然也不例外。

渤海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個地理名詞,現代指的是山東、遼東兩半島之間的那一片大海﹔過去,則是漢朝所設置的一個郡,範圍包括現在河北省滄縣,河間縣,安次縣一帶,以及山東省無棣縣以北之地。不過,「渤海」一詞對於吳姓家族而言,所具的意義卻有所不同,也就是說,屬於吳姓的「渤海」,指的並非現在大家所知道的渤海或是過去的渤海郡,而是另有,所指!

那麼,吳姓所據以為家族共同標幟的「渤海」,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

原來,此一「渤海」的意義深遠無比,從字面上看,是泛指「瀕臨大海的地方」﹔進一步引伸,則具有「吳姓是發祥於一個瀕臨大海的地方」的意義。

要了解吳姓與「瀕海之地」的淵源,必須先看一看過去輿地志書對於「渤海」一詞的解說──

「渤海者,東海之通稱也。初泰伯、仲雍奔荊蠻,採藥衡山之下,荊人義之,從之者日眾,東至海上,得千餘家,遂啟吳國,子孫因以姓吳。概稱渤海,以其國濱於海也。」

從這段文字可以很明晰地看出,「渤海」一詞實際上使表明了我國吳姓家族的根源所在和血緣所出──他們是三千多年前瀕海的吳國之裔,當時的吳國,是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所傳,所以吳姓的中國人,也全是黃帝的姬姓子孫,跟周文王所衍傳的眾多姓氏,都是同祖所出的堂兄弟。

吳姓,由於他們所出身的古吳國瀕海而以「渤海」的郡望,那麼,當時的吳國,又位於何方?是不是就在漢代的渤海郡地區?

根據「史記吳泰伯世家」的記載,始建於周朝初年的吳國,最早的根據地,是在今江蘇省無錫縣的梅里一地,到了春秋末期國勢強大,曾經擴展到現在淮河以南到浙江嘉湖一帶,換句話說,代表吳姓根源所在的「渤海」,指的是長江流域的江、浙地區,而不是黃河流域的古渤海郡地區──這當然便是吳姓自古以來便稱盛於江南各地的最根本因素。

由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所傳的吳國,國祚很長,總共傳了二十五主,七百五十九年,大家所熟知的吳王夫差,便是其末代之主,夫差被越王勾踐所亡,則是周元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四七五年的事。

關於古吳國的來龍去脈,在司馬遷的筆下,有極為翔盡的記述,簡要說來,是這樣的:「吳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於昌,於是泰伯、仲雍二人乃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

泰伯之荊蠻,自號勾英,荊蠻義之,從之歸之千餘家,立為吳泰伯。泰伯卒,無子,弟仲擁立,是為英仲雍。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於疆鳩夷立。疆鳩夷卒,子餘稿疑吾立。餘稿疑吾卒,於柯盧立。柯盧卒,子周孫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處立。禽處卒,子轉立。轉卒,子頗高立。頗高卒,子句卑立,是時,晉獻公滅周,北虞公以開晉伐虢也。

句卑卒,子去齊立。去齊卒,子壽夢立,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自泰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處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十二世而晉城中國之虞,中國之虞滅二世而夷蠻之吳興,大凡從泰伯至壽夢十八世。」

從明載於「史記」的上述文字,後世對於吳姓的起源,可以獲得如下三點認識:第一、吳姓雖然自古以來就奉周太王的長子泰伯為始祖,但由於泰伯無於,所以他們實際上的血緣歸屬是泰伯之弟仲雍而不是泰伯本人。

第二、周武王代有天下後,把仲雍的曾孫周章仍封於吳,另外再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的虞國,虞仲的子孫,後來國亡以後曾「以國為氏」而姓了虞,所以吳、虞兩姓,具有極親密的兄弟關係。

第三、吳國後裔的普遍以國為氏,大致是公元前四七五年夫差亡國以後的事,所以吳姓的出現,至少應該已經有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歲月。

吳泰伯、仲雍兄弟仰體親心而避地荊蠻讓位的高風,是備受後世的推崇的,兩千多年來,歌頌他們這份盛德的文章,多得不勝枚舉。以下,是其中的幾篇──

宋范仲淹「太伯廟」,「至德本無名,宣尼一此評。能將天下讓,知有聖人生,南國奔方遠,西山道始亨,英靈豈不在,千古碧江橫。」

宋蘇軾「泰伯贊」:「泰伯之德,鍾於先王。棄國如遺,委蛇而行。坐闊春秋,幾五之二。古之真人,有化無死。」

元趙孟「至德廟」:「讓王矢志繼陶唐,廟貌雍雍德愈光。百世荊蠻開禮樂,萬年俎豆肅冠裳。碑穹畫棟香臺冷,額掩雕樑石礎煌。歷代皇恩褒重厚,世承宗祀襲流芳。」

明方孝儒「泰伯墓」:「勾吳三讓王,採藥抉綱常。忠孝一身殉,皇山土也香。」

傳自這樣備受千秋萬世稱頌的偉人,每一位吳姓中國人,的確同蒙榮耀。

吳姓的郡望「渤海」,盡人皆知,代表了他們的根源所在,也說明了他們的血緣依歸。

然而,為什麼又有不少的吳姓,卻以「延陵」兩個字作為家族的表記呢?

這個問題,乍看難免令人感到困惑,但只要對吳姓的淵源稍加研究,便會發現答案非常簡單,因為,這兩個不同的郡望,在實質上根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沒有絲毫彼此可分的。

前文已經介紹過,吳姓是從周朝時的吳國,「以國為氏」而來的,當時的吳國,位於瀕海的江、浙地區,所以吳姓的於孫才會以「渤海」為郡望,紀念自己的發祥之地。這個最先開闢長江下游所謂「蠻夷之地」的古吳國,由泰伯和仲雍的後裔一代傳一代,總共掌理了七、八百個年頭。其間,傳到第十九代時,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讀史士人人人都熟知和敬佩的吳季札。

吳季札是春秋末葉把吳國引導上稱霸之路的吳王壽夢的兒子,壽夢共有四個兒子,季札是老麼。根據當時史籍的記載,由於季札很賢能,壽夢曾經決定要把王位傳給他,可是季札卻謙讓了,結果仍由他的長兄諸樊繼位,他自己則被別封於延陵──吳季札的後裔,此後便以「延陵」為表記,說明他們的血緣出處﹔此外,他三位兄長的後裔,則仍然以一世始祖泰伯所傳的「渤海」為郡望。

「渤海吳氏」與「延陵吳氏」 間一而二、二而一的實質關係,從上面的說明,相信每一位吳姓人士都可以瞭然於懷了。

兩千多年前吳季札受封的延陵,就是現在江蘇省武進縣的縣治所在地,當時,吳季札曾以「延陵季子」自稱,因此後世也有尊稱他為「吳季子」的。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吳季札的子孫當中,後來也有「以邑為氏」而以「延陵」二字為複姓的,春秋末期趙襄子的謀臣延陵玉,即為其中之一。

吳季札之賢,垂名史籍,他究竟是怎樣的一位人物?「左傳」、「公羊」、「禮記」、「史記」等史書,對於吳季札的讓國、觀樂、守節、救陳、習禮、掛劍等事蹟,都有翔實的記載。以下,是司馬遷筆下的「延陵呈季子本傳」──「季子名札,泰伯十九世孫,吳王壽夢少子也。吳自壽夢立稱王而國始大。夢有四子,長諸樊,次餘祭,三餘昧,四季札,四子之中,惟季札最賢,其父欲立之,札辭不可。夢卒,於是立諸樊攝行事,除喪,又遜於札,札棄位而耕,援子臧曹君之義以謝之。諸樊卒,弟餘祭立,欲傳以次及而致國於季札終不愛,乃封於延陵,遂家焉。故稱延陵季子。

餘祭卒,弟餘昧立,又欲授位於札,札竟逃去,吳人乃立餘昧之子僚為王。後諸樊之子光弒僚,欲奪位以讓札,札又辭之,乃自立,是為吳國闔廬。時季子自晉歸,知王僚已死,徑往其墓舉哀成服,退守臣位,此周敬王五年事也。

季子恥爭國之事,老於延陵,終身不入吳國,不與吳事,時人高之,及卒,葬申浦之西,孔子親題其碑曰:「於戲有吳延陵季子之墓」,謂之延陵十字碑。

噫,若季子者,清風亮節,高人一等,豈後世一節一曲之士所可得而擬者哉!觀其生蠻夷行禮適義,聞樂知政,究觀人情,深識國體,非學而知,天性然也。匹妃高氏,生子二,曰徵生,曰重道。」

吳季札的墓碑,現在已不可尋,不過,孔子所親書「延陵十字碑」的拓本,卻迄今仍存。這十個字,無疑是屬於「延陵吳氏」的無價傳家之寶。

「延陵吳氏」的子孫,目前在臺灣所在皆是,對於至聖先師能為自己祖先親書墓碑,大家都深感與有榮焉。吳季扎的墓,是在距今八百七十多年前的宋徽宗崇寧年間(公元一一零二至一一零六年)被當時的常州太守朱彥發現的(古延陵之地,隋代以後改置常州),事後,朱彥曾撰寫了一篇「延陵王墓碑文」,把發現這份珍貴歷史古蹟的過程交代得清清楚楚,該文的內容為:

「常州,古延陵也,吳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漢為昆陵,又至東晉為晉陵,宋齊因之。隋平陳,慶晉陵為常州,唐因之,或曰晉陵郡。自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白阿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還治故縣,今潤之延陵鎮是也。杜佑謂白阿延陵有季子廟,非古之延陵,在今之晉陵縣,其說明矣。而孔子所書廟碑,歲久湮沒,開元中,明皇敕命殷仲容基刻之。大曆十四年,潤州刺史蕭定重刻石延陵廟中,於是習俗徒見潤之延陵季子廟,而不知常州實古延陵,而季子所封也。

崇寧元年,餘以罪謫守是州,因考太史所書歷代地誌通典圖經,得其詳矣。又得其所謂季子墓,在晉陵縣北七十里中港之側,又曰暨陽鄉,而暨陽隸今之江陰縣,乃屬令趙士淝者訪之,得大冢於暨陽門外三十里申港之側,傍有季子廟,與史記地誌通典圖經合,於是表識其墓,謹樵牧耕鑿之禁。又摹取孔子所書十字刻碑墓上,設像祠之學中,以時率屬史士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貴有德也。又備論歷世廢典與俗習之變易,刻之碑下,後有君子,得以觀覽焉。」

季子之墓,是「延陵吳氏」源頭所在的表徵,相信每一位「延陵」後裔,都滿心希望能夠前往拜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