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歷史淵源與歷代名人

馮姓歷史淵源與歷代名人

出現年代

馮姓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馮姓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公高,他的後代封在魏地,其子孫採食於馮城,於是,這一支子孫就以邑為氏,就是馮氏。而記載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說馮姓是“鄭大夫馮簡子之後”。馮簡子是春秋後期鄭簡公時人,據說他博學多才,能斷大事,當時鄭國凡事要跟諸侯打交道,許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議,再做決定。因鄭國建都於今河南新鄭,故此支馮氏出自新鄭。

出自姬姓

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 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後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周王室的遠祖名叫棄,據說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兒,又稱姜螈。 傳說一次姜螈外出遊玩,在荒野中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姜螈下意識地把自己的腳放在大腳印中踩踏了一下,想不到因此“身動如孕”,不久竟真的生下了一個男孩。姜螈又羞又忿,惟恐這個孩子會帶來不祥,於是就偷偷地把他拋棄於路口。但奇怪的是,在路上往來奔走的牛、馬等牲畜看見這個孩子後,竟敬畏地全部跑開了,不敢踐踏。姜螈又把孩子放到山林之中想讓野獸吃掉,可偏偏一向寂靜無人的荒郊卻人來人往。無奈之際,姜螈又把孩子丟棄在河中的浮冰上,不料天上的飛鳥竟都紛紛降落,展開羽翼為他遮寒擋水。姜螈認為這是上天的意志,就又把他抱回來撫養。因為這個孩子曾經被遺棄過,所以為他取名棄。棄就是有史記載的最早周代祖先,他在帝堯時期因為善於種植莊稼、發展農耕而名聞天下,百姓都向他學習耕作技術。作為對他的褒獎,帝舜在位期間,就分封棄在邰地,大家都尊稱他為后稷,棄及其後代遂都擁有了姬姓。 后稷的繼承人是不窋(qu),他後因國家衰敗而辭官隱居到邊疆地區,其後代傳到古公亶父時,古公亶父先後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幼子季歷。季歷生子名昌,便是後來的周文王。 據傳文王出生的時候有祥瑞呈現,古公很高興地說:“我姬姓將來定當發達,大概希望就在這個文王身上吧。”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太伯、虞仲二兄弟猜測古公有讓季歷及其子文王來繼承家業之意。為不使父親為難,二人便一同離家出走,逃到遠方.以便成全季歷。 古公去世後,季歷以惟一繼承人的身份襲沿家世;季歷逝後,其子文王得立,即西伯。 西伯昌繼承了后稷、古公、季歷的仁政,為人厚道,禮賢下士,伯夷、叔齊、散宜生等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前來投奔、歸附,使得西伯的勢力、影響日漸擴大。 西伯勢力的增長,引起了商王紂的警惕,在崇侯虎的挑撥下,商紂把西伯誘至國都,囚禁起來。據傳,在此期間,他推演“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即後人所說的“周易”。 西伯被囚後,他的部下、謀士很著急。為拯救他,他們四處尋找美女、駿馬、珍玩等晉獻於商王,並買通其寵臣費仲四處活動,遊說商王。商紂本是酒色之徒,見送來這麼多可心之物,早把往日的警惕、猜忌拋到九霄雲外。他得意忘形地說:“單憑這些禮物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抵銷西伯的過失,何況竟有這麼多呢!”於是下令赦免了西伯,並授予他“代王征伐”的特權及信物,把軍國大事全盤託付西伯,自顧享樂去了。趁此機會,西伯率兵東征西討,先後擊敗犬戎、密須、耆邗,徹底消滅了崇侯虎,並把崇侯虎的封地改稱豐邑,將自己的統治中心由岐遷至豐地。西伯病逝後,其太子發即位,便是後來的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紀中葉,武王起兵伐紂,克商,商紂眾叛親離,不得不自焚於鹿臺。 《周本紀》記載武王勝利後凱旋的情形時說,隨同武王同乘一輛車的有三人:“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這裡所說的畢公,是文王的第十五子——高,他因追隨武王克商受封於“畢”地,亦稱“畢公高”。畢地的位置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部。 周王朝建立後,畢公高及其後裔便以畢地為中心繁衍生息,逐漸因地為氏,號畢氏。作為姬姓貴族的一支,他們與周宗室關係密切,但伴隨著分封制引起的不斷分化,畢氏逐漸與周宗室疏遠而成為獨立的一支。 畢氏封地中有一處地名曰馮邑,所以不排除畢氏中有部分成員“支邑為姓”而改姓馮,但這只是一種揣測。事實上,此時馮姓並不明確,更不佔主體,畢氏仍是這一支姬姓後裔的主姓。 畢公高的後代畢萬是晉獻公的榮臣,當時晉宮廷內部正圍繞繼承權展開激烈鬥爭。獻公為轉移矛盾,積極對外征伐。全國軍隊被分作兩部,獻公親率上軍,太子申生統下軍。畢萬受封右將軍,隨獻公征戰。 晉軍所向披靡,接連吞併了霍國、魏地、耿國。論功行賞,畢萬受封於魏地。當時有一位叫作卜偃的算命人曾品評畢萬說:畢氏的後代一定會興旺發達的。萬,是個滿數;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無量。 畢萬受封11年後,晉獻公死,久已存在的宮廷矛盾終於爆發。四位公子為爭奪王位而混戰,致使國力損耗,元氣大傷。而畢萬一族卻日益繁榮,並以新地為氏,成為聲名顯赫的魏氏。畢萬的兒子名武,號魏武子,他一直忠心於亡命公子——重耳。重耳避禍逃亡,魏武子義無反顧地一直跟隨在他身邊。後來重耳終於在秦國等諸侯的支持下歸國繼承大位,便是晉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於魏地,位列大夫,顯赫一時。 到魏武子之玄孫魏獻子的時候,魏氏:已與當時晉國的智、趙、韓、中行、範氏並稱“六卿”,把持了晉國大權。魏獻子之孫魏桓子與趙、韓兩家完成了“三家分晉”。公元前 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三家為諸侯,這便是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家。 魏氏立國,畢氏家族自然受益最大,畢萬家族的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居地即今河南省滎陽縣東部。於是長卿及其後代因城為氏,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而改姓馮,史稱這支馮氏為馮氏正宗,即河南馮氏。

馮姓歷史淵源與歷代名人

二、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 據《世本》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其後子孫以馮為氏。春秋時期除畢公高一脈馮姓外,鄭國也是馮姓的一個重要發祥地。據《世本》所載,鄭國著名大夫筒子,以善斷而名聞諸侯。他在任期間,鄭國與周邊諸侯的縱橫往來、攻戰聯盟等大事,鄭國君主都要向他諮詢。筒子廣納賢士,集思廣益,其判慚、決策無一不精當,深得鄭君賞識。為褒獎筒子的政績與貢獻,鄭國君以馮邑封筒子,筒子入居馮邑後,遂號馮筒子。而他的封地馮邑,正是後來併入魏國的馮城。因此,長卿受封馮城之前,馮筒子的後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筒子的名位遠不及畢萬及其後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於河南的馮氏應由兩部分組成,即先期的馮筒子及其後裔和後來居上的畢魏世家。他們都可以稱為馮姓之源或馮氏正宗。而且從馮姓產生的過程來看,姬、畢、魏、馮在一定程度上講“三千年前是一家”。

遷徙分佈

戰國末期的大將馮亭,任韓國上黨守,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等。 此外,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而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馮氏則分佈於今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等地,其中潮陽為當時的大族;到了東晉末,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的馮氏又有徙居和龍(今遼寧朝陽)者。 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繁衍的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馮姓的宗族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說,馮氏出潁川(郡治今河南許昌)者,是東漢徵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出上黨(今山西長治)者,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出長樂信都者,是漢代宜都侯馮參的後代;出京兆(今陝西西安)者,是燕王馮弘的後代;出弘農(今河南靈寶)者,是馮弘之孫馮寧的後代;出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者,是唐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後代。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臺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馮姓遷徙史

春秋戰國時期

向南,先進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懷王時期(戰國後期)馮氏子弟中有一名叫馮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國的重臣。一次,宋國內亂,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護他,馮郝堅決反對。楚王為不傷害雙方而採取了兩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馮郝的意見,另一方面卻暗自給惠施以封地。馮郝知詳情後,憤而離去。拋開馮郝的命運不論,馮郝當是楚地馮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進入了陝西關中等地。神話傳說中有一名馮長的人,居於驪山,善觀天文之變,精於歷算。遺憾的是,馮姓在南方及西部早期開發的業績缺乏系統記載,只能透過重重迷霧而覓得一鱗半爪。 向北,馮氏進入了山西等地。戰國中後期,韓國的上黨郡(今山西長治西)郡守姓馮名亭,為人果敢而有謀。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將白起率大軍伐魏,兩軍對戰於野王,野王守備不敵而降。由於上黨地區與韓國的聯繫全繫於野王一線,因此,野王的失敗就使上黨虛懸於外。 馮亭與部下及百姓商議後,決意背秦而舉地歸趙。趙、韓本是唇齒相依、地緣親近的鄰國,趙國一旦接受上黨,便自然捲進秦、魏之間的爭鬥,以趙、魏合力,秦軍必不敢輕舉妄動,從而保護上黨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馮亭所料,趙國在平原君趙勝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黨,並封馮亭為華陽君,上黨軍民同仇敵愾以抗秦軍,上黨終於得以保全。但三年後,秦再派左庶長(秦第十等爵,掌兵權)王齙(h6)進攻上黨,上黨終被攻克。此間上黨馮氏中有兩支分別遷往秦與魏,並在秦漢之際大有作為,此為後話。 向東,馮氏進入了齊魯大地,這一支馮氏即來自上文中所說的魏地。他們很快為當地濃厚的文化氛圍所習染,“馮謹客孟嘗君”的千古佳話,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秦王朝統一前後,馮姓在上黨地區的一支最為活躍。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黨郡守馮亭納地入趙受封華陽君,從而挫敗了白起的東進企圖。馮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黨,從此,家族日隆,許多鄉里亦歸附之,從而形成了馮姓望族。 儘管馮亭有勇有謀,但關東六國已是夕陽殘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禦強秦的大統一趨勢。結果,就在上黨獻地後不久的“長平之戰”中,華陽君馮亭與“紙上談兵”的主將趙括均戰死疆場,而其部趙卒40萬除200人被“留報趙”外,統統被屠殺。從此,關東六國對秦再也組織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馮亭戰死後,其宗族亦分崩離析,大部分北上進入趙國腹地以避戰禍,少部分仍留居上黨。這一部分留居上黨的馮姓人審時度勢,看清了六國必然滅亡的趨勢,轉而”投奔了秦國,併為秦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馮去疾,以及軍事將領馮毋擇、馮劫等。

馮姓歷史淵源與歷代名人

秦漢時期

馮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馮氏一門是秦王朝後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經常奔波在外,左丞相李斯平素多跟從始皇出外,留守咸陽都城的卻總是右丞相馮去疾,始皇對去疾的信任與賞識由此可見一斑。而馮毋擇、馮劫亦得益於這種信任,都在秦軍中擔任高級將領。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帝生平最後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於沙丘暴卒,中車府令趙高脅迫左丞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長公子扶蘇,改立少公子胡亥為新帝。 馮去疾等得知真相後,他們冒死向秦二世上書,揭露趙高等奸臣的罪行。結果因進諫失敗雙雙被下獄。在獄中,馮去疾、馮劫拒絕向趙高一夥奸佞屈服,為保持清白的名節,二人先後在獄中自殺。一代賢相、驍將就這樣為自己的生命歷程寫完最後濃重而悲壯的一筆。與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時被下獄的左相李斯則暴露了其軟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趙高等人百般戲弄、凌辱後腰斬於市井。 馮去疾、馮劫被下獄不久,馮毋擇率其他子孫隱姓埋名,潛逃他鄉,下落不明,關中馮氏亦隨之逃散殆盡。 伴隨此起彼伏的秦末戰爭的大規模爆發,不可一世的秦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而上黨馮氏入關的一脈,也隨之銷聲匿跡。 漢承秦制,天下甫定。馮姓經此番劫難,可謂元氣大傷。在秦末戰爭、楚漢戰爭乃至漢初“無為而治”的一系列大變動中,史冊中尋找不到馮姓的任何豐功偉績。也許,這一段歷史的沉默正孕育著馮姓的再度輝煌。 漢代,馮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現今人們所接觸的有關馮姓早期發展的資料,基本上是在這一時期成文、定性,並載入史冊的。另一方面,這一歷史時期馮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運也為這種整理提供了生動、翔實的素材。可以說,漢代是馮姓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階段性總結。 漢代馮姓發展的顯著標志是馮姓郡望的逐步形成。兩漢時期馮姓的分佈基本上覆蓋了當時華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區域,並且在一些地區,由於馮姓豪傑名士的大量湧現,形成了以馮姓為主體的聚族性居地。 漢代馮姓輝煌之發端者為安陵馮氏,其代表人物首推馮唐。 漢興置國,出於安全及施政考慮,實行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政策:一方面為了充實關中人口,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六國宗室及大族豪門坐霸一方。漢廷訪得代北馮氏為豪傑之後,於是特遷其大部再入關中,定居安陵。馮唐,正是生長於代北而後遷入安陵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

馮姓早期主要繁衍於今河南、陝西、河北、山西等地,晉末“永嘉之亂”時開始大舉南遷,先後遷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北周至隋統一前後,仍是國家由混亂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是人口遷移-頻繁,各姓族活動區域擴大的時期。以馮氏:著名郡望之一——弘農而言,西魏之寧州刺史馮寧被認為是弘農郡的開山之祖。早在西漢時代,馮揚便以“萬石君”而名噪弘農,馮揚家人丁興旺,有子八人,至馮勤一脈尤為榮寵。因此,在馮寧之前,弘農馮氏已有人活躍在此地,可以認為魏地馮氏是弘農早期馮姓的直接起源。當西魏的馮寧刺史興起之時,弘農馮氏已經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隋唐以來

至隋唐,已有南遷至福建省境的。在這一不斷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黨馮氏,為戰國趙華陽君馮亭後裔;出自河南潁川的馮氏,為東漢大將軍馮異的後裔;杜陵馮氏系西漢左將軍馮奉世後裔;長樂馮氏為宜都侯馮參後裔;京兆馮氏為燕王馮宏的後裔;弘農馮氏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後裔;河間馮氏為唐監察史馮師古的後裔。 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舉南遷,使馮氏分居於我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至今已傳二十四代,五百八十餘年。

馮姓英才

戰國時的馮驩,為齊國孟嘗君薛文門下食客,曾替薛文到封邑收取債息,把不能還息的債券燒掉,替薛文收買民心。 西漢有馮奉世,上黨潞縣人,宣帝時曾率兵擊破莎車,後為左將軍,封關內侯。 東漢人馮異,被劉秀封為陽夏侯,任徵西大將軍;京兆杜陵人馮衍,為辭賦家; 十六國時,長樂信都人馮跋,乘後燕內亂,推翻慕容熙的統治,建立地方政權,國號燕,史稱北燕,歷時27年,於436年被北魏所滅。 五代時的馮道,後唐、後晉時歷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又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又任太師、中書令,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歷事五姓的人物。 南唐著名詞人馮延巳,任中主(李璟)時的宰相。北宋有大臣馮京,仁宗時是知開封府,神宗時進參知政事。 元代有散曲家馮子振。 明代有散曲家馮惟敏,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 清代有詩人馮班,清末有愛國名將馮子材,於70歲高齡時,大敗法軍於鎮南關,為當時受外國列強欺壓的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 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的馮雲山。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的著名將領馮玉祥、民族女英雄馮婉貞等,也產生了不少影響。 馮鏗,又名嶺梅,廣東潮州人。出身於貧窮的教師家庭。1926年畢業於汕頭左聯中學,在鄉間小學任教。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職業革命者的道路。1930年加入“左聯”,並於同年5月與柔石等代表“左聯”參加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1931年初與柔石、胡也頻、李求實、白莽等人同時被捕,2月7日犧牲於龍華獄中。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現代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近代

馮驥才,浙江寧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於天津。著名當代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搶救工作者。著名民間文藝家。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文學自由談》雜誌和《藝術家》雜誌主編,並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馮鞏,出生於1957年11月26日,天津市人,馮國璋曾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自幼喜愛文學藝術,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兼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文藝一級,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青聯常委。 馮如:廣東省恩平人。又名自如,號鼎三。我國第一個飛行家和飛機設計師。早年在美國三藩市(舊金山)當雜工謀生,後轉往紐約工廠工作,業餘鑽研機械學,數年後自行製造抽水機、無線電報機。在日俄戰爭中,深感飛機之厲害,自此決心獻身於航空事業,以報祖國。在三藩市集資創辦飛機制造公司。1909年自制收音機試飛成功。廣州光復時,被任為陸軍飛機長。後在舉行飛行表演時,不幸失事遇難。1985年在恩平縣牛江本鄉建馮如紀念亭、馮如中學以紀念。

春秋戰國

馮子簡,能斷大事,封鄭國卿。 馮緩容,孟賞君收備於闢梵卷市義。 馮權,孟賞君客事列史 馮亭,孟賞君客事列史。 馮正乾,進士,任知縣後升湖廣黃州知府。

漢朝

馮唐,封威齊王。 馮國馨,十二名臣。 馮奉世,威振西夏,賜爵關內侯。 馮敬,封信國公。 馮漢東,封宰相。 馮選烈,十八學士,封太保。 馮靈讓,封宰相,萬壽宮功臣。 馮芝圻,翁閣功臣,任琉球書。 馮孜景,戶部主事,仕福建詔武知府。 馮異,佐光武帝滅王奔,列二十八大將。 馮良,漢安帝詔徵封臣不任,學識淵博,隱居設館育人。 馮直,漢順帝舉任將軍。 馮衍,凌雲賦以自勵。 馮立,封西河太守,一般廉潔。 馮行已,列洛社耆十三人。 馮錕,封廷尉,賜銀不收,深受百姓擁護,人稱立、錕為大馮君。 馮芳,列西元八校尉。 馮羨,列八史。 馮源,進士。 馮邦求,宣和蜀進士。 馮震武,蜀漢進士。 馮寶佑,蜀漢進士。 馮寅啟,蜀漢進士。 馮子備,蜀漢進士。 馮德選,十八學士。 馮七,晉授沙中介,奇燻萬里。 馮禮,立誓小方著書。 馮誕,北魏高祖之妹安樂公主附馬都尉。

唐朝

馮輯,政和進士,仕文閣學士,右中大夫。 馮勝,開國輔臣,仕進榮大夫,右柱國參軍衛國公。 馮豹,道德可欽,設教麗山之下。 馮信,託青以辭,公孫述之詔。 馮定,端疑若植,端疑錦之稱。 馮德明,唐大學士,封果信公。 馮謝,封威王。 馮去非,封魏王。 馮宿,狀元,與大文人韓愈同榜,美稱龍虎榜。 馮期,進士。 馮子修,進士。 馮與,進士。

五代十國

馮道相,進士。 馮可道,進士,任五代亭。 馮道南,任兩朝良將。 馮萬寶,九卿科道。 馮道根,任左將軍。 馮文粲,任雲南總督府總督,在宋朝又任總兵。

宋朝

馮京,顯書簡冊,與王尊等三狀元編輯《史記》。 馮相國,任三朝震齊侯。 馮休,漢、周兩朝良將,後真帝詔聘不任,隱居著書。 馮允,任推步校尉,行進尚書。 馮行仕,封節義公。 馮異靈,封章公將軍。 馮詩運,附科解元,侍郎中。 馮允錕,行通尚書。 馮元清,推步校尉。 馮歲禎,封太子太保。 馮玉芝,任廣西總督,封震齊侯。 馮澗,身歷三朝震齊侯。 馮益相,任五洲總督。 馮允,進士。 馮堯廷,進士。 馮淵,俠士。 馮萬武,進士,任真定府知府,宋末居(四川)重慶。

元朝

馮仲山,元朝初舉人,任果州流溪知縣。 馮銓,封太子太保。 馮騎,任輸林院士。 馮漢東,宮廷宰相。 馮景泰,戶部主事,任福建知府。 馮方列,西元八校尉。 馮立,家起三千地,無私推於昆友,封魏王。

明朝

馮國用,封魏王。 馮勝用,封魏王。 馮欽,任兵部右侍郎。 馮守,任戶部右侍郎。 馮琦,掌朝書秘。 馮從龍,進士,九任兵部、吏部武選,陝西、山東按擦司,湖廣佈政司,吏部天官。鄰水關河人,卒葬鄰水城南門外烏龜碑。 馮彥章,進士,任宛平知縣,大竹縣訓導,葬學宮。 馮任,任山海親巡撫。 馮允中,鎮守山西大通,封總兵。 馮夢禎,文章與唐代胡瞿闢載入四書。 馮天貴,封太子太保。 馮龐,兵部尚書。 馮震,禮部總大夫。 馮崇,封東齊王。 馮陽,封東閣學士。 馮時崇,封太子太保。 馮伸已,任柳州府名官。 馮慆,進士。 馮福謙,舉人。

清朝

馮漢直,順治三年封將軍。 馮景明,授命湖廣寶慶府右都督。墊江人。 馮篶,谷城御史,後任山東,湖廣知府,敢言忤權貴,引疾歸傾置業。南充人。 馮子才,封太子太保,搞法名將。 馮丹香,乾隆進士,任雙流縣署,四川鄉試考官。 馮庚飈,嘉慶時任輸林院編修。 馮天培,順治解元,任知縣。 馮成修,進士,任江南大主考。 馮昌,嘉慶進士,任御史。 馮開闈,稟生,任榮縣教諭。 馮學謨,歲貢,任射洪縣訓導。 馮襄,道光舉人,任順天府知縣。 馮谷溪,任福建南下知縣。 馮更新,五行出生,在太平天國軍陣亡。 馮敏昌,乾隆時任會試主考。 馮躍祖,選拔,任平鄉縣知縣。 馮士岱,選拔,任榮山縣教諭。 馮學飈,進士,任山東德平知縣,誥授奉直大夫。 馮三錫,拔貢,任知縣,道光十四年與馮在生編鄰水縣誌。 馮緝,舉人,任江安知縣。 馮鹹一,任大禮寺中承。 馮懷貞,歲貢,任合川縣訓導。 馮成範,歲貢,任秀山縣訓導。 馮開仕,歲貢,任梁山縣訓導。 馮志章,康熙舉人,任江南知縣州州同,馮氏後四十輩起草人。康熙四十六年參與編修鄰水縣誌。 馮春暉,歷任廣西典史,史目。 馮貴德,康熙時任知縣。 馮泳,康熙進士,文章出眾。 馮尚智,為首倡創建復盛平安橋。 馮汝玉,為首創建復盛龍門橋,同治四年竣工。 馮化成,稟生,同治四年為龍門橋寫碑序。 馮愷思,庠生,嘉慶七年序著馮氏宗譜木刻本。 馮學俊,貢生,道光十四年參與鄰水縣誌編修。 馮賢章,附貢,道光十四年,參與編寫鄰水縣誌編修。 馮大榜,業儒,道光十四年參與鄰水縣誌編修達六卷。 馮大生,拔貢,道光十四年參與鄰水縣誌編修。 馮賢德,清末任團總。 馮至,清代大文學家。 馮成仁,貢生,設館從教育人。 馮體先,乾隆舉人。 馮瀾,嘉慶舉人。 馮學山,歲貢。 馮英,庠生。 馮國湛,歲貢。 馮春熙,稟生。 馮成崗,增生。 馮嶽,武生。 馮學典,武生。 馮潛學,武生。 馮人棟,同治時武秀才。 馮大梁,歲貢。 馮純,文生。 馮繼祖,庠生。 馮開友,庠生。 馮開璉,庠生。 馮學酉,庠生。 馮傑,庠生。 馮開錦,庠生。 馮賢忠,稟生。 馮高,歲貢。 馮達易,舉人。 馮成詠,稟生。 馮慎,稟賦生。 馮樹封,選拔。 馮大容,稟生。 馮體,舉人。 馮貴容,稟生。 馮學生,歲貢。 馮乾一,稟賦生。 馮貞一,庠生。 馮復一,庠生。 馮天從,歲貢。 馮天儒,庠生。 馮大化,庠生。 馮一緒,(後改道立),歲貢。 馮天元,歲貢。 馮天驥,庠生。 馮天駙,庠生。 馮開泮,庠生。 馮開宦,庠生。 馮學瀛,庠生。 馮學哲,庠生。 馮開敏,稟賦生。 馮開穎,增生。 馮學昆,稟生。 馮開詔,庠生。 馮開奇,武生。 馮其源,武生。 馮天德,增生。 馮開物,庠生。 馮學睿,稟生。 馮緒國,武生。 馮天璋,武生。 馮開基,庠生。 馮縉國,武生。 馮開佑,庠生。 馮翁輸,武生。 馮學翔,庠生。 馮天位,庠生。 馮學淳,庠生。 馮大猷,庠生。 馮大升,武生。 馮大宗,增生。 馮成端,庠生。 馮志朝,武生。 馮毓賢,庠生。 馮成均,庠生。 馮璋,武生。 馮步雲,武生。 馮子庚,庠生。 馮成繁,庠生。 馮與貞,歲貢。 馮成常,庠生。 馮學棋,庠生。 馮開高,庠生。 馮開謹,庠生。 馮山裕,文生。 馮天秩,選貢。 馮掄元,武生。 馮達可,庠生。 馮學楷,庠生。 馮學益,歲貢。 馮學偉,庠生。 馮金聲,庠生。 馮大疑,增生。 馮開讓,庠生。 馮開弼,庠生。 馮大容,庠生。 馮學強,庠生。 馮成烈,稟生。 馮映槐,文生。 馮大安,文生。 馮時中,文生。 馮大中,文生。 馮大睿,文生。 馮成提,文生。 馮成禎,文生。 馮書賢,文生。 馮賢棟,文生。 馮昌賢,文生。 馮作霖,大學士。 馮明玉,稟生。 馮奕,武生。 馮大坤,武生。 馮大範,武生。 馮大烈,武生。 馮大林,武生。 馮大祿,武生。 馮必林,武生。 馮文斌,武生。 馮學捷,大學士。 馮大益,大學士。 馮大澍,大學士。 馮大俊,大學士。 馮大治,大學士。 馮在耒,貢生。 馮成章,大學士。 馮成文,大學士。 馮成才,大學士。 馮汝璧,大學士。 馮大相,大學士。 馮成璧,大學士。 馮恂,大學士。 馮如,清朝時製造中國第一架滑翔機,震動世界。 馮俊峰,大學士。 馮達易,舉人,大竹二郎鄉大巖腳人。 馮體,乾隆舉人。 馮雲山,與洪秀全共創太平天國,封南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