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活動促進經濟效益提升效果明顯

专利活动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效果明显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發佈《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活動與經濟效益統計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創造持續活躍,當年有專利申請、專利授權或截至當年年底擁有有效專利(下稱專利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更高,大部分有專利活動的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平均主營業務利潤率均高於所有企業平均水平,專利活動促進經濟效益提升效果明顯。

近年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創造保持了持續增長態勢。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37.9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專利活動的企業10.2萬家,佔比超過1/4。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申請專利79.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1/3。截至2016年年底,擁有有效專利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9.45萬家,擁有有效專利200餘萬件。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是2011年的1.98倍;專利授權量是2011年的1.84倍;有效專利擁有量是2011年的2.93倍。相對而言,發明專利增長更快,2016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2011年的2.5倍,授權量達到2.8倍。

與此同時,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穩步增長,有專利活動的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更大。報告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2年的209.5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289萬元,平均研發投入的年增長率從2013年的7.4%提高到了2016年的10.6%。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有專利申請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約1800萬元,有專利授權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超過1800萬元,有PCT專利申請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高達1.11億元,均高於有研發投入企業的平均水平。

從企業專利活動與企業經營效益的對應關係可以看出,專利活動為企業的營收增長和利潤創造提供了有力支撐。從企業營業利潤來看,2016年有專利授權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為4400萬元,有專利申請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為4260萬元,擁有有效專利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為3630萬元,均高於全部企業1899.2萬元的平均營業利潤。從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來看,有專利活動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普遍高於所有企業平均水平。以高技術製造業為例,2016年全部該類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6.69%,有專利申請和授權活動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為7.75%和7.78%,擁有有效專利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7.52%,有PCT專利申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8.53%。

相比之下,有專利活動同時有研發投入的企業的經營效益更好,可見專利活動與研發投入的配合更能支撐企業創新發展,提升企業盈利水平。以高技術製造業為例,該行業全部企業平均營業利潤為3340.1萬元,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平均營業利潤為5320.5萬元,有專利申請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為5460.1萬元,有研發投入同時有專利申請企業的平均營業利潤高達6754.3萬元,是平均營業利潤的2倍多。該行業有研發投入同時有專利活動的企業無論在平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率或者研發投入強度方面,均高於該行業全部企業的整體水平。

據瞭解,該報告是基於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行政記錄和國家統計局政府統計信息,就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專利活動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從總體狀況、產業特徵、區域特徵等多層次進行了統計分析。(劉仁丨中國知識產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