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洞察五糧液幫扶村的農村「三變」改革

9月上旬,四川省理塘縣下木拉鄉上馬巖村,以前沉睡的青槓樹等“寶貝”被喚醒,一批批農副產品正在走出大山,讓“死資源”變成了“活資產”。

立足全村豐富的森林資源,結合境內豐富的青槓樹、松樹等原材料的實際,鄉黨委、村黨支部會同五糧液集團和金堂縣兩家幫扶單位創新思維精準發力,轉變藏區養牛、種植青稞的傳統產業增收思路,提出發展高附加值的香菇、木耳產業,有效盤活青槓樹等“沉睡的寶貝”,規模培育花菇15萬袋,木耳10萬棒,年產值達420餘萬元,讓沉睡的參天大樹煥發出新的生命。

從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洞察五糧液幫扶村的農村“三變”改革

創新發展集體經濟。搶抓五糧液集團對口幫扶上馬巖村的契機,加大幫扶資金的整合力度,加強村集體資產的有效經營管理。五糧液集團出資210萬元幫助上馬巖村籌建成立了甘孜州首家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入股村合作社的創新模式,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的優勢,有效整合900萬元的產業發展資金,讓資金變股金,使村集體經濟收益最大化。將幫扶資金量化為村民持有的股金,採取民主表決、集中投入、多方聯動、產業帶動、農民受益等方式,投放到發展潛力巨大且收效可觀的香菇產業中形成股權,打造融種植加工與深度體驗於一體的特色鄉村產業示範基地,並以發展生態農牧產業為基礎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變一次性投入為持續性投入,形成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從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洞察五糧液幫扶村的農村“三變”改革

把農民變股東。以下木拉鄉上馬巖村農副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託,將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310萬元產業幫扶資金為股金,村民自願以自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以及資金(物)、勞動力等入股到經營主體,成為股權投資人,參與分紅,有效轉變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就業方式、增收方式,激活土地、勞力等可折股量化的資源要素,村集體及貧困農戶以現有資源、資金為股權,實現村民成為產業鏈、資金鍊、供應鏈、價值鏈的參與者和受益人,預計貧困戶實現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有效保證2018年全村實現脫貧奔康!

從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洞察五糧液幫扶村的農村“三變”改革

上馬巖村通過傳統的“輸血”扶貧跨越到“造血”扶貧開發,以消費者決定市場、市場為導向的初衷,對當地資源稟賦以“繡花”的功夫精準規劃、精準發力,培養了以村支部書記為代表的致富帶頭人,培育了香菇、木耳等適合藏區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的產業,進一步深挖、開發了本地資源品牌為代表的特色生態農副產品,逐步形成了“黨支部+對口幫扶單位+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管理公司、專合社)+致富帶頭人+農戶”的產業發展機制。

從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洞察五糧液幫扶村的農村“三變”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