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中晚孕彩超檢查報告單一般包括胎方位、胎兒生長指標、胎盤、羊水、胎心率、是否存在臍帶繞頸及臍帶血供指標等幾個部分。

1

胎 方 位

也是俗話所說的胎位。

分三種:頭位,臀位及橫位(較少)。

所謂“頭位”,就是胎兒的頭朝下,靠近子宮口,屁股朝上,“倒立”於媽媽的肚子裡。同理,“臀位”與“頭位”相反。“橫位”指胎兒橫躺或橫趴媽媽的肚子裡。

孕早中期,由於羊水充足,胎兒活動度大,胎位相對不固定,關注的意義不大,到了孕晚期,尤其是34周以後相對固定。

報告單上LOA,RSP,LSA等是代表胎位的英文縮寫,我們只重點看中間部分,就可迅速搞懂胎位,O:頭位,S:臀位,至於臨產前寶寶有沒有入盆,主要還應依賴產科醫生的觸診,彩超不作顯示。

對於胎位,二胎媽媽或此前做過功課的初產媽媽可能有所瞭解,胎位對於生產,尤其是順產,意義重大,因為生產時,最難出來的就是胎兒的頭部,一般所謂的正常胎位就是“頭位”,此時,胎兒頭朝下在生產的過程中,子宮收縮,胎兒的頭部按照一定的角度逐漸娩出,一旦頭出來了,後邊就很順暢了。

試想一下,如果是“橫位”,胎兒橫在子宮裡,肯定難以分娩,擱在過去沒有剖腹產等手段的過去,多半就是難產!

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2

生 長 指 標

① 雙頂徑(BPD):由於胎頭是橢圓形的,我們測量胎頭寬度可以看出寶寶的頭相對偏圓還是偏扁。

② 頭圍(HC):即胎頭的周長,可以比雙頂徑更準確的反應寶寶頭部的大小。

③ 腹圍(AC):即寶寶的小肚子有多大,不難看出寶寶是偏瘦還是偏胖。

④ 股骨長(FL):即寶寶大腿骨的長度。

⑤ 體重:這是參考以上測量數值根據彩超儀器自帶的公式計估算出的體重哦,與寶寶的實際出生體重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寶媽們參考就好,不能過分迷信。

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3

胎 盤

位置就是胎盤在子宮壁的附著位置,可位於任何部位;

厚度會隨著孕周增加而增厚,但一般不超過5釐米;

成熟度

0°剛發育,孕中期;

I°趨於成熟,孕中晚期;

II°基本成熟,多見於36周以後;

III°已成熟並趨於老化, 38周後多見。

4

羊 水

常見的是羊水最大深度,3—8釐米為宜,孕晚期時我們多采用羊水指數判斷羊水量,就是以母親的臍部為中心,測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個象限的羊水之和,8—18釐米為宜。

5

胎 兒 心 率

一般每分鐘120—160次,一般在平靜狀態下測量,如果出現一過性的胎心率增快,可能與媽媽發燒,情緒波動,甲亢,運動後或服用某些藥物等狀態有關;出現胎兒心率減慢也不一定都是因為宮內缺氧,也可能與孕媽服用某些藥物有關。

6

臍 帶 繞 頸

繞頸圈數根據胎兒頸部臍帶壓跡的形狀來判斷,

”U‘’形,一圈;

”W‘’形,兩圈;

”鋸齒‘’形,三圈及以上。

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臍帶繞頸2周,媽媽我棒不棒!

7

臍 帶 血 供

主要看報告中的S/D值,正常時應隨著孕周的增大逐漸降低,近足月時應小於3,同胎兒心率加快相似,如果是一過性的增高,可能與媽媽發燒,生氣,運動後或服藥等狀態有關;持續性的S/D值增高,應警惕各種原因引起的宮內缺氧的可能,應結合胎心監護、大腦中動脈及靜脈導管超聲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診斷。

教你三分鐘看懂產前彩超報告,so easy!

由於媽媽的狀態時刻影響著腹中的寶寶,希望各位寶媽孕期一定要多多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生物鐘,保證充足的睡眠,並注意合理飲食搭配,謹遵醫囑用藥,用輕鬆愉快的心情迎接小天使們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