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01

在天津的張學良故居,我試圖尋覓趙四小姐在豆蔻年華的時候,如何遇到了自己今生的宿命張少帥,然後自己被時間改寫的命運的歷程。

可細細走過主人生活過的每一個房間後,卻分明感覺到,在男人的世界裡,女人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在女人的世界裡,這個男人就可以是她的全世界。

至少對張學良和趙四小姐來說,是這樣的。

在這棟佔地1000平方的別墅裡,大的空間總是留給了一群人歡聚的場所,比如說,樓頂的那一整層,可以說就是一個碩大的舞廳,供來賓在這裡翩翩起舞,不分晝夜。

少帥的西式會客廳、中式會客廳以及書房都顯示出了主人對待友人的用心。相對來說,趙四小姐使用過的閨蜜會客廳和臥室就顯得玲瓏精緻,一下子淹沒在這樣碩大的建築物裡。

儘管趙四小姐的房間,有著濃郁的中西合璧氣質,能看出女主人不俗的品位。

可我在樓下很大的入戶餐廳裡,看到趙四小姐使用過的那架象牙鋼琴時,卻感受到了繁華中的一種寂寞。

我猜想,在這個應該經常高朋滿座的地方,趙四小姐常會在這裡彈琴吧?而男主人正在那裡熱情洋溢地和朋友探討國事。

如今,彈過的痕跡還留在那兒,可女主人卻再也觸摸不到了。

在這棟別墅的樓上,還有一臺看似相對樸素的腳踏琴,離趙四小姐的房間較近。

我想,也許主人生前使用這一臺琴的時候會更多吧?

因為這架琴的位置離少帥的書房較近,選擇自己愛的人,註定會在感情上付出的更多。

就像後來趙四小姐離開天津,前往東北去探望少帥。

她最終有機會在少帥府門側小樓居住時,卻選擇了整棟樓最陰冷的房間。只因為這個房間能夠隨時看到在書桌前辦公的少帥。

我猜想,這樣的愛慕與欣賞,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

畢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更愛自己的人在一起,享受愛比付出愛,會輕鬆得多吧。

而趙四小姐卻用自己的一生,熬到了愛人給出的承諾。看似結果美滿,可這段佳話的背後,又曾是怎樣的一種煎熬?

02

當年趙四小姐第一次與張學良目光觸碰時,狂跳的心,就註定了這一世的情緣會波瀾壯闊。

對於從不缺女性愛慕的少帥來說,趙四小姐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

與那些美豔動人、才華過人的眾多名媛相比,趙四小姐則是一種溫婉的書卷氣,不過是顯得清秀脫俗而已。

也許少帥的心中,那時只是偶然想起這位端莊秀麗的趙四小姐,從她炙熱的眼神中,看出不一般的深情。

更多時候,少帥也許想不起這位姑娘,畢竟他的世界太大了,愛情對他來說,不過是生活的一角。

他是個軍人,卻精通外語,寫一手好詩文,成績優異、風流倜儻,熱愛交誼舞,能文能武。張學良不僅生得英俊瀟灑、氣宇不凡,且出身豪門,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年紀輕輕便手握權柄,統帥一方。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這個浪漫的高富帥向來女人緣極佳,用他的話來說:“我從來不追女人的,很少,沒有,可以說一兩個女人我追過,其他的我沒追過,都是女人追我。”

儘管家中早已有父親為他挑選的賢妻與子女,可依然有無數名媛主動投懷送抱,愛慕並欣賞他。

那時的他,是國民男神。

而她,家境優渥、受教育程度高,容貌出眾、性格溫柔,上了雜誌封面的她,同樣是眾多男生心中的女神。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她其實可以很輕鬆的,在上層社會選擇一個門當戶對的未婚男子,幸福而平穩地過完一生。在家相夫教子就夠了,更何況她還有好的文憑做嫁衣,琴棋書畫樣樣通。

可遇見他,她一下子就卑微了,想到自己不過是有錢人家二房太太的女兒,想到他家中已有的那個才貌雙全能力出眾的夫人,她就心生絕望。

她也嘗試著讓自己努力,忘掉有關他的一切,可他總是適時撥動她的心絃,哪怕只有輕輕的一下,都能讓她在餘味中回味很久很久。

愛就愛了,這也許就是命。也許,這樣一份愛,從感情的天平來說,一開始就是失衡的。

其實不管接受了什麼樣的新式教育,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感情觀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可以說在處理感情的方面,有人天生理性,有人天生感性。

而在感情中,往往付出更多投入更多的那個人,會更加捨不得放下。

03

1928年6月,張作霖在皇姑屯火車站被炸身亡。

張學良遭受喪父之痛,又在穩定軍心,控制大局的操勞中心力交瘁,病倒在家。

也許是在家休養的他,突然想起了趙四小姐的種種好,他嘗試去了一封信,邀請趙四小姐來看自己。

每日在家因為思念少帥情緒低落的趙四小姐,收到這封信,簡直是雀躍了。

趙四小姐的母親看在眼裡,長嘆了一口氣,最終同意她出門探望。趙四小姐自己本意也只是去瀋陽探望生病的少帥之後返家。

但父親見女兒去了瀋陽後,終究知道,女兒對這場他心裡排斥的感情,已經無法割捨了。

這邊女兒還在和少帥卿卿我我,那邊卻迎來了父親的登報聲明,直接提出了斷絕父女關係: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19條及第22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

張學良也沒有想到,天上掉下來個趙四小姐,從此無法回家了。

也許趙父是用這種方式給張學良施壓,讓他知道,趙家女兒已經沒有退路,你只有好好的對她。

也許確實是覺得,女兒這種瘋狂的舉動丟了家族的臉面。面對族人和社會的流言蜚語,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誰知道呢?

趙四小姐看到聲明後悲痛萬分,因為這場愛戀,她就這樣被家人拋棄了,從此以後,有家難回。

那時,少帥的原配妻子也只同意趙四小姐以工作人員女秘書的身份,留在少帥身邊。

就這樣,沒名沒分又無家可歸的趙四小姐,感情歸宿就只有眼前的這位少帥。

儘管如此,1929年,趙四小姐還為張學良生了第四個兒子,取名張閭琳。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後因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終身將張學良囚禁,父子兩代人連續實施這項政策,張學良從此過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囚徒生活”。

也因宋美玲的暗中支持,這個沒有在監獄裡服刑的少帥,幾乎終身被囚禁在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人煙罕至的山上。

在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患病後無法繼續陪伴時,聽說張學良曾給他那些可愛的女友們,寫信邀請前來陪伴,可無人動心。

又只有趙四小姐,忍痛割愛與唯一的兒子分別,將兒子送往美國友人處撫養,毫不猶豫地來到張學良的囚禁地。

她自己也不曾想到,與兒子的這場分別,再聚會是如此的漫長。

很多年以後,當年的少年變成了一位老人時,這才與自己的親生父母再度相見。

時間啊,有時是一把殺豬刀,摧毀了容顏,變慢了步履,有時卻能水滴石穿,把普通變成不凡。

少帥與趙四小姐在特殊條件特殊時期的“相伴相依”,在各種意外中,超過了半個世紀,終究把一場情感糾葛變成了曠世奇戀。

04

在深山幽禁的日子裡,趙四小姐的溫柔如沐春風,讓一向事業心極強的少帥,漸漸的安於這種閉門讀書的生活。

他們像普通的農家夫妻一樣,在田間種田,在院外養雞,趙四小姐當年會的那一點縫紉手藝,在此發揚光大,他們穿著趙四自己做成的衣服,吃著粗茶淡飯,過著“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

可這樣的生活終究是單調的。

普通的農家夫妻總有人身自由,而這對夫妻出門都會受到限制,就算有錢也買不到什麼東西。

這種長期的深山幽谷的管制,連看守張少帥的軍官妻子,都被這樣的生活,折磨成了精神病。

他們不能夠訪親探友,幾乎與世隔絕,生活就在極度單調中日復一日的重複。

趙四小姐忍下來了,還慢慢地通過自己的悉心照料,讓少帥活過了百歲,就這樣,她自己也熬過了很多要人命的絕症,熬過了所有的對手。

最終在自己年過半百之後,原配妻子深情厚誼,為了保住張學良的性命,同意離婚。

趙四小姐與張學良這才成為了夫妻,正是這種特殊條件下的彼此相依,兩個人才可能對感情忠貞不渝。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晚年的趙四小姐回憶,這一生自己唯一愛過並與之相伴的男子張學良,如果不是因為兩人所面對長期的囚禁生活,多半不太可能讓這段感情延續至今。

據常陪伴在晚年趙四小姐身邊的趙家親友回憶:老太太最喜歡講的故事,就是自己年輕時,和少帥去歐洲旅行時的一件趣事。

“在摩納哥公國的那天,我一人坐在面對大海的豪華餐廳裡吃美食。一個套餐有五道菜,每一道都好吃極了。”

吃完以後,趙四小姐對服務員說:“你們的菜太好吃了,我還要從頭到尾再吃一遍。”

服務員看了看身材瘦小的趙四小姐:“女士,您已經吃過這全套的五道菜了,別再吃了,明天再來吧。”

她告訴服務員:“我沒有明天了,待會兒就要離開摩納哥。所以我要趁自己還沒走之前再享受一遍你們的美食。”

“服務員明白了,很高興地從頭到尾每一道菜又給我上了一遍。我也就從頭到尾重新吃了一遍,而且全都吃完了。”

也許從這件小事,我們大致能看出來趙四小姐的生活觀,她並沒有什麼遠大的人生規劃,只是想面對當下的每一個瞬間。

可正是這種生活方式,才讓她真正成為打敗時間的人。

後來張學良回憶往事時,稱趙四小姐是他的患難之妻。

也許苦難終究成就了這份戀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這份苦難。畢竟張學良的大段人生歷程,都在被囚禁中度過。

直到1990年才逐漸恢復自由,1995年,離臺投靠了在美國的兒子。

2000年趙四逝世,享年88歲。一年之後,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病逝,享年101歲。

兩人合葬在一起,從此再也沒有分開過。


趙四小姐:女人究竟應該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有人曾說,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四個人,第一個是你自己,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

生活最愛開玩笑,你最愛的,往往沒有選擇你;最愛你的,往往又不是你最愛的;而最終跟你共度一生的,偏偏不是你最愛也不是最愛你的,只是在最適合的時間出現的那個人。

也許對張學良來說,趙四小姐就是那個最適合的人,卻未必是他最愛的人。但對趙四小姐來說,她從16歲就愛上的人,一愛就是一輩子。

她為我們展現了愛情的另一種模樣,也許選擇自己愛的人共度一生,才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的體驗,也不曾瞭解的感受。

女人究竟要嫁給自己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

這終究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僅僅是愛的方式不同而已,沒有哪一種更高級之分。

當然,愛是長久的忍耐,忍無可忍時,自然無需再忍。

也許選擇的終點,一直在你心裡。只有聽見自己的內心,才會有做出選擇的決定。

而這個答案,終究是與他人無關的。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