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收割」:1萬元存30年,財富竟然損失高達255萬?!

3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在北師大教授的學術報告裡,給出的答案是:

255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你在七八十年代擁有1萬元存款,那麼你將會是遠近聞名的萬元戶,十里八鄉的土豪人家。

按照當時米價0.14元/斤,肉價0.95元/斤的物價水平。這筆鉅款足夠一家人衣食無憂生活好些年了。

被時代“收割”:1萬元存30年,財富竟然損失高達255萬?!

之前網絡上曾有媒體報道,一位80多歲的退休老人30年前存了1萬元鉅款到銀行,去年取出來時,連本帶利只拿到2萬多。

也就是說,這位老人的萬元鉅款存了30年,折成當年的物價水平,也就掙了90元。而按照如今的物價水平,他卻損失了250多萬元財富!

在這筆交易裡,老人不知不覺就被時代“收割”了。

我們都在被時代“收割”

30年前,整個國家都不富裕,社會分化尚不嚴重。這位老人還可以通過在同一崗位的長期勤懇工作積累下一筆可觀財富,不用憂心結婚買房、生兒育女、醫療教育等問題。

然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這筆存款卻在這幾十年裡迅速貶值。現在的一萬元,或許只能讓一個大學生在一線城市不太差地過上一個月 。

根據最新發布的2018畢業生薪酬榜單,2017屆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前十的高校,平均薪酬水平離1萬元大關已非常接近了。

被時代“收割”:1萬元存30年,財富竟然損失高達255萬?!

對比一線城市的房價和持續上漲的房租,在一線城市拿1萬月薪,也很難讓這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在大城市安家。

事實上,過去的幾十年裡,財富急劇膨脹,城市的資產價格也在飛速上漲,而且速度遠遠大於工資增長的速度。

沒有把金錢變為資產的人,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上漲中淪為韭菜,被時代收割,越來越窮。而購買了優質資產的人,則可以享受到價格上漲的紅利,迅速積累大量財富。

充分理解金錢,才能增加財富

儘管經濟的發展會有好壞的週期,但是從長遠來看,只要經濟向前發展,貨幣就處於通脹週期。

未來幾十年,或許我們會聽到這樣一番對話:

“爸,咱家每個月還的那1萬塊貸款是啥啊?”

“啊,那個啊,是咱家房貸的月供。”

“咦?這麼便宜呢,也就我兩天工資!”

“是啊,那會兒房價便宜,大家都買的起。”

這番對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說的不就是那些早年在一線城市上車的人嘛!

這段話其實也透露了一個事實:投資,是有門檻的!

因為無論在哪個年代,穩定增值的優質房產都不是人人可以買得起的。

被時代“收割”:1萬元存30年,財富竟然損失高達255萬?!

在不夠某些門檻的情況下,每個人都面臨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

儘管每個人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本質上,都離不開這兩個方面!

第一,提升自己提供不可取代的獨特價值的能力!

有一位大V曾經說過,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日常生活中能夠被稱為投資的行為只有兩種,一種是買房,另一種是教育。

除開買房,無論是什麼時代,通過教育和學習提升自己為社會提供獨特價值的能力,就能換取相應的財富,這一點,對誰都適用。而這,也是所有財富增值的前提和基礎!

被時代“收割”:1萬元存30年,財富竟然損失高達255萬?!

第二,讓資產收益跑贏通脹率!

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除開房產,股票、基金、保險和P2P等方式都可以實現讓資產收益跑贏通脹率的目標!

但是正如上面所說,投資是有門檻的,想要低風險地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方式。

尤其是對手裡持有小額資產,想穩定獲取收益的小微用戶而言,選擇微貸網這種穩健的平臺是最省心不過的方式。

通過點滴穩妥的積累,小額財富也能夠集少成多,未來才更有機會參與到門檻更高的財富投資行為當中,從而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遇見更穩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