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更加關心和包容

成年人的道德感已經成型,但是人們對孩子關心的事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卻知之甚少。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究了孩子道德心的增長(是否關心他人等),並發現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更加包容他們關心的人和事

童年時期的道德成長

研究人員調查了151名4——10歲的兒童,詢問他們對24個物體的關注程度,包括不同的人、動物和無生命的東西。 參與者將這些分到三個“道德圈子”中,這三個道德圈子分別表示“很關係”、“一點點關心”和“不關心”。

道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更加關心和包容

我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道德圈子中目的性更明顯。他們關注他人的能力會不斷擴大,就像計算能力和識字技能不斷提高一樣。這表明,通過孩子的道德發展,他們對錢的關心程度會有所改變,對他人的道德需求也會理解得更細緻。

我們都是社交動物: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大人就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幫助他人、招別人喜歡。 孩子18個月的時候就有幫助他人的行為了,3歲時這種情況變得司空見慣。 但這些行為通常只在沒有直接損失的情況下發生(比如放棄一些你珍視的東西,比如珍愛的玩具)。

相比之下,雖然四歲的孩子能知道分享是一件好事,並且會懲罰那些不分享的人,但他們發現自己做起來非常困難。四歲孩子最不可能在任務中把獲得的貼紙捐贈給一個不知名的同伴

道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更加關心和包容

只有在七到八歲的後期階段,孩子才開始有利他分享行為。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會越來越容易接受公平正義的社會規範。不管得到的東西比其他孩子是多是少,他們會對不公平的情況表示厭惡。

能將他人的經歷融入到自己的決策中是道德思考的關鍵。也正是如此可以解釋為什麼年齡較大的孩子會更關注弱勢社會成員,例如病人和殘疾人。

雖然四歲的孩子關心他人很少,但從七歲開始,孩子們就會關心弱勢群體,將他們放在他們最關心的範圍之中。年齡較大的孩子(7歲及以上)也會了解到更抽象的概念,例如環境。

道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更加關心和包容

培養良好的道德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這需要時間。所以,如果你四歲的孩子似乎更關心他們面前的事情而不在意最需要關心的人,那也給他們時間,他們會慢慢長大的。

有所變化也有相同之處

研究還表明,人的一生中有些道德偏好是不會改變的。在任何年齡段,孩子都喜歡把家庭成員和最好的朋友留在他們心裡最關心的地方

同樣地,壞人罪犯毫無疑問會在關心的圈子之外: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不關心惡霸和強盜。 相比不熟悉的外部群體(例如生活在海外的孩子),孩子們更關心內部成員(認同的人,例如同學)。成年人也是如此。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偏好不會受到影響。只需與外地成員進行更多接觸,就可以幫助培養成人和兒童的喜好和認同感。

道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更加關心和包容

同樣,給孩子講一些殘疾人的故事會減少他們從五歲起對殘疾人的偏見。讓孩子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各種人交往,父母可以使孩子更加寬容,更富有同情心。

促進道德發展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涉及偏見和寬容的起源。瞭解何時出現這些特徵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偏見,促進孩子的道德發展。主要方式有

鼓勵孩子與他人分享

強調群體之間的相似性而非差異性

給孩子讀各種各樣的故事

不要只對孩子說對錯,還要說對錯的原因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幫助下一代獲得良好的道德發展。

參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moral-development-children-become-more-caring-and-inclusive-as-they-age-97465

source:Karri Neldner, PhD Candidate,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Dan Crimsto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Mor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十大熱門文章回顧

為什麼糖會抑制青少年智力發展?

如何幫助孩子調節失望情緒?

面對大吵大鬧的孩子,你該怎麼辦?

集中注意力的12種小方法

培養孩子的自信——從出生開始

遊戲、睡眠、談心……兒童大腦保養“秘笈”

兒童大腦如何保養?聽聽腦科學專家怎麼說

什麼因素會影響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

兒童能否集中注意力取決於父母?

想讓孩子打開話匣子?試試這50個問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