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80%空降兵都陣亡了?爲什麼企業應儘量避免空降兵?

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創業公司在A輪融資之後,企業現有的人的能力不足以支持業務的發展,往往會從外部挖人,動用獵頭將

其它公司有一定業績的員工招過來,這本身是件好事,為企業引進有經驗的人來幫助企業以最快速的方式成長,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有數據統計,80%左右的空降兵主管在進入企業一年後都陣亡了,馬雲也曾經引進過一些國際人才,不是這個公司的CEO就是那個公司的合夥人,但大部分也都離開了阿里巴巴,留下的少之又少。企業老闆往往有個非常偏執的想法,總認為別家的人好,學歷高,自己家的就不行,企業在不斷壯大的期間,對於空降兵的態度應當慎之又慎,處理不好,企業反而死的更快。企業應當儘量避免空降兵,除非你要組建一個新部門。

為什麼80%空降兵都陣亡了?為什麼企業應儘量避免空降兵?

換一波領導就換一波領導班子

領導的更換,意味著從他所在的這個職位開始往下的團隊,很可能要大換血。這個在企業中並不鮮見,企業招空降兵,看的是他的閱歷和經驗,但跟隨企業一起創業一起成長的老員工心裡一定有所芥蒂,和自己年齡相仿來得晚,卻拿更高的薪水坐更高的職位,勢必會讓企業內鬥變得更加的激烈和殘酷。不換掉,可能事事都要忍讓,換掉,會引起一波反抗高潮,處理不好,全盤皆輸。當然事事不是絕對的,換領導但團隊不換的也有,相處的也很融洽,只是把本來有問題的員工給換掉了,這種主動權掌握在這個領導手上,也最能看出這個領導的真正的本事來,在不挖自己老部下的情況下,規整業務的同時還能安撫公司的老員工是非常難得的人才。老員工忠誠度高,業務熟,空降兵閱歷豐富,出身好,你是老闆會怎麼選擇呢?

為什麼80%空降兵都陣亡了?為什麼企業應儘量避免空降兵?

文化不同

公司從成立,一種做事方式就慢慢的形成,做事方式反應出來的是做事態度,進而變成做事習慣,習慣形成一種傳統,傳統演變成一種文化。文化沒有提前設計的,都是員工在日常做事中一點一點“磨合”出來的。每個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空降兵要麼改變自己的文化融入新的團體,要麼改變新的團體的文化讓其適應自己。當然公司在不同階段不同團隊所信奉的文化也不同,阿里從最初的校園文化,中間的鐵軍文化,到後邊淘寶成立後的互聯網文化,每個階段都會形成一種做事風格,每個部門還會有自己的做事風格,試想一下,如果讓開發部有銷售部那種激情狀態,系統做出來還能用麼?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內已經存在的文化和空降兵所信奉的文化做博弈。兩個團隊的整合,兩個公司的整合,本質是文化的整合,或者叫文化的排斥性,最終面臨的一般是一方的退出和離開。

為什麼80%空降兵都陣亡了?為什麼企業應儘量避免空降兵?

帶功利性的績效

首先薪酬,融資後新進員工,尤其是空降兵,往往會打破已有的薪酬體系,薪水會比老員工高一大截,大家都是來賺錢的,這一定會引起老員工的不爽。其次是績效,新官上任除了三把火以外,一定要做的就是業績,數據做得漂亮了,位置也就穩了,自然會帶來大躍進式的績效指標。當然還有反著來的,傳統企業出來的高管,雖然他們的考核很嚴格,但至少是勻速前進的,今年比去年環比增長18個點,只要能增長到這個數就算達到目標,而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這種增長方式是不被接受的,我們以京東為例,營業額在04年的時候是1000萬,05年3000萬,07年3.6億,08年13.2億,10年102億,14年1150億,這種幾何式的增長速度往往不能用傳統企業那種績效管理辦法,很多空降高管不適應,直接走掉了。績效這種東西,設計出來本來是為了企業經營,量化員工工作而做的指標和標準,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員工的表現的成果評估,初衷是好的,但績效一旦和錢掛鉤,味道一定會變的。其實任何東西和錢有關聯,都會出問題的,所以古人有“臨之以利而觀其廉”的做法去測試這個人是否清正廉明。

為什麼80%空降兵都陣亡了?為什麼企業應儘量避免空降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