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爲何說華爲等企業做了件善事?

周碧華:為何說華為等企業做了件善事?


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強大的大數據技術,給人們購物帶來了巨大方便。但勿庸置疑,這些企業本身不生產產品,所以它們並不能保證商品的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消費者總有吐槽、退貨的原因。

昨天上午,“常德品牌· 中國品質”常德優質農產品企業與全國知名企業戰略合作洽談會在長沙舉行。華為、京東、中國中車、中聯重科等70家全國知名企業,還有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採購企業,現場“檢閱”常德品牌農業,之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為、中國中車等名企製造的產品為人類帶來了諸多便利,做了許多好事。但碧華先生認為,昨日之舉,實乃善事。

為何?在當下人們普遍為食品安全而憂、為吃什麼才健康而愁的情況下,這些企業終於可以憑藉自身強大的平臺,將常德產的優質農產品分享給全國人民乃至全球消費者,為人類健康而計,便是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現!

因為,常德品牌的優質農產品就是中國品質,中國品質不僅僅是指產品獲得了國家級稱號,更因為它們是“德品”,是飽含品德的農產品。只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如美女養在深閨,讓廣大的消費者相見恨晚。

在整個中國,以農業而言,湖南常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畜禽和水產品生產基地。8000年前,這裡便有人類種植稻穀,中國20世紀考古百大發現之一的城頭山,便證明中華農耕文明的第一縷炊煙從這裡升起。悠久的農耕史,使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與養殖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常德的農民就誕生過全國植棉勞動模範唐純銀、畢承松,全國種糧勞動模範李光慶;新時期以來,又誕生了油菜專家沈昌健父子、南方葡萄種植專家王先榮(均有史可查),就是常德的幹部援藏,也能幫助當地藏民破天荒種植成功西瓜……

這片土地拜上蒼所賜,高山起雲霧,空氣含香;丘陵區土地富硒,平原區土地肥沃得插根棍子也發芽,因而物產豐富。

有一組數據可見該市農業之牛:全市農業標準化基地達到200個,連續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零事故;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000多家,其中上市企業4家、國家級龍頭企業6家。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累計達到1397個。

米、油、茶、魚、肉、禽……涉及中國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應有盡有,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這裡產生了中國糧食第一股“金健米業”、中國水產第一股“大湖水殖”,還有在香港上市的“惠生肉業”。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是指不同“水土”上出產的物產不同,一個地域的人在飲食健康及教育上所產生的差異,科學的說法是,因為食物結構的差異,對一個地區的人世世代代的智力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我固執地認為,常德人均壽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與食物不無關係(雖然醫衛建設很重要);我固執地認為,常德高考成績在湖南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與孩子們的食物攝取營養不無關係(雖然與教育水平有關)。

這次“德品出湘”,讓我聯想起新中國之初的“八千湘女上天山”,那時的湘女出湘是為穩定邊疆,而此番德品出湘,則是為了國人的健康,我認為意義非同凡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