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引進瓦良格號,烏克蘭幫我們解決兩個最大問題!

瓦良格號是中國從烏克蘭購回的一艘完工率達到68%的航空母艦,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並未造過航母,所以選擇完工了一大半的瓦良格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因為瓦良格號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只需要繼續進行翻修,就可以達到使用標準。而事實也證明,選擇瓦良格號是正確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不僅成為了後來的遼寧艦,而且也為後來國產新航母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當年引進瓦良格號,烏克蘭幫我們解決兩個最大問題!

當然,引進改裝瓦良格號的過程中,也是遇到一些問題的。最開始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關於動力系統的問題。瓦良格號使用4具TB12燃氣輪機,總輸出功率高達20萬馬力,當時已經是安裝好的,但是有消息稱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已經損壞。如果真的損壞了,引進瓦良格號航母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為動力系統沒法用。然而這個問題已經讓烏克蘭解決了,烏克蘭對動力系統進行了精心的維護,瓦良格號的4具TB12燃氣輪機實際上都沒有損壞,改裝好了直接就能用。

當年引進瓦良格號,烏克蘭幫我們解決兩個最大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艦載機,以前中國沒有造航空母艦,自然也就沒有造艦載機。而俄羅斯雖然有庫茲涅佐夫號,但是俄羅斯也不太願意出口為數不多的蘇33航母艦載機。這個問題也是烏克蘭幫忙解決的,中國當時從烏克蘭買到了蘇33的原型機,再結合既有的殲11戰鬥機技術,逐漸找到了艦載機的研發方法,於是才有了後來的殲15艦載機。值得指出的是,烏克蘭當時是把降落尾勾等設備一起賣給中國的,這對於瓦良格號的改裝工作有極為重要的幫助作用。

當年引進瓦良格號,烏克蘭幫我們解決兩個最大問題!

總結而言,烏克蘭在中國航空母艦事業的發展初期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從出售瓦良格號航母到轉讓蘇33的原型機,烏克蘭的支持幫中國解決了不少問題。如今隨著國產航空母艦技術的成熟,中國已經可以依靠自己的技術實力造新航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