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文|砂海墨韻

近2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也是古玩收藏騰飛的20年,紫砂收藏也不例外,價格一路飆升,屢屢刷新了成交記錄。

根據公開資料,下面整理了近20年來紫砂拍場上最貴的10把壺,其中竟有5把都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11 提璧組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顧景舟 制 近現代

成交價 RMB 17,825,000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賣會

我戀紫砂無釉彩,

相見如人披肝膽,

不靠衣衫扶身價,

惟以本質令人愛。

這是一首闡述對紫砂摯愛的詩,詩的作者是中央工藝美院教授,透過詩的字裡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一名藝術工作者對紫砂的痴迷。他正是提璧壺的最初設計者——高莊。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央工藝美院教授高莊來到紫砂廠交流學習。在這裡,他與紫砂泰斗顧景舟一見如故,一個是懂手藝的文化人、一個是懂文化的手藝人,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憑藉多年的制壺經驗,顧景舟在高莊教授的設計基礎上,從紫砂製作的實際出發,經過多次調整與改動,製作出了提壁壺。

這組壺共是一件,可以說是當代紫砂壺中最為經典的,乃是集顧景舟一生技藝於此,是光素器中的巔峰之作。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10 菱花套組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菱花套組(一壺兩杯)

顧景舟 制 近現代

成交價 RMB 19,320,000

遠方拍賣2015春“走進無錫”藝術品拍賣會

款識:顧景洲(壺、蓋、杯)

此壺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稜線凹凸分明,有稜有廓,權衡比例,秀麗可愛。

壺式由線雲壺變化而來,橋鈕與菱花瓣相融,嘴作稜花式,胥出自然,把彎曲恰體,端握方便,壺腹中央束一方腰帶,整個菱線自壺頂至壺底相交成一點,分毫不差。

壺蓋六面可置換,十分嚴密。顧老一生製作的紫砂壺數量不是很多,他有時好幾年才做一批壺,而且把把要求高質量,不滿意的都要砸掉。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9相明石瓢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相明石瓢壺

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 近現代

成交價 RMB 27,025,000

北京匡時2015秋季拍賣會

反面:“為君傾一杯 狂謌竹枝曲。” 相明先生 吳倩並題

正面:畫 “風動疏竹”,落款 湖帆

鈐印:顧景舟(蓋) 戴相明(底)

早在2010年“相明石瓢”就曾亮過相中國嘉德春季藝術拍賣會,經多輪競價最後以1232萬元落錘,創當時紫砂壺拍賣世界紀錄。

在四十年代末顧景舟常往來宜興、上海之間,經鐵畫軒主人戴相明介紹認識了江寒汀、唐雲、吳湖帆、王仁輔、來楚生等著名書畫篆刻家,令顧景舟的創作思想與藝術格調多了不同視野的養分。

1948年,顧景洲主動精心製作五把石瓢壺,除自留一把,餘四把慨贈戴相明、江寒汀、唐雲、吳湖帆。這五把石瓢的佳話,沒有戴相明的搭橋張羅,雅事實在難以促成。顧景舟感念戴相明,對他的情誼,也體現在他專門打造相贈的這把壺的中:壺蓋款是顧景舟,底款是戴相明。

這是在顧景舟從藝多年的生涯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底款“戴相明”。顧景舟的用意,大概是要表明這把石瓢是兩人共同的成果,他要兩個人的名字和情誼刻在一把壺裡,流傳下去。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8湖帆石瓢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湖帆石瓢壺

顧景舟制 江寒汀畫

2015年北京東正春拍

成交價:RMB28,175,000

正面:壺上孤雀雪梅畫 落款 湖帆道兄正畫寒汀

反面:鐫刻“細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為餘畫茶壺倩自題

此把石瓢,即上文中五把大石瓢中贈給吳湖帆的那把,這把則由江寒汀題孤雀寒梅。書畫成,仍由戴相明交貨船帶送顧家,並由顧景舟親自鐫刻。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7九頭詠梅茶具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九頭詠梅茶具

顧景舟 制 近代

成交價 RMB 28,750,000

中國嘉德2014春季拍賣會

自1970年代完成後,此套詠梅茶具一直展示於宜興紫砂廠陳列室,作為當代紫砂的指針性作品,顧老亦多次在陪同貴賓參訪時,介紹自己的得意之作。

這套詠梅茶具達九頭之多,一壺、四杯、四託,彌足珍貴。顧氏極為重視傳統純手工制壺技藝,從手工捶泥到排窯送燒,一砂一泥、一杯一託,親力親為,毫不取巧。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6玉璧提樑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玉璧提樑

顧景舟 制 近代

成交價 RMB30,000,000

江蘇和信2017春拍紫砂專場

2017年在江蘇和信春拍紫砂專場,玉璧提樑壺以3000萬元落槌。玉璧提樑壺,源於提璧壺。

1988年顧景舟大師,在張守智教授玉璧提樑設計的基礎上,參考古代玉璧的圖樣,將蓋面製成“谷紋玉璧”的形狀,故稱之為玉璧提樑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5素帶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素帶壺

陳鳴遠 制 清初

成交價 RMB 31,625,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此壺原為民初收藏巨擘龐元濟藏品,並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錄《虛齋名陶圖錄》當中。

龐虛齋的宜興陶壺部分收藏在抗日戰亂中歸於李氏家族,並輾轉渡海至臺灣,此壺即為其中之一。

其收藏與流傳史頗富大時代的傳奇色彩,是清初宜興制壺巨匠陳鳴遠重要代表作品,流傳有序,可稱傳世珍稀名品。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4南瓜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南瓜壺

陳鳴遠 制 清康熙

成交價 RMB 32,200,000

中國嘉德2016年春季拍賣會

陳鳴遠所制南瓜共有四件傳世,大多藏於博物館,此件為香港收藏家羅桂祥先生舊藏。

壺作七稜腹,卷葉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壺柄,蜿蜒靈動,瓜梗作蓋鈕,挖中空而顯秀巧,南瓜造型活靈活現,渾然天成。

一邊刻“骨清肉膩和且正,摘蘇句。鳴遠”並鈐“陳鳴遠”篆書印章。書法銘文雅健,有晉唐人風格,印鑑與天津藝術博物館所藏《陳鳴遠制天雞壺》相同。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3傳香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傳香壺

陳鳴遠 制

成交價:RMB 34,500,000

2016上海保利華誼首屆藝術品拍賣會

此為制壺大家陳鳴遠所作,其所作方壺都繼承晚明紫砂壺式,而這把傳香壺可謂是圓非圓又方非方,是其真正創發出個人風格之傑作,為方圓之新式。

壺身以內側出筋形式,遺形取神,脫略渾厚敦古而臻於秀骨雅健,壺流則筆斷意連之弧以遺圓意,與方把形成圓方對照。

寓圓為方又能化圓為方,是為陳鳴遠創作於藝術高峰之盛年,融古鑄今而創新的方壺。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2唐雲石瓢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唐雲石瓢

顧景舟制 吳湖帆書畫

成交價:RMB 42,560,000

江蘇和信 2015秋季拍賣會

鈐印:顧景舟(底款);景舟(蓋款)

款識: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藥城兄屬。吳倩並題

此壺是五把大石瓢中贈予唐雲的,壺身一面刻詩文“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藥城兄屬。吳倩並題”;另一面刻竹葉,書款“湖帆”。

詩畫相襯、美不 勝收,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疎枝密葉之間。 竹為花中君子,欺霜傲雪,文士風骨。

此壺工藝精湛、色澤 古雅,頗顯文人雅趣,一如景舟 先生本人,襟懷若谷、卓爾不群。百世垂範不足道, 一蓑煙雨任平生。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NO.1 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20年來最貴的11把紫砂壺!竟有8把出自顧景舟之手

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

顧景舟 制 1959年

成交價 RMB 92,000,000

北京東正2015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1955年,應人民大會堂的定製需求,顧景舟製作了此套松鼠葡萄咖啡茶具,作為對新中國的獻禮。

壺身形制巨大,容積達1400cc,一壺、一糖缸、四杯、四託,共計十頭,杯碟成套,更有造型得西制之意的糖缸成為又一大亮點。

壺、缸、杯無論造型、裝飾風格統一,營造出一個愜意、天然為伴的畫面,充滿了勃勃生機。品茗之時,欣賞其靜中有動,別有一番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