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1、顧景洲為何改名顧景舟?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顧景洲的父親顧柄榮生有三子,分別取名景洲、陸洲、錫洲。

1948年,畫家江寒汀託鐵畫軒的戴相民,將任書博刻的“顧景舟”三字方石章、王仁輔刻的“景舟”二字長方石章,轉贈給顧景舟,“景舟”二字是江寒汀按畫意所起。這年夏秋,顧景洲精心製作的5把石瓢壺就開始啟用此章。

2、配套紫砂茶具的“頭”指什麼?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1959年作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

三件頭——1壺2杯;

五件頭——1壺2杯2碟;

六件頭——1壺4杯1盤;

九件頭——1壺4杯4碟;

十三件頭——1壺6杯6碟。

配套的紫砂茶具,一般是:茶杯數量少,茶壺的容積就小;茶杯的數量多,茶壺的容積就大。但茶壺的容量必須超過配套茶杯的總容量,如“六件頭”壺的容積,必須有6杯左右的容積。配套碟子的口徑,一般應是配套單杯的口徑和高度之和。配套盤,多為10寸大小。

3、壺型是什麼時候開始由大變小的?

壺型由大變小,決定於士大夫飲茶趣味和習慣的改變。

明代的紫砂壺,不但式樣變化多端,壺形大小也大不相同。總體上說,明萬曆之前,崇尚大壺;萬曆之後,壺型日漸縮小。時大彬自和諸多文人結交之後,才改作小壺。以後徐友良諸家,更向這一方面推進,從“盈尺兮豐隆”轉向“徑寸而平柢”。明末清初更有陳子畦、惠孟臣都是“小壺精妙”、“各擅勝場”的名手。

4、存世的大彬壺為何不多?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時大彬作品

時大彬長壽,享年七十有餘,在古代名家中,他一生創作的紫砂壺數量應該是較多的。

但為什麼存世的大彬壺卻非常少?除了紫砂器本身不易保存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大彬壺都被時大彬自己給砸碎了。史書中這樣記載:“每有新作,如不愜意,即行譭棄,雖碎棄十有八九,亦在所不惜。”

成名壺手的壺是黃金白銀,時大彬的“在所不惜”,存續的是“千載一時”的美譽。

5、名家制壺會留下“暗記”嗎?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暗號、暗記,名人常用。《揚州畫舫錄》就記載時大彬曾用大拇指在壺把下端按上自己的指紋做記號。顧景舟曾在上海制壺也是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在仿製時大彬壺時,顧景舟在成品壺內刻了一個小小的“景”字,粘上一點脂泥蓋住。幾十年後,他被請到香港中文大學講課,在陳列室看到了那把被稱作“時大彬傳世器”的壺,他伸手摸到了當年自己留下的暗記,眾人請牙科醫生將曲鏡伸進去驗證為實,引起一片驚歎。

6、“停勻”和“亭勻”有什麼區別?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顧景舟制吳湖帆書江寒汀畫大石瓢壺

在賞析紫砂壺的文章中,常見“骨肉停勻”和“骨肉亭勻”,二者屬於異形詞,但有細微差別。

“停勻”多指“勻稱”。

宋·洪邁在《容齋三筆·紬絹尺度》中,用“停勻”描寫質量:“宜令諸州道府,來年所納官絹,每匹須及一十二兩,其絁紬只要夾密停勻,不定斤兩。”

清·鈕琇,在《觚賸·石言》中,用“停勻”描寫形態:“(端硯)其受墨也,差差鱗鱗,融洽停勻,石與墨得,墨與石親,沛然膏流,油然酎醇。”

“亭勻”多指“妥當”。

現代朱自清在《龐貝故城》中用“亭勻”描寫結構:“這種畫分明仿希臘的壁雕,所以結構亭勻不亂。”

7、紫砂上袁村出現過哪些制壺名家?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先後有陳用卿、惠孟臣、陳鳴遠、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黃玉麟、程壽珍、王寅春等大名家生於斯,長於斯,成名於斯。

少年時代的顧景舟,也生活在上袁村這個紫砂壺發祥地。

一段

這一段位的玩家屬於剛入門,對紫砂知識不甚瞭解,買壺的目的只是為了用來喝茶。所以對壺沒有過多的要求,以實用為主,沒有特別偏愛的器型。一般擁有1到5把紫砂壺,並且經常使用紫砂壺泡茶。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二段

這個段位的壺友,對紫砂壺的好壞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但仍然不會對紫砂有系統的判斷,但是眼光放在相對更好一些的壺上,這個階段的壺友,對制壺人的職稱和名氣比較迷信。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三段

這個階段的壺友,非常強調泥料、工藝的好壞,仍然對壺藝人的名氣和職稱比較迷信,對於沒有名氣的制壺者,基本不會考慮,所以有的時候就會忽略掉一些真正優秀的實力紫砂藝人。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四段

這個階段的壺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選壺體系,不再執著於工手的名氣,而是以泥料和做工來作為買壺的依據。該段位的壺友家中起碼有十把紫砂壺,而且選壺以自己感覺為準,不會人云亦云。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五段

這個段位的玩家,開始執著於深入的瞭解紫砂知識,有自己的知識儲備,懂得分辨壺的好壞,會鑑定紫砂壺。他們看壺多但是較少出手,不過往往一出手就是那些性價比高的紫砂壺,具有一定的撿漏能力。

紫砂:7個冷門知識,7個段位


六段

這個段位的壺友,能一眼看透泥料的好壞,對基本款式、基本泥料的紫砂壺已經是輕車熟路。他們的審美基礎要比第五段更進一步。並且他們已然可以做到以壺養壺,以藏養藏,已經步入了收藏家的行列。


七段

七段位的玩家對紫砂壺的做工、泥料的判斷都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紫砂壺的鑑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並且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一定的實力能夠接觸到紫砂壺的設計和製作。他們遇到心愛的紫砂壺會一擲千金,毫不吝嗇,已經到了“手中無壺,心中有壺”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