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老師工資上漲落實,還可能會有車補?

教師節快到了,各種真真假假的好消息,哄老師開心吧?這不,網上又開始傳,國家將落實教師補貼,教師車補方案即將出臺……

國家再次發文明確表示: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收入水平!還會有新補貼!

8月初,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慶祝2018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開學了,老師工資上漲落實,還可能會有車補?

7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還專門強調:“沒有達標的省份要限期整改達標,這件事不能再耽誤了,一耽誤就是一代人,必須加快推進。”

補貼:及時足額髮放

要及時足額髮放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的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

更有傳言,大家心心念唸的教師車補要來了!教師車補怎麼發,發多少,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一直都吆喝教師的工資和公務員要持平,但是定了這麼久,這項政策遲遲沒有落實,其實教師的工資和公務員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些福利待遇上,就明顯落後於公務員。其中最令人稱道的就是車補,最近有部分省份事業單位開始進行車補,所以說同屬於事業單位一部分的教師,車補什麼時候能落實。

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這也意味著教師的工資有了法律保障。

公車改革進行中,教師車補到底該不該發?

發放車貼是車改的重頭戲,因為取消了原先配備的公車,所以要發車貼。例如車補以職務的高低拉開檔次是絕對不公平的,職務的高低已經在工資收入分配的時候已經體現,所以車補該如何發,也是改革遲遲不能推進的問題。

學校沒有配備公車,教師去家訪、開會、培訓等就不是從事公務?難道我們這個社會只有以前配備公車的人員在忙公務?難道教師就只有在學校教書育人,就沒有其它公務了嗎?以前學校不配備公車不合理,教師不參加車改更加不合理。所以車補的到來肯定會有,但是何時到來才是問題的關鍵!

預計鄉村教師車補相對多些

預計教師的車補主要會根據路途來決定補貼,也就是意味著路途越遠路費就越多。這樣子一來,在城市的老師可能相對於鄉村的老師的車補就要有一定的差距了,但是如何具體劃分標準,這個就需要之後的文件制定啦,同時基層教師的車補就算有,可能也不會太多。

老師領個車補有多難?

其實參考我們公車改革的目的,廣大教師要想發放公車補貼這個真的有點難。

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準為:科級幹部到局級幹部是從500元到1300元。中央還給各地劃定了“三條紅線”。

一是改革後公務用車交通補貼支出總額必須低於改革前的公務用車運行整體費用;

二是地方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不得高於中央車補標準的130%,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標準不得高於中央車補標準的150%;

第三條紅線是改革以後不能既拿錢又坐車。

我們的用車補貼來源基於公車的使用費用。如果我們停用公車後發放補貼的費用高於公車使用前的費用,那這樣車改還有什麼意義呢?那就成了大家普遍發放福利了,這也是國家禁止的。

本身機關事業單位中的學校公車就非常少。中小學的校車制度是後期建設起來的,不納入公車改革。一般來說,老師們的家訪交通補貼都是採取實報實銷的方式解決,不會專門派車拉老師們去學生家中家訪。從這個角度來講,老師們能夠平均到的公車補貼非常少。

但是我們改革必須要注重公平,機關事業單位是一盤大棋,所有人的標準都應當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公車補貼發放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總體來看,機關事業單位這次車補改革,不太可能按照崗位等級發放了。江蘇等一些地區,對於老師分別給予200到400元的車補,這是一種普惠式的實驗。

實際上隨著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汽車已經是廣大家庭的代步工具,用車補貼也應當考慮到最平均的大家實際消耗來確定標準。

隨著各地財政力量的不斷增強,對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包括教師發放事業單位公車補貼是肯定能夠實現的。不過肯定會隨著當地的經濟社會情況不同,標準也不太一樣。

希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讓我們的公車補貼成為普惠式的大家的福利,畢竟車輛都是我們大家普通的代步工具。

工資待遇不低於公務員,已經說了三年了,希望這次不是兒狼來了。

教師行業本就艱難,在增減難度的同時,若是基本保障都跟不上,教師不能單單憑藉一腔熱血和職業道德生活。

老師,你暢想過車補嗎,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