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技術爲何幾十年都沒突破?

手機續航能力一直是困擾大家的問題,手機廠商也為此費盡心思,奈何總沒兩全其美的辦法。手機做薄了後,電池容量就要變小,往年很多產商都對手機厚度極致追求,後來因為續航太差,得不償失;現在各家廠商基本都已放棄了這種做法,但受限於手機空間大小,續航也只能說一般。目前要想續航更長只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增加手機厚度,第二種就是增加手機尺寸。現在廠商基本都是採用第二種方法,把手機屏幕越做越大,留給電池的空間也就大,相應提升了續航,那麼很多人就想,為什麼不把電池容量做得更高呢?

電池技術為何幾十年都沒突破?

答案是沒辦法,實際上電池技術已經幾十年沒有新的突破了,鋰電池還是幾十年前的那個鋰電池。

那麼電池技術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還沒有突破?電子產品可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想要明白為什麼止步不前,我們先了解電池的原理。現在我們用的都是鋰電池,鋰電池是化學電池,靠正負極材料相互反應,導致電子流動,從而實現電流。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想要提升電量只能改變材料,所以電池技術要想有大的進步,靠工藝進步是不行的,得靠合適材料。

電池技術為何幾十年都沒突破?

怎麼才能得來合適的材料?沒有捷徑,只能挨個試,之前人們就是經過反覆試驗發現,正極用鋰,負極用石墨,效果最好,所以在1970年發明了鋰電池。

所以要想有新的突破,得找比現在效果更好的正負極替代材料,但是對這些材料的要求又十分苛刻。

1、良好的安全性,得滿足各種極端的試驗。

2、循環壽命長,至少得循環幾千次。

3、能量密度高,佔用體積小。

4、不會太過於汙染環境,或者有劇毒。

5、成本低,不然研究出來也沒用。

電池技術為何幾十年都沒突破?

同時滿足上面的材料少之又少,因此這也算是材料科學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是一大寶藏,誰要是找到這種材料,就相當掀起一場電池革命,可以獲得的財富無法想象。

因此在電池本身上做突破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現在廠商都開始“曲線救國”,發展超級快充,短時間可以充進不少電,讓手機電池容量問題不那麼影響生活。

雖然電池技術很久沒有突破,我們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但新技術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希望能從科研人員那裡傳來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