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为何几十年都没突破?

手机续航能力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手机厂商也为此费尽心思,奈何总没两全其美的办法。手机做薄了后,电池容量就要变小,往年很多产商都对手机厚度极致追求,后来因为续航太差,得不偿失;现在各家厂商基本都已放弃了这种做法,但受限于手机空间大小,续航也只能说一般。目前要想续航更长只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增加手机厚度,第二种就是增加手机尺寸。现在厂商基本都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把手机屏幕越做越大,留给电池的空间也就大,相应提升了续航,那么很多人就想,为什么不把电池容量做得更高呢?

电池技术为何几十年都没突破?

答案是没办法,实际上电池技术已经几十年没有新的突破了,锂电池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个锂电池。

那么电池技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突破?电子产品可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要明白为什么止步不前,我们先了解电池的原理。现在我们用的都是锂电池,锂电池是化学电池,靠正负极材料相互反应,导致电子流动,从而实现电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想要提升电量只能改变材料,所以电池技术要想有大的进步,靠工艺进步是不行的,得靠合适材料。

电池技术为何几十年都没突破?

怎么才能得来合适的材料?没有捷径,只能挨个试,之前人们就是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正极用锂,负极用石墨,效果最好,所以在1970年发明了锂电池。

所以要想有新的突破,得找比现在效果更好的正负极替代材料,但是对这些材料的要求又十分苛刻。

1、良好的安全性,得满足各种极端的试验。

2、循环寿命长,至少得循环几千次。

3、能量密度高,占用体积小。

4、不会太过于污染环境,或者有剧毒。

5、成本低,不然研究出来也没用。

电池技术为何几十年都没突破?

同时满足上面的材料少之又少,因此这也算是材料科学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一大宝藏,谁要是找到这种材料,就相当掀起一场电池革命,可以获得的财富无法想象。

因此在电池本身上做突破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厂商都开始“曲线救国”,发展超级快充,短时间可以充进不少电,让手机电池容量问题不那么影响生活。

虽然电池技术很久没有突破,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但新技术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希望能从科研人员那里传来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