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赴港IPO,又有千名千萬富翁將誕生?

小米赴港IPO,又有千名千萬富翁將誕生?

兩年前,參加兩會的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現金流充裕,5年內不考慮上市。

然而不到三年,2018年以來,小米上市消息日日刷新。

終於,萬眾矚目的小米上市,在今天(5月3日)選擇落地。

小米今天上午正式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預計融資將超過100億美元,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同時小米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招股書顯示,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不過,小米沒有公佈具體上市時間。據香港經濟日報昨日報道,小米本週三(5月2日)遞交上市申請,最快6月底至7月初掛牌,亦即6月中招股。

Part 1

一年時間力挽狂瀾,成功逆轉

往前推兩年,小米遭遇了滑鐵盧,幾乎所有人都在唱衰小米。

2016年,小米遭遇了長達4個月的缺貨危機,每個月的手機出貨量數據,對小米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關於“小米估值暴跌”的報道稱,小米已經是“亞洲黑莓”,估值從頂峰時期的450億美元下調至40億美元,暴跌了400多億美元。

這一年,小米沒有公佈2016年的銷售額。

不過,面對這樣的頹勢,小米只花了1年時間就實現了成功逆轉。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小米在2017年四季度銷量猛增96.9%,出貨量達到了2810萬部,市場佔有率由2016年同期的3.3%躍升至7%,排名世界第四。

小米的營收也在2017年突破了千億大關。

小米赴港IPO,又有千名千萬富翁將誕生?

要知道,阿里攻克“千億營收”大關用了17年時間,騰訊用了17年,華為用了21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蘋果用了20年,而小米只用了7年時間。

Part 2

“同股不同權”,決策權在誰手中?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

小米赴港IPO,又有千名千萬富翁將誕生?

招股書顯示,小米正建議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根據該架構,公司股本將分為A類股份和B類股份。

對於提呈公司股東大會的任何決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1票。唯有極少數保留事項有關的決議案投票除外,在此情況下,每股股份享有1票投票權。

雷軍和林斌持有股份為A類股,每份可以投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為B類股,每份可以投1票。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Part 3

用激勵留住人才,1000名員工將成為千萬富翁

企業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如何把員工打造成高執行力的優秀人才,又如何留住他們?

小米使用了激勵的手段。

首先,在薪酬方面,雷軍制定了一套組合方案,給加入的人才進行選擇。你可以選擇和跨公司共一樣的報酬,你也可以選擇獲得部分的報酬,然後再拿一部分的期權。

大部分人選擇了薪酬+期權的薪酬模式,因為拿到手的薪酬足夠員工平時的生活所需,而期權的持有也能激勵他們跟公司一起奮鬥,同步成長。

小米用一套打造利益共同體的方案,把員工和公司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員工自願配合公司的成長節奏,提高自身的戰鬥力。

小米赴港IPO,又有千名千萬富翁將誕生?

據小米今天在香港提交的招股書,5500名員工分得500億股權,人均近1000萬,上市半年後解禁。

以後,小米員工的身家,可以根據工號來判斷,前100號員工在小米上市後成為億萬富翁,前1000號員工成為千萬富翁,百萬富翁則多如牛毛。

不說了,小編只想說一句:想認識工號前1000的小哥哥,哈哈哈哈~

股權作為企業原生性的底層力量,如何利用股權引進牛人,並進行合理的股權分配?如何利用股權為公司和員工賦能,推動企業的終極共創?當你想給公司導入股權激勵,不知什麼時候分?分給誰?分多少?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