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是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的普魯伊特-伊戈的住宅區嗎?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上圖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的普魯伊特-伊戈住宅區,由美國世貿中心的設計者山崎實所建,包含33幢毫無特徵的住宅樓,那裡因犯罪,骯髒與社交障礙而臭名昭著。

還是香港不足2㎡的棺材房?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上圖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將近20萬人生活的不足2㎡的棺材房。裡面的人如螻蟻一般,生活在極小的空間內,甚至連進出也要像動物般爬行。

溫斯頓.丘吉爾說過,我們塑造我們的建築,而後我們的建築又重塑我們

因為城市規劃、因為經濟發展,我們建了以上建築,但也因為以上的建築,讓住在裡面的人跌進犯罪的漩渦,讓人沒了尊嚴、喪了人格。

在任何媒體上看到這樣的報道,都足以讓人觸目驚心,都足以讓人懷疑自己還到底是不是個“人”。我覺得這些,就是最糟糕的建築。

而在我身邊,我實際見到的最糟糕的建築是這樣的。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這些是普通家庭能上得起的、最常見的教學樓樣式。與其說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學校,倒不如說是一個潮溼陰冷的監獄,冰冷的鐵柵欄、單一的色彩。

我們見過有設計感的餐廳,都知道好的餐廳環境更能讓人心情愉悅;也見過充滿設計感的辦公大樓,都知道一天待10個小時的地方馬虎不得;我們也見過充滿設計感的娛樂場所,都知道好的環境更能讓人身心放鬆,但是唯獨很少見到充滿設計感的學校,尤其是中小學。

公立中小學教學樓建得千篇一律,沒有仔細想過還以為教學樓天生就長成這樣,再加上國家威信的加持,那些千篇一律、死氣沉沉的教學樓大行其道多年,而不被人發覺。

一方面是學生的家長,最關心的是教學配置或者師資吧,教學樓?能遮風擋雨抗震就行,沒有這麼多要求。

另一方面就是建築公立學校中間的利益鏈特別複雜。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學校要選購地面材料,可能一家非常好的國際品牌的報價在200塊,但是學校獲得這些信息的來源很有限,而學校工程很多都是國有的大企業承包的,那麼這個總包方給學校報的地面材料價格,可能會把國際品牌變成400塊,把國內的報價80塊的報成300塊。

最後這家學校花了300塊錢買來一個質量很差的產品,而且地面PVC的材料兩年就需要更換,因為損耗太厲害。然後每一個利益相關者又可以重新再循環一遍以上過程。

材料都保證不了的建築怎麼保證設計??

最近,江蘇的一所百年名校的隔離牆,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南都週刊的一篇名為《蘇州有堵牆:“百年名校”隔離雙面現實》的文章,介紹了一堵在該名校裡的一堵牆隔離出來的兩種人性:一邊是住著3萬/㎡學生家長的憤怒,另一邊是遠在5公里之外、那些菜攤上的學生家長的委屈。很慶幸及時看了這篇文章,因為在發出來的第二天,文章就被刪了。

開學季|你見過最糟糕的建築是什麼?

由學校環境引起的家長們的公憤,足以見得學校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

教育的本質就是喚醒,喚醒孩子內心的熱愛,喚醒他們追求美好人生的力量,而不是公憤、不是不公,不是因為利潤不夠多,就抑制學生們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