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長平之戰,秦國慘勝之後國力空前虛弱,爲何其他五國沒有伺機採取軍事行動?

公元前1046


長平之戰作為整個戰國時代的轉折點,此役之後東方六國就再也沒有能力來對抗秦國了,秦國統一也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其實其他五國最好的時間不是在長平之戰之後,而是在長平之戰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長平之戰結束了那麼也就意味著其他國家即使再聯合攻打秦國也是不可能的了。

長平之戰根據歷史的記載,秦國應該有大概六十萬的投入,趙國大概45萬人,那麼在白起給秦昭襄王的上奏中看到,秦國的傷亡過半,但是這裡面應該大部分只是負傷,而不是陣亡,因為僅僅只是過了八年,秦國就發動了邯鄲之戰,而這時候的秦國又排除了大約三十多萬的軍隊,可以想象此時的秦國全國的軍力是其他國家不能對抗的。而且這個時候秦國的戰神白起還是在的,魏楚韓等國都是被白起打怕了。

秦國不光是在軍事上完勝其他國家,在經濟上,還有君主的才能上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更重要的還是秦國的政治制度,這個時候只有秦國完全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而其他比較強大的幾個國家在各個方面都是無法和秦國對抗的,趙國就不多說了,這個時候剛經過長平的慘敗,之後還要燕國的騷擾,自顧不暇。楚國呢,雖然經過白起的幾次攻楚,秦國佔領了大片的楚國領土,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時候除了秦國,楚國應該算是第二號國家了,但是楚國也是被白起打怕了,而且楚國一直都是貴族制,其實楚王的權利完全沒有秦王的大,到秦國滅楚的時候,也只是項燕的二十萬人站出來,其他的貴族自己國家滅了都還是沒有站出來,魏國呢,雖然戰國初期是巨無霸,但是魏武卒不在了之後,這個時候全國上下大概只有十萬軍隊了,這個是魏國最後的家底,魏國也是輕易不會拿出來的,而正是秦國把魏國打怕了,魏國也是不敢輕易和秦國開戰的,魏無忌竊符救趙就可以看出魏國但是是多麼的怕秦國。齊國呢,雖然作為戰國中期的的大國,當時可以和秦國可是東西二帝,和秦國不相上下,但是五國伐齊之後,這個時候已經是三流國家了,而且齊國經過了五國伐齊之後也是不再過問任何的國家之間的利益問題了,可以看到秦國把其他五國滅了,齊國都還是無動於衷。其他的兩個國家,燕國和韓國就更不用說了,韓國這個時候可以說保住自己的土地就不錯了,秦國本來採取的就是遠交近攻,燕國就是交好的對象,不然也不會在趙國背後捅刀子了。

而之後魏無忌帶領五國軍隊攻秦,在河外大敗秦軍,五國聯軍攻了函谷關外,秦國也是堅守不出,聯軍沒辦法只有撤退,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公元前241年了的事了,已經距離長平之戰十幾年了,這一年也是秦王嬴政登基了。嬴政用十年時間,於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


小伍講歷史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為何秦趙對決於長平時,其他五國選擇了觀望。

秦國在長平之戰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弱齊、弱楚,魏國和韓國更是被打的找不著北

秦國的崛起是建立在魏國的崩潰之上的,秦國一崛起就意味著山東六國要為之一振,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擁有函谷關和崤關之固,又有涇渭流域之富庶,如此基業遇上商鞅變法,實力增長遠遠超過其他六國。

所以秦國一崛起就將魏國霸權擊敗,使得楚、齊、趙先後崛起。秦惠王時期,便通過連橫將魏韓徹底給廢了,並且大大的削弱了楚國。到了秦昭襄王時期,更是直接揮師楚國,白起一戰攻克楚國都城,使得楚國失去北方的上庸之地,至此楚國失去了北進中原的跳板。

而弱齊則是依靠秦國為率領五國共同討伐齊國,因為齊國相信吞併宋國,惹怒了原本合縱伐秦的其他五國,於是倒戈向秦,共同伐齊。這一戰使得齊國差點滅國,至此齊國國本動搖,失去了爭霸之國本。

所以長平之戰開始之前,其他五國根本還沒有恢復國力,都是處於對秦國的恐懼之中,並且當時秦國還派出了十萬大軍時刻提防著楚國,也就是說楚國敢出兵,那麼其後方可就不保了。而楚國也是秦國認為的當時存在的唯一威脅,不過當時秦國故意不暴露白起的行蹤。

所以長平之戰後,唯一一個能抗衡秦國的趙國一倒,六國開始了人人自危

長平之戰後,六國別說是攻打秦國了,紛紛都是跑去向秦國示好。此時六國已經是失去同秦國對抗的勇氣和實力了,在絕對的實力之下,六國只能拜拜神,祈求上蒼了。


小司馬遷論史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決定戰國最終走向的重要一戰,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因此成為歷史上、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而這一戰過後,山東六國再無一國有實力可以撼動秦國氣吞八荒、統一全國的進程。

那麼在這場戰爭過後,雖說秦國取得勝利,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元氣大傷!在這樣兩強具傷的情況下,為何山東其餘五國沒有一個趁此良機出兵攻打秦國吶。

其實原因不用說太多。看到下圖便很明顯的看得出,長平之戰主要發生在公元260年,此時的秦國疆域已經佔據整個中華大地西邊。秦軍在長平之戰中殺害了趙軍45萬人,儘管秦國自身也損失嚴重,國力被掏空,實力大減。但是憑藉著殘酷殺死趙軍20餘萬俘虜的淫威,山東六國無不戰戰兢兢,而且此時秦國依舊是猛將如雲,戰神白起尚在,王齕、蒙驁、嬴摎尚在,且國內國民因戰勝而情緒高漲,軍事戰鬥力依舊強大,山東六國早已經怕得要死,更談不上主動挑戰這個虎狼之師秦國。

再者很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在想為何不能組成五國聯軍聯合攻擊秦國,其實也很簡單,其他山東五國此時基本都缺乏賢臣明主,早已經被秦國嚇破了膽子的山東五國,根本沒有任何一國能夠挑起大梁,趁此機會,放手一搏。只能等著秦國休養了幾年以後,開始了蠶食山東六國的進程,並在幾十年以後,秦王嬴政繼位,徹底發動了滅亡山東六國的戰爭。至此,戰國結束,大秦帝國正式統一中國。


珞珈山的貓


趙國國力比秦國弱很多。人口也少很多。趙國人口約在200多萬。秦國約在300多萬(秦國統一六國統計人口也才2000多萬)。這個從趙國被坑殺後,家家有縞素可以看出趙國是幾乎把國內精壯勞力都派出了。。秦國有關中糧倉,又有李冰的都江堰後的巴蜀糧倉。雖然運輸困難,但是還是有好處。軍力也弱於秦軍。常平之戰前期廉頗和秦軍打過幾次野戰失敗了。所以廉頗才堅守。想讓秦軍不佔而退。但是秦軍也損失不少。打到後面,打守了三年多。趙國缺糧,向列國借糧食。列國希望秦趙兩敗俱傷。解除自己的威脅,所以都不借。導致趙國打不下去了。要知道200多萬人的國家要支撐50多萬軍隊(包括後勤補給人員,古代生產力很低。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畝產生產的糧食非常少,要多生產,就需要很多勞力)三年多,可想多艱難。秦國用白起希望打殲滅戰(說白了就是自己損失小,對手損失大)。趙國如果不用趙括,可能不會被坑殺。但是趙國敗是肯定的(國力和列國決定,列國不希望出現強大的鄰居),那秦國就肯定是慘勝。對秦國來說,慘勝也是敗了。


只愛國不愛dang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間的戰略決戰。由於趙王的急於求勝,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掉了穩紮據守的廉頗,被秦國名將人屠白起痛擊弱點,分割包圍殲滅,秦軍大勝進佔長平,坑殺趙軍40萬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也損失慘重。這檔關口,為何其他五國沒有伺機而動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各國實力羸弱。一度強大的齊國在五國合縱痛打下幾近滅國,即便是在田單的努力下得以復甦,然而早已不及當年;韓國在申不害變法中剛有點起色,就被魏國和秦國狠揍,始終沒能發展起來;魏國也曾是個強國,但在與齊的幾次交鋒中,國力衰退;楚國在秦國“遠交近攻”策略打擊下也沒有了脾氣,加上士族分治等原因,早就沒有了中氣;燕國在樂毅變法中取得的成果也在與齊國的對戰中被打回原形。這麼看來,在長平之戰以後,即便秦國力大損,也遠非其他五國能及,除非聯合攻打,不然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單獨取勝,誰也不願意做這隻出頭鳥。

二是秦國霸威不減。長平一戰,秦國雖傷亡慘重,但坑殺40萬人的制霸手段令五國不寒而慄,從後期秦國依舊能組織軍力包圍邯鄲來看,秦國依舊擁有較強的軍事力量。更何況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就已將勢力伸入五國,但凡有任何異動,只要秦國不滅,緩過來必定要進行反撲,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冒著亡國的風險採取行動。戰國末年,人才將領也多聚於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已然保有絕對的人才優勢,這也是其他五國忌憚的因素。

三是五國間積怨頗深,難成合力。五國不做任何輕舉妄動,皆是從自保出發,這雖然看起來目光短淺,實為大勢所趨之必然。在各國利益紛爭抗衡與秦國“遠交近攻”的不斷攪和下,五國之間皆曾有不同層度的摩擦與爭鬥,彼此間的信任值極低。聯合往往要建立在利益的趨勢和彼此的信任上,聯合攻秦的勝算並不高,在信任值過低的基礎上,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失敗的代價過高,是各國畏縮不前的另一個原因。


國家人文歷史


長平之戰秦一戰殺趙卒四十餘萬,各國己喪膽,再說秦外相遠交近攻之策己奏效,其餘五國難成合縱之勢,自顧不暇還能合縱攻秦?秦用重兵守函谷關,就算五國來攻,也無勝算。


匆匆過客6868


先來看看秦昭襄王在位時期戰國的兩件大事:

一、公元前284年,燕軍統帥樂毅率五國兵馬伐齊,並幾乎滅了齊國。
二、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以秦國勝利結束。

之所以提這兩件大事,就是因這樂毅伐齊對戰國形勢影響太大了。此前秦國雖號稱“虎狼之師”,但東方還有齊國足以與之抗衡。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力空前強大,足以與秦一戰。然而,在當時幾強並立情況下,齊湣王和趙武靈王的錯誤決策,讓本有機會勝出的齊趙兩國,徹底失去機會。

齊湣王上臺後,對外積極擴張,不顧一切消滅宋國,慘遭五國伐齊,從此一蹶不振。此後雖然齊國在田單努力下復國成功,但齊國已從與秦並立的強國位置上掉了下來,再也無法與秦國等抗衡。

再說趙國,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改革極為成功,但在太子的人選安排上卻歪招迭出,不但造成趙國內局勢不穩,最終連自已也被活活餓死。後繼的接班人沒能繼續推進改革,使趙國強盛的軍力沒能與經濟實力相匹配。這一弱點在長平之戰中充分暴露出來。

長平大戰前,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山東各國。

長平之戰從發起到最終決戰,規模越打越大。面對長平前線近百萬大軍對峙,秦趙兩國最終都明白,這將是決定命運的一場決戰,無論秦趙誰勝負,都將改寫自身命運。兩國除了在軍事上拼命外,在外交上也拉開了角逐,秦國放出風聲,誰支持趙國,就是與秦國為敵。趙國也同時向其它五國發出外交求援,但礙於秦國強大的實力,沒一個國家敢輕言援趙。

五國絕趙,不僅僅因為戰略短視,而是形勢使然。

從長平戰後的形勢看,雖然說五國拒絕援趙確實是戰略短視,但當時的局勢,讓各國也沒有任何選擇。長平之戰前,秦國的觸角已伸向其它國家。如果五國援趙,萬一秦國久攻不下,採取與趙和解的辦法呢?那麼極有可能下一步秦國先攻打其它國家。戰國時代,人才輩出,山東六國並非沒有人看出五國絕趙的風險,但形勢緊迫,先自保再說。


華哥雜談


長平之戰雖然秦國也算是傾國之力,但是戰勝後,秦國起碼還有30萬左右的正規軍,而且如果有需要,秦人是可以全民皆兵的,這個也不是沒有過。而趙國呢,基本上損失全部戰鬥力,想要再次東山再起,起碼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放下趙國,說說其他五國的實力。最強的是楚國,但是楚王其實更像是另一個周天子,楚也是個邦國聯盟而已。下來是齊國,但是齊國更願意當好其他四國的後勤部長,不是太願意直接和秦國交鋒。燕國存在感太低(可能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對付秦國,而是如何雪恥齊國),韓國實力太弱,魏國在長平之前就已經被秦國玩殘了。其實五國也在看,看趙國這個榜樣,想自己的問題,40萬所向披靡的趙軍啊!自己都在掂量自己能不能打過這40萬趙軍,而不是坑殺40萬趙軍的秦軍。掂量的結果就是齊楚勝也是慘勝,韓魏燕連慘勝都做不到。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與其死戰,不如保存實力,都不想當下一個趙國。長平之後其實山東六國都沉浸在如何自保的悲哀情緒之中,根本沒人想也沒人敢想反攻秦國。這個悲哀的情緒其實才是六國最大的敵人,而不是秦國。秦國的迅速崛起,秦軍的所向披靡,秦人的團結一致,都是讓六國腿肚子打抖的因素,再加一個人屠白起,真的是自己嚇壞自己的。反過來說,老秦人就是這麼的牛逼。我在很多地方都說過,秦人在統一六國之前,一直在都在逼自己,都在告訴自己,這一戰不勝,我們就可能被六國打回隴西放馬,也正是這種憂患意識,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才是他們所向披靡的真正原因。


輪迴的刻度


很多人以為戰國七雄之間實力是均衡的,並且一致對抗秦國的,其實這是對這段歷史的不瞭解。

先從實力上說,雖然長平之戰時,還是號稱戰國七雄,但是這裡面的燕、齊、韓、魏都是有水分的,只有秦、趙、楚還有實力。

以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左右,為基點,說說當時各國的情況。

大部分人認為楚國應該是很厲害的啊,地盤大的一比,但是楚國在公元前279年於秦國的鄢郢之戰中,楚國損失數十萬軍民,別都鄢城和國都郢城均失陷,最後割讓大片土地給秦國才算罷休,就這楚國還算是五國裡實力最強的。

很多人都已經齊國很尿性啊,在春秋戰國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超級霸主的存在的,但是不湊巧的是,公元前284年發生了五國伐齊,在燕國主導下,聯合秦國和三晉來伐齊,最後只差兩城就徹底滅了齊國,後來齊國得以復國但是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至於,三晉中的魏國和韓國已經是強弓之沒了,韓國從來都不行,魏國是開始很行,逐漸不行,到戰國後期的時候,基本已經無力和秦國對抗了,其中魏國還好一點,韓國根本就不行,長平之戰也是因為韓國的上黨郡引起的,秦國打敗韓國上黨已經唾手可得,但是韓國把上黨獻給了趙國,這才引發秦趙之間的一戰。

至於,燕國,在長平之戰後想趁趙國剛敗,偷襲趙國,結果被趙國一頓暴揍,就這樣的,根本沒有實力參與到秦趙之間的爭霸。

所以,在體量上,秦、趙在一個水平上,剩下的加一起估計也只能湊成一個體量。在長平之戰之前的二十年裡,齊國和楚國都受到了極大的挫敗。

但是,秦國厲害就厲害在不止軍事厲害,在外交上也很厲害!在五國伐齊之前,秦國的基本國策是魏冉的“近交遠攻”,到五國伐齊成功之後,秦昭襄王及時改變策略,採納范雎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就是結交燕、齊然後攻打三晉。所以,在長平之戰的時候,燕國傾向於秦國(燕國一直受趙國和齊國的氣),而齊國雖然沒有傾向於秦國,但是保持了中立。

所以,能救趙國的,只有楚國和魏國,在長平之戰後沒有發兵,但是在秦國開始攻打邯鄲的時候,在秦趙打的筋疲力盡的時候,魏楚聯軍擊潰秦國,並且瓜分了秦國東出以來所有的領土,可以說,其他幾國並不是不幫,而是各懷鬼胎,尋找時機,只有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時候,才能出擊。

另外,史論縱橫認為和白起也有關係,原諒史論縱橫是一個白起粉(當然不是指殺人),從秦國打敗韓魏聯軍,到攻佔楚國首都,到長平之戰,這些戰果都是白起的,對,你沒有看出,白起的個人史,也是秦國的發展史,但是長平之戰後,白起拒絕發動邯鄲之戰,後被秦昭襄王賜死,白起一死,估計也壯了魏國和楚國的膽。


史論縱橫


目送歲月,目送歷史。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通過“胡服騎射”將趙國從一個二流國家變成了一流的強國。趙國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可以和當時的秦軍硬碰硬的搏殺,勢均力敵。所以,在戰國末期,趙國成為了山東六國抵禦秦國進攻的主力。從秦國的角度看,要想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也必須要把最難啃的骨頭——趙國,一舉擊潰。


基於以上的背景,秦趙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大戰。公元前262年,在長平,秦趙之間的大戰來到了,雙方投入了近百萬的軍隊,且曠日持久,直到公元前260年結束,人屠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趙國敗,秦國慘勝。長平之戰是戰國末期爆發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對秦趙雙方的國力都造成了極大的消耗。


在長平之戰勝利後,白起兵鋒直指邯鄲,準備一舉滅掉趙國。可是因為范雎的巧言令色,秦昭王同意了與趙國議和的提議,下旨撤軍,秦國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後來,秦昭王因為趙國失信,準備再次興兵伐趙,可是白起根據形勢分析,指出了此次出征必然兵敗。秦昭王勃然大怒,與白起產生了間隙,並最終賜死了白起,可憐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代戰神的下場竟如此悽慘。

隨後,秦軍出兵包圍了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可是魏國不敢得罪秦國,始終作壁上觀,趙國平原君親赴魏國面見信陵君,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並請看在三晉同源的份上,懇求魏國務必發兵持援。信陵君找到了候和朱亥二位壯士,用計竊得兵符並誅殺大將晉鄙,終於率領魏軍趕到邯鄲城下。於是趙軍與魏軍裡應外合、兩面夾擊,致使秦軍傷亡慘重、大敗而歸。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

李白的《俠客行》曾寫到: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這之後,秦國退回函谷關,呈現戰略收縮之態,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被延緩了。所以說,長平之戰後其他諸侯國還是採取了一定的軍事行動,不管主動還是被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