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胡小兵

又是一年七月會,面對如今過會的冷清,於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兒時過七月會的熱鬧情景。

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那時,大家都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那時,儘管經濟並不富裕,物質也並不富有,但是鄉情,親情很濃,很重;那時,平時大家節日縮食,所以,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穿新衣,戴新帽,割上幾斤肉,買韭菜、豆腐、木耳,黃花,會臊子,吃香噴噴的臊子面,那個香啊!那個美啊!至今讓我回想起來都是口水直流,回味無窮。

那時我們會在過會的前一天用盆子端一盆子麵粉,用紙包一點鹼,去北村壓面,有時,外村的人也會拉著壓面機來我們村子裡壓面。於是,大家端著麵粉,拿著簸箕或者篩子,排成長長的隊等著壓面。

過會的當天中午是陝西的名小吃臊子面,這是八百里秦川,關中平原的特色。下午,弄上幾個小菜,來點小酒或者飲料,親戚朋友圍成一桌,一邊吃著菜,一邊喝著小酒,小孩和婦女喝飲料。於是,大家談天說地,敘親情,話友誼,好不愜意。菜可以是現炒的,也可以是涼拌的,這些食材都是在前一天村裡幸福巷的大十字的集市上早早地精心採購的,既新鮮又便宜。

那時,三堰村三個自然村,東村、西村、北村,就屬我們東村的人最多,面積最大。所以,那時,因為逢年過節而臨時形成的集市就在我老家門前的大十子,熱鬧非凡。

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那時,集市往往是一地難求,為了早早地佔一塊地方做生意,有人就提前用白灰在十子黃金位置撒上線,圈一塊地方。那時,為了做生意,周圍村子的人半夜起來開著各種農用車拉著過節的貨物,早早地趕來佔地方,以求生意興隆。有時,為了爭一塊地方,那些做生意的互不想讓。於是,有時會發生口交,大吵大鬧的,把正睡覺的鄉親從夢中驚醒;於是,被吵醒者便難免會嘮叨幾句,抱怨幾句,然後再接著繼續睡覺;於是,半夜三更,天還是黑漆漆的,而我們老家門前的大十子早已經是人聲鼎沸了。

天剛一亮,鄉親們便從村子的四面八方走出來,來這臨時形成的集市購買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那時,東村大十子街道兩行,過會的各種蔬菜、調料,熟食,豬肉等東西是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於是,人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幾乎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於是,大人喊,小孩叫,還有的正在哭鬧,再加上商販的吆喝聲,鄉親們和商販的討價還價聲,構成了一副農村特有的熱鬧景像。

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那時,家裡窮。於是,親戚來的時候,我老是趁人不注意,在饃籠子裡掏水果吃。那時,七月會行門戶,農村講究在饃籠子裡裝上白生生的大蒸饃或者是花捲,而饃籠子的最面上或者四周會放一些蘋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再用一條大毛巾蓋上。那時,能吃到水果對於我這樣的窮小孩來說無疑是一種奢侈,是一件特別幸福和快樂的事情。

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而到了晚上,村裡請的鄉上的放映隊的師傅會在北村小學大門前的操場上放映電影。那時,只要看到掛寬大的白色銀幕我們就知道村裡要放電影了。於是,夥伴們高興的呼朋喚友,奔走相告,興奮之情難以言表。在銀幕前,藉著音樂,夥伴們高興地跳迪斯科。大家伸胳膊,扭腰,擺屁股,各種各樣的動作,姿態千奇百怪,滑稽的動作惹得周圍的人大笑不已。跳累了,男孩子隨便尋個地方,掏出自己的傢伙背對著人,開始放水。

晚上村裡的男女老少們早早地吃過晚飯,拿上小板凳,來到小學門前的廣場上,佔個中間的好位置,以便於更好地看電影,而來的遲的就只能在邊上看了。所以,那時,過七月會看電影,對於我們這些農村的窮孩子來說那確實是一場盛宴。

胡小兵:想起兒時的七月會

後來,離開部隊後,我已是成年人了,有了生活的壓力。於是,為生活,我們村過七月會的時候,我會提前在西安進一些舊雜誌,連夜從西安用電動車帶回村子,擺在老家大門口前的水泥臺子上,賣給第二天村裡過七月會的各家的親朋好友們。那時,雖然辛苦,但生意還可以,所以,那時我是充實和快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