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廈門房價半年下跌20%,而北京房租漲了10%?

為何廈門房價半年下跌20%,而北京房租漲了10%?

中國過去十年的買房,都是朝著房價能漲這一點公認的預期來買的,而剛需,也僅僅只是這兩年輿論才提出來,至於買房來出租,更不是大家談論房產投資的主題。

最近,更有兩則新聞曝光:

1.廈門房價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島內每平米已經下降了10000-15000元/㎡,島外下跌6000-10000元/㎡,而在統計中,均價至少跌了3000元/㎡。

為何廈門房價半年下跌20%,而北京房租漲了10%?

2.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租金環比上漲,漲幅分別為2.4%,2.1%和3.1%。以北京為例,房租整體漲幅同比超過10%。

那為何一邊是房價在跌,一邊又租金上漲?對於未來趨勢如何,

我的分析是,房價可跌,租金會漲。

中國在過去10年的房價,漲的非常厲害,其實有當時經濟趨勢的影響。

然而,房價可跌,主要也是符合目前的經濟趨勢。而如今,主要是中國目前所處去槓桿的經濟發展趨勢之中,不得不從各個方面來抑制房價。

首先,各個地方的房產政策,比如限售,限購。其次,還有銀行利率的各種管控,比如提高房貸利率,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嚴查假離婚等。最終,達到通過抑制房產的金融性質,抑制流動性的目的。

房價可跌,並非一定會跌,但是房價的漲勢絕不會像之前那樣,並且,某些地方的房價如果不符合於市場經濟的規律,或者嚴重背離了經濟發展規律的,在上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中也談及,可以容忍下跌。

而在我們房產政策之中,其實多次提到加大改善租賃市場這一點,但是很多人並未重視。特別是深圳以後的房地產市場,新規也指出,2035年將會有4成的房子是租賃房。

據數據統計,中國一線城市的租賃比例,也就才10%+,而像日本,美國中心城市,租賃比例幾乎都在30%+。就在目前很多公寓理念的創業項目來看,像萬科等都在著手開展租賃公寓概念的項目,而且估值很高。

可見,房價之跌,租金之張,冥冥中是有一套背後的經濟邏輯所支撐,也會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一邊房價跌,一邊租金漲,這個邏輯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市場無形的經濟規律影響。

對於房產的投資價值,有一個指標非常關鍵,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去觀測。那就是租售比,也就是每個月的租金和房價的比值。

這個概念,可以衡量一個地方的房價是否值得投資。在國際上來看,如果租售比為1:100,那麼房產投資的價值就很大,因為100個月就可以靠租金收回成本。中國的房子,大概如果實在2000年左右購買的,就是很划算。

但是,如果這個比值小於1:200,也就是200個月才可以收回來成本,那麼就會有很高風險。換句話說,只有租售比在1:100到1:200,才是比較合適的投資。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看了中國349個城市最新7月的租售比,只有三個城市可以投資,分別是:

1.吐魯番 1:168

2.大興安嶺 1:182

3.克拉瑪依 1:197

然而我們題目的主角廈門,高居全中國租售比最低,達到了1:1013。所以,廈門不跌,誰跌呢?

因為,要提高租售比,就必須一方面房價跌,一方面租金漲。所以我也看了7月份的最新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平均房價和租售比,分別是:

1.北京:房價平均64262元/平米 租售比1:690

2.上海:房價平均61339元/平米 租售比1:721

3.廣州:房價平均34394元/平米 租售比1:694

4.深圳:房價平均57788元/平米 租售比1:745

這個指標,是站在市場的邏輯來分析房價,而大家喜歡關注的各種政策,包括限售限購,房貸利率,是站在政府管控的邏輯來分析房價。

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價不跌,是因為人口,地域等因素,然而租售比會提升,租金就會漲。而廈門的房價跌,也是同理。

如果一線城市,以北京為例,從現在1:690的水平提高到1:400,那麼假設房價平均變化不大,為64262元/平,那麼月租金將會提高到160元/平,你租一個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就要8000多元一個月。

所以,面對這個趨勢,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租金上漲和房價下跌,本身就符合我國目前的經濟趨勢,也符合我國的發展趨勢。只是,在這個趨勢來之前,聰明的人會提前準備。

用這個模式,如果你想投資某地的房產,或是想賣掉某地的房產,幾乎就可以因地政策,做一個大致的分析了。

還是那句話,房子的投資,除了漲不漲,還有剛需以外,現在可以考慮租金這一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