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卻感謝貧窮?

時至八月,大部分參加高考的考生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如果家裡有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一定是家門之幸,還會得到各種獎勵。

前段時間,還有個母親在知乎提問:“女兒想用考上大學獎勵的5萬塊買LV怎麼辦?”

當這位家長還在煩惱孩子對獎勵的支配時,有一個考上北大的孩子卻在趁暑假時間打工湊學費,她就是王心儀。

01

高考結束後,王心儀就經高中物理老師介紹,在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輔導員。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正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卻感謝貧窮?

王心儀出生在河北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體弱多病。家中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即將升入高三,小弟弟還沒有上小學。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貧困的家境絲毫沒有影響樂觀積極的她,小學、初中、高中在班裡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牆壁。

王心儀此前寫的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一經發出以後感動了許多網友。

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同學對衣著的嘲笑,上學路上的艱難,王心儀通通化為了兩個字——“感謝”。

她寫道: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

這篇文章立刻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網友們最多的意見是:不要謝貧窮,謝你自己的堅毅和勇氣吧。

王心儀能考上北大,絕不是因為她家庭貧窮,而是因為她在家庭貧窮的情況下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她努力奮鬥的結果,而不是貧窮的生活狀態的結果。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卻感謝貧窮?

苦難沒有意義,戰勝苦難才有意義。“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狀態不值得讚美和鼓勵,值得讚美和頌揚的是這種狀態下“動心忍性”的精神,方可能達到“曾益其所不能”的結果。

同樣,貧窮沒有意義,它只會造成困難,連王心儀本人都承認貧窮帶給自己的消極影響:也帶來了痛苦、掙扎與迷茫,限制了自己的視野,刺傷了她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

貧窮無法造就美好的品質與性格,克服和戰勝貧困造成的困難,才能提升這段經歷的意義

02

“寒門(難)出貴子”一直是一個人們熱議的話題。

寒門出貴子,形容家庭條件差,卻能自強不息,出人頭地,窮苦人家往往孩子能吃苦,做的了大官。

但2011年8月,一位教師在網上發帖:“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帖子稱20年前寒門出貴子,越貧窮的孩子越珍惜學習機會越容易有出息;20年之後的拼爹時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

在教育投入不足情況下,教育資源傾斜在大城市。即使寒門學子上了大學,但如果想“鯉魚跳龍門”找到好工作,成為傳說中的“貴子”,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此文一出,使得“寒門出貴子”這個命題得以推翻。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卻感謝貧窮?

一石激起千層浪,後又有來自永樂大帝二世所寫的《寒門再難出貴子》,本出自天涯,後有網友將帖子整理編輯。

內容發人深思,提出了家庭教育所帶來的思維方式對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影響。內容真實,有些殘酷有些無奈,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還記得去年的高考狀元熊軒昂嗎?他說

“我覺得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我是普通家庭長大的,但是衣食無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而且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讓我在學習的時候可能相對來說能走一些捷徑。”

話雖然扎心,卻是句句大實話。

03

在如此背景下,王心儀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北大,只是一個起點不公平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在高考這樣一個相對公平的選拔機制下,在一個階段性的競爭中,得到了一個值得欣慰的結果的個案。

這一個案可以給家庭困難的孩子帶來信心,但絕不能因此而肯定貧窮。

不能因為這樣一個個案,或直白或暗暗地感謝貧困,因為還有很多像王心儀一樣生活在貧窮狀態下的孩子,但他們並沒有王心儀的這份韌勁,在與自己的同齡人的競爭中早早地退出了;

也不能因為一個階段性的結果值得欣慰,要去感謝貧困,因為王心儀還很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經歷很多事。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卻感謝貧窮?

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追求什麼富裕?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做什麼扶貧工作?要肯定一個家庭貧困的孩子的奮鬥,但如果藉機將貧窮的狀態當成雞湯,那就把個案的價值和意義帶偏了。

其實每當看見寒門貴子這種勵志新聞時,我們總是容易感動。因為明白他們克服了多大阻礙,才換來了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個世界從來總是不公平的,教育,還算是相對公平的事情之一,且還能有效地在更大程度上改善這種不公平狀況。對於普通人來說,家庭背景是難以改變的,唯一能讓你和那些富豪子弟坐在一間教室裡的機會,就是讀書。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人家就在羅馬。拼命讀書,才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所以,王心儀不必感謝貧窮,她應該感謝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的自己,感謝用努力改變命運的自己,輸在起跑線卻拼命和那些人站在一起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