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人雖然是事業人員,但福利待遇卻和公務員一樣!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科普貼和一些論壇上看到“參公人員”這樣的字樣,並且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往往都是和公務員一起的。那麼“參公人員”都是哪些人員,參照公務員又是什麼,此等編制和公務員編制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一類人雖然是事業人員,但福利待遇卻和公務員一樣!

先要了解一下參公人員究竟是什麼?參公人員是參照公務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的簡稱,主要分為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兩大類。參公機關人員一般是指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編制和公務員一樣是屬於行政編制的,但是性質還是參公人員。參公事業單位人員一般是某行政機關的二級機構,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待遇是參照公務員的。

也就是說,這兩類人不是公務員,編制不是正式的行政編制,只是管理辦法和福利待遇和公務員一樣,這樣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其實,這兩類人之所以叫“參公人員”,也就是因為其管理辦法是參照的公務員法,所以叫做參公人員,這個“參”是“參照”,而不是“參與”。參公身份是介於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事業編制身份。

這一類人雖然是事業人員,但福利待遇卻和公務員一樣!

那麼參公人員的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呢?參公人員其本質是事業人員,因此編制還是屬於事業編制的,只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參公人員雖然不是公務員,但是可以參加公務員交流,擁有非領導職務,並且福利待遇都是和公務員看齊的。雖然不是公務員編制,但除了編制以外都是和公務員一樣的。

這樣解釋下來大家應該都知道什麼叫做參公人員了吧,那麼哪些單位的哪些人員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來管理的呢?這些職位又該怎麼考?

這一類人雖然是事業人員,但福利待遇卻和公務員一樣!

從機構序列上來講,我國的機構分為:黨的機關(黨委部門,包括黨委辦、組紀宣等)、政府部門(政府辦、人社局等)、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法檢兩院、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這“七類機關”都是行政機關,其使用的編制一般都為行政編制和工勤編制,部門還有一些軍轉安置編制,所對應的工作人員即為公務員和機關工人。

而事業單位,一般是承擔和履行公共服務只能的單位,主要有醫院、學校等,其使用的編制是事業編制,相對應的工作人員為事業人員。而有些事業單位,不僅要承擔和履行公共服務只能,還要履行行政執法職能,但又不屬於上述行政七大類機關,比如像衛生執法大隊、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等,就會被批准使用參照公務員管理,其相對應的人員就是“參公人員”。

由於參公人員屬於事業編制,因此報考也是通過事業單位考試。其職位是否是屬於參公管理的,這一般都會在招考公告裡介紹的。有志向的小夥伴們報考時要多加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