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爲新一線城市榜首,爲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我有不少成都的小夥伴,最近幾年經常聽他們抱怨,成都房價太高了,漲的太快了,買不起房子了,要死了要死了。在他們抱怨了無數次之後,我終於忍不住打開了手機,搜索了一下成都的房價。

看到成都房價均價的時候,真的是驚呆了!

太便宜了,嚇得我立馬想在成都買一套房子,看了看自己的銀行卡餘額還是放棄了。

成都的房價便宜到什麼程度呢,2017年成都主城區的房價均價大概不到13000元。

貴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為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新一線城市排名在成都後面的杭州2017年房價的均價在30000元,新一線城市排名末尾的青島2017年房價在20000元左右,而且這是整體房價,算上遠郊。也就是說,成都的房價算上週圍犄角旮旯的縣區平均下來還是比成都市中心的房價高兩倍還多。

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榜首,被看好會成為中國第5個一線城市,而成都在各方面的條件無限靠近北上廣深,在多年新一線的評比中也是一直壓著杭州一頭,杭州可是擁有著馬雲和丁磊一眾互聯網大佬,這也看出成都的發展潛力還有多巨大。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發展迅速,潛力巨大的城市,為什麼房價會這麼低?

貴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為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杭州的房價在五年間翻了三四倍,深圳的一個廁所被炒到了幾百萬,鄭州的房子簡直就像坐著直升機,而成都的房子在一片漲價的浪潮中也僅僅長了不到百分之三十,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在成都人口中貴到買不起的房子大概在三年裡漲了四千塊!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成都的房價這麼親民。

地多人少

成都是平原,土地供應十分充裕,長期以來不存在土地供應不足的可能。2015年成都合計出讓1016.99萬平方米,按新增232萬人口算,每個新人獲得4.38平方米國土。同期北京出讓694萬平方米,有818萬新增流動人口每個人獲得0.848平方米國土。成都是北京的5.16倍!!

不僅地多,而且供應的非常科學,成都的片區供地永遠是城鄉同步。有東大街的豪宅板塊,就有洪河大面龍泉的藍領區。有南延線的高大上,就有華陽正興萬安的低小平。有主城區的北改就有新都二臺子、三臺子,這種CBD與小城鎮高度同步,實際上讓市民有了低價購房的可能。

政府調控

成都的政府對於房價的調控是非常迅速的,新頒佈的成都房價調控政策強調:

1.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3年之內不能上市交易。起算時間是取得產權證的那一天,而不是交房那一天。(想今天買明天賣?對不起,一日遊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成都!)

2.新入戶必須滿兩年。(這個厲害!那些想著隨便落個戶就排隊買房的人,可以洗洗睡了!好幾公里的隊伍,基本上白排了!)

3.父母投靠入戶的不作為單獨家庭購房。(這很明顯就是縮減購房指標啊!讓兩代人擠在一套房子裡生活!)

4.非本市戶籍,在本市需要有穩定的工作以及24個月以上的社保。(這條貌似也是讓那些剛剛來到成都打拼的年輕人安心工作,不要隨隨便便就想著買房子,那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

5.離婚兩年內任意一方再次購買房產都按照離異前家庭擁有的房產計算。(這一條切中要害,讓那些假離婚的人徹底打消買房炒房的念頭。)

這些措施從根源上杜絕想炒房的念頭,完全不給你炒房子的機會。

貴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為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成都人的特性

如果你在北京上海工作,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你會感覺沒有歸屬感,而生活在成都,租房子租久了,你會覺得也就這樣吧,這就是成都這個城市的魔力。

如果你有一百萬的話,一定會想著做點什麼投資,買房交個首付什麼,而成都人拿著一百萬,大多數人的第一念頭都是,哇,一百萬,好多,拿著出去耍一圈噻。這就是成都人的特質,閒適,散淡,一切不緊不慢,之所以有這種性格,因為成都的自然條件極其優越,導致成都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安全感,發財的衝動特別弱,生活的細節才是主題。

所以這麼多年來,成都人對炒房子做投資興趣極低,即便是投資,也大部分去買商鋪,期望將來老了守個鋪子收租金來吃火鍋喝茶打麻將。

以至於產生了一個神奇的現象,成都樓盤住宅賣7千底鋪賣7萬,而上海住宅賣5萬底鋪賣4.5萬。廣大人民群眾不炒房,才是房價低的開胃菜。

貴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為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政府政策好

成都的住房保障做的是非常好的,比如說:今年一月份,國家推出了2200套國有租賃房。比如說:2018年3000多套的公租房上市。還有剩下的一萬多套,之後會陸續上市!比如說:成都市公租房還可以領國家補貼,最高補貼70%。

據瞭解,公租房還是比較好申請,申請的條件也是比較寬鬆,當然這些政策你在別的城市想都不敢想。

貴為新一線城市榜首,為何房價還不如普通二線城市!

富人比例低

成都房價低的最後一個原因,是成都富人比例太低了,這幾年成都人口基數一路突飛猛進地提升,但卻沒有改變這座城市市民化的本質。

一方面早一步富起來的大量移民海外和北上廣深,一方面來自全國的大學生和二級城市富二代奔向成都,這些新成都人的房價承受能力也決定了房價的總體水平。廈門青島已均價幾萬的時候,成都仍然是有5千元的房子,反過來又吸引了大量小青年湧入成都。

如此看來,成都房價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起房價幾年翻了幾番的城市,成都的房價發展是很健康的,在成都買房子更多的是作為居住而不是進行投資,這也正是房子本來應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