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落後竟然是因爲數學不好

樹有多高,根有多深。

根是戰略,樹是戰術。 近現代中國落後竟然是因為數學不好

總結起來,西方實證科學將數學作為認知世界的基本工具,在此基礎上順理成章地產生了量化、標準化和模塊化,順應了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分工協作,歷次工業革命都發生在西方,最近一次的信息革命也起源於西方。

而中國沒有將數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基本工具,這樣國人就缺乏量化思維,缺失了標準化和模塊化,只能停留在農耕和手工業階段。

肯德基將炸薯條提煉成標準流程,分解為量化的模塊,形成流水線式的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便於複製推廣,最大限度減少人對商品質量的影響。這是量化、標準化、模塊化的例子。實際上現代工業充斥著三化,從汽車到飛機到高鐵,從計算機硬件到軟件,沒有三化就沒有現代工業。

可以說,樹根的特性決定了樹幹樹枝和樹葉的形態,樹根部分中西方的差異都會對樹幹樹枝和樹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拋開其他因素不說,近幾百年制約中國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對認知世界工具的選擇差異,而為什麼西方選擇了數學而中華民族沒有選擇數學,一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推測就是處於當時的歷史發展階段,生產力水平沒有對數學提出過高的要求,這樣一直處於自然穩態的中華民族就沒有發展數學的動力。

中華民族領先於世界幾千年,只是在最近幾百年落後了,這幾百年正好就是西方工業革命時期。這樣看來,在人類發展的不同時期,對文化的需求不同,農耕時代先進的文化到了工業時代就落後了。

改變民族的命運從改變文化開始,從善如流,文圖所列也僅為一己之見,歡迎與我交流,共同探討,完善影響民族發展的文化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